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中国书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心匠造

2018年11月21日17:12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展览现场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董子龙)2018年11月2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资源管理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承办,北京山水美术馆协办的“中国书桌——联合非遗创作展”在北京山水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汇集了本年度中央美术学院在非遗传承和活化方面所展开的数项工作成果,推动非遗项目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此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局、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为本次展览提供指导与支持。展览分为三大项目构成,第一部分是来自“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计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班”的教学和创作成果展示;第二部分由“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班” 的木雕组、玉雕组、漆艺组、剪纸组以及皮影组学员返回住地后创新的成果;第三部分则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师生今年夏天在江浙皖赣交界地区所进行的传统手工艺考察的创作成果,这次考察涉及到的笔、墨、纸、砚、陶瓷等中国文具相关的各类工艺品种。

针对传统技艺的活化,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提出新“三知”(技艺要知情、发展要知境、文化要知用)、新“三化”(生活化、生态化、当代化),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年轻学生尝试新的合作模式,将非遗传统的实践回到实用、理性和劳动。试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作用于当代生活,形成一套生态系统,推动非遗项目进入社区的活动,重建非遗项目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功能,古老的精神将在劳动和创造中重新焕发光彩。

本次展览将展出的作品包括邱志杰教授的《七花园》拓片系列作品,探讨器物之用下,文人的文字花园。中国书桌中的笔墨纸砚铺设出的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计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班”以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文化部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在皮影教学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结合传统皮影唱腔、动作,创新出了《通州桥妈祖澄心泥》《得遂愿》等新剧目,选择以皮影传承人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学生组合研讨,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创新出一套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新戏班”合作模式,并呈现多个以多媒体展演和当代演出结合的皮影剧场。

展览现场2

展品中木雕、玉雕、漆艺以及剪纸的传承人,则依靠自身娴熟的传统技法和生活经验,运用在学院中学习的理论成果,创作出一批新的作品。玉雕组针对非遗保护和现代生活的双重需求,力求推进玉雕非遗传承人由文化的实践者到文化的持有者的转型。木雕组以传承人和学院学生组成一对一双人组合,进行合作探讨和实践,共同将以往的非遗特点融入现代精神与生活进行创作。漆艺组以工艺和材料入手,做好非遗“原真技艺”和“文化记忆”两方面的知情与交接的专业实践。 剪纸组的创作基于对传统语言转化和物质化呈现的多年研究,为纸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实践。

在实验艺术系学生作品中,刘行选取箱包生产中的裁取的整张牛皮的一部分进行皮具制作,在对材料的探索和实践中探讨了自然、劳动和工艺之间的关系;黄雯青则以文人世界中登高“眺望”这一行动,以影像组织一个充满隐喻的“凭栏处”之诗;吴嘉文以摄影装置的形式描绘文人对于工艺器物的怪异趣味和功用价值的视觉想象……另外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的社会性艺术工作室的学生对环太湖的多个省份进行工艺考察的纪录片,以湖笔、徽墨、宣纸等制作流程思考文人与工匠的关联,试图找出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玩器物的发展脉络。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师生今年夏天在江浙皖赣交界地区进行传统手工艺考察涉及多种制作工艺和相关材料,并在后期进行作品创作。

中华自古重匠造。中国书桌,由精良的木作构成。中国的器物渗透着一股浓厚的书卷之气。文心与匠心在文房器物中相遇,在和这些器物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笔墨纸砚,在其中铺设出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这个以书桌为中心组织起来的物质文化,见证今日济济一堂的教学相长成果,见证推陈出新,传统不断。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29日。

(责编:王仁宏、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