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二季:讴歌时代发展,展现大美中国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近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播出。作为我国首部以全航拍为特色,肩负着为中国画像、立传、明德的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延续了第一季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上“天际遨游”的畅想,带观众纵览浙江、四川、内蒙、甘肃、广东、福建、江苏七个省区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人文风情,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影片创新性地采用了纪录片摄制的新技术与新手法,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集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科技发展为一体的大美中国,讴歌了时代发展给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变,彰显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力量和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中华美学精神。
《航拍中国》第二季以其精良的制作和创新性的艺术手法,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大、美、奇、变”的多彩中国。作为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飞行航时最多的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在两年的制作过程中先后动用了12架直升机和70多架无人机,总航程超过20万公里。除无人机与载人机外,该系列还首次运用了轨道卫星所采集的影像,从而以更为宏大的视角向观众展现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中国,如甘肃篇在介绍防止水土流失的庄浪梯田时,就通过卫星影像的超高视角,清晰而震撼地展现了庄浪人用勤劳双手创造的“梯田王国”巨幅画卷。同时,《航拍中国》第二季对我国的风土人情也不仅限于宏观的鸟瞰和俯拍,而是运用丰富的、多角度的镜头语言去凸显各类景致的特色。在甘肃民乐县,正扣镜头将我们熟悉的三维的世界变为二维,油菜花田至此变为了一条黄绿相间的彩色地毯;在山丹军马场,升格镜头将时间拉长,使观众能更细致地欣赏草原骏马奔跑的矫健身姿;在江苏淮安,VR全景摄影机将淮安水利枢纽工程的平面影像变为球形,360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形成的“水路立交”;在浙江诸葛八卦村,跃升镜头带观众跳脱拥挤的人群,俯瞰盘旋其中的“板凳龙”,从而体味诸葛村元宵盛会的别样风情;在浙江钱江新城,延时摄影为夜晚按上快进键,由此呈现城市夜晚流光溢彩的华丽脉动;在四川宽窄巷子,一镜到底艺术手法让观众跟随服务员的盘中美食来到餐桌,又从餐桌来到川剧戏台,从而连接起四川的文化艺术和至味人间;在浙江杭州嘉湖平原,为向观众介绍这里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镜头从空中降下直入水中,一条条肥鱼从眼前游过……航拍技术不仅可以“鹰击长空”,还能够“鱼翔浅底”,既有对宏观景象的鸟瞰,又对微观景致的细察。《航拍中国》第二季通过多样化的镜头语言和创新性的艺术手法,带给观众多层次、多角度的,对中国大地之美的新发现。
除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展示外,《航拍中国》第二季还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巨变。在浙江,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汇集着180多万种小商品,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这里有着生意往来;南麂岛的黄鱼养殖场内,新技术研发的圆形围网可以抵御频繁的台风,渔民不再担心因天气影响丰产。在四川,通往外界的蜀道曾被李白形容为“难于上青天”,而今天,新建成的西成高速铁路、雅西高速公路已经能够逢山开道、遇水造桥,彻底改变了四川交通不便的历史。在江苏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制造了我国首艘5万吨级自航半潜船,以及多款先进的绞吸挖泥船和深海钻井平台,这里不仅制造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还是重要的集装箱生产地。在广东,蛇口工业区在一片荒滩中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众多新生事物的孵化场;粤港澳大湾区内,新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连珠海、澳门,这一“超级工程”将为港珠澳三地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在福建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的吊桥、拖车通过计算机控制24小时自动运行,人工智能技术为码头节省了能源、提升了效率。在甘肃兰州,藜麦的引进和种植为河西走廊带来了全新的颜色,2014年通车的兰新高速铁路能够抵御12级大风和正负40度的温差,从而成为连接兰州和新疆的纽带。《航拍中国》第二季所展现的社会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更是文明的发展、生态的发展。在内蒙古的辉腾锡勒风电场,风力发电的新技术为草原带来了新能量,2017年内蒙古全区风力发电超过550亿千瓦时,不仅有效节约了煤炭资源和水资源,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库布齐沙漠,人们驯化了1000多种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发明了100多种生物固沙的方法,干旱土地上整齐排放的光伏阵列不仅能用阳光发电,还能庇护太阳能板下植物的生长。在繁华的都市深圳,连接高楼和海岸的是一条绵延9公里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多种国家珍稀濒危鸟类在这里生活。深圳把近一半的土地都划入了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内,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航拍中国》第二季通过记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人文建设、生态保护上取得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蓬勃发展的崭新中国。
对肩负着“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真”使命的纪录片来说,突破事物的表面,探寻内在的缘由是其要义。“大美中国”是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科技之美的有机统一,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美学精神。改革开放40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是工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协调统一,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在4日播出的四川篇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剑门蜀道显示了古蜀人民的厚德载物,由此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美丽天府之国,“5·12”后迅速恢复的汶川、映秀和北川新城展现了四川人民涅槃重生、自强不息的精神。这里既有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河道纵横的自然之美,也有宽窄巷子历史文化、市井生活的人文之美;既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美,也有高新区人类发展、技术革新的科技之美。《航拍中国》第二季所展现各省的风貌,几乎都囊括了其壮丽山川、多彩人文、城市脉动和科技革新,从而深刻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精神图谱。该片鼓舞人们珍惜中国大好河山和自然资源,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科技发展与“以人为本”相融合,从而建设一个富强、美丽、文明、生态的中国。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