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还需要做些什么

2019年03月25日08:53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近期,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图景:今年2月,票房突破110亿元,超越去年2月份101亿元的票房成绩,再创全球影史单一市场单月票房新高;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国内票房突破46亿元人民币,以具有中国价值、中国审美的硬核科幻电影掀起观众的观影热情;截至2月28日17点,2月放映影片约1040.56万场,吸引2.59亿人次观影。正如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前不久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时所总结的那样:“电影界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电影机构改革决策部署,电影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电影事业产业实现了新跨越,中国电影呈现出积极健康、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接下来,在赴电影强国之约的路途上,中国电影人还需要在什么方面着力才能继续交出漂亮的成绩单,保持稳步发展?参加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的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用影像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电影业好不好、强不强,归根结底要看有没有好电影作品。所以电影工作的根本就是抓住创作这个“牛鼻子”。“一个电影强国必然会有反映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以及民族发展历史的史诗性作品,而且这些有情感、文化、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故事,也必然是与整个人类情感、文化、价值观和人类发展历史相融的,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报社社长皇甫宜川开门见山地说。王晓晖在讲话中提出了“打造中国电影的‘中华民族新史诗’”的理念。这类电影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并围绕这个主题主线,把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打造中国英雄的银幕形象。

《湄公河行动》获得了海外媒体和观众的如潮好评。《洛杉矶时报》发表评论称,喜欢看缉毒题材的人,会被这部电影圈粉。新加坡《联合早报》则表示,该片对警员间的兄弟情刻画得当,让人热血涌动。《战狼2》在海外市场上映时,面对《敦刻尔克》《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等强劲对手依然表现亮眼,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等城市场场爆满,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电影院也出现座无虚席的火热景象。《红海行动》在北美45家影院首映时,也开启了“一票难求”模式,平均每家影院的首映票房高达1.13万美元,击败了当周在北美所有新电影的首映成绩。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这些塑造中国英雄形象、富有史诗气质的电影之所以燃情海内外市场,不仅是中国电影工业的胜利,还是中国电影美学的胜利。它们有效地实现了人类价值的中国表达,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风范。

无论是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56个民族14亿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还是我们经历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还有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和神话传说……中国电影要打造中华民族新史诗,可以用的素材有许多,关键看选取什么样的内容,怎么讲故事。“电影史上能被称之为经典的电影作品,都老老实实遵循电影的基本规律讲故事,采取大众语言,树立群众视角,运用国际表达,在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上着力。作品可以有创作者的个人表达,体现独特风格,但必须与观众的喜好相衔接,避免自说自话、一己悲欢。”饶曙光如是说。皇甫宜川则表示,中国电影的中华民族新史诗,不仅要反映我们民族的性格和心理,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以及民族的先进审美意识,同时更需要回答我们民族生生不息、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能够在人类历史的大浪淘沙中不断蜕变、百折不挠继续发展的原因,能够在近代和当代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开启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原因。当精品爆款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普遍现象时,当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不是个别热映事件,而能形成一股持续稳定的文化力量时,中国电影就实现了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转换。

用积极的现实主义唱响时代主旋律

反映现实、观照现实,并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不仅是电影能够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中国电影一直有现实主义创作的传统,在中国电影史的不同时期都出现过许多具有艺术审美和思想价值的优秀现实主义作品,对社会和时代产生过重要影响。王晓晖指出,要在现实题材创作上实现突破,就要提倡积极的现实主义。

什么是积极的现实主义?饶曙光认为,这是相对于伪现实主义和消极现实主义两种创作倾向而言的。有的创作者打着现实主义旗号,而不深入现实,靠凭空想象编造;还有部分创作者虽然有扎根生活的勇气,却缺乏利用艺术手段疏导大众情绪、引领理性思考的智慧。作为一线的创作者,青年电影导演韩延对用积极的现实主义创作引领市场的重要性认识深刻。他说:“评价一部电影,不仅要看它的艺术价值、经济效益,更要看它的社会效应。如果一部电影不能引导正向思考,只知以重口味强情节传达负面价值理念,令观众看后感到迷茫绝望,那发挥的社会效应就是负面的,不如拿投资电影的钱去做其他对社会更有意义的事情。”

“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广大观众缔造情感共鸣,打造出‘丰富生活、温暖人心、感动人性’的优秀作品。”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程武强调。皇甫宜川表示:“我们国家经过40年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许多重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许多亟须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生活从未像今天这样纷繁复杂、斑斓多彩。我们提倡一种积极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并不是叫创作者别去关注社会问题,而是希望他们在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能够以一种积极理性的态度去引导受众,感染社会,给人以温暖和信心。更何况,当前我们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党领导人民过上了美好生活,这些社会生活图景和艰苦奋斗历程,才是时代生活的主流,是电影创作的富饶矿藏。所以,电影从业者必须提高阅读生活、观照现实的能力,更好地展示生活中的本质和主流,生动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真善美、社会主流价值所追求的真善美,用积极的创作态度去挖掘生活中温情的感人的向上向善的故事和人物,给观众以情操的陶冶和精神的引领。”

让电影新力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一批青年电影人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中国电影的骨干力量。其中,郭帆、文牧野、闫非、彭大魔、苏伦、饶晓志、韩延等新锐导演携《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超时空同居》《无名之辈》《动物世界》等高质量电影作品抢滩大银幕,爆发出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也显示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观众感染力。猫眼数据显示,2018年票房排名前二十位的国产电影中,新生代导演贡献了其中41%的票房。这意味着,中国电影新力量已经崛起,用其富有爆发性的力量推动产业高速发展。

饶曙光道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青年导演的作品无论从市场层面还是从艺术探索层面来说,都可圈可点,对产业发展、艺术探索的巨大贡献注定载入电影史册。但我们在为他们崭露头角而欢欣鼓舞时,也应对当前电影人才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高素质人才稀缺、优秀领先人物相对缺乏的事实保持清醒认识。要建设电影强国,必须培养一支稳定庞大、对电影产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青年专业队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为年轻电影人的成长搭建舞台、提供支持,真正形成人才辈出、名家辈出的生动局面。”

对这个话题,程武也深有体会。他说:“扶持青年电影人才,必须懂年轻人,了解他们的需求。”

电影导演韩延对这个话题感触良多:“这个产业生态健康、创作条件优化、市场包容度高的时代,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出人头地的机会。身处其中,我无疑是幸运的。但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电影新力量仍处于在实践中摸索历练的阶段,一定要保持好心态。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工业化流程、电影视听美学、先进技术经验,一方面从前辈身上传承中国电影东方美学的精髓,了解中国的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则看到了人才培养和电影教育之间的联系:“培养中国电影新力量,需要从中小学生做起,中小学生的影像文化素养培育至关重要。”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对此也深以为然。2018年12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3到5年时间基本普及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就是采纳了侯光明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所提交的关于“中小学电影教育”提案中的部分建议。他今年两会又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院校如何为中小学影视教育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等建议。

近年来,一批优秀影片和它们不俗的市场表现,彰显了中国电影市场创作质量稳步提升的客观现实。中国电影产业只有在逐渐回归理性后,不再唯票房、唯明星、唯流量,而是冷静下来去思考电影的艺术特质,静下心来创作和思考,才有可能成就美好的未来;只有在积极的现实主义创作中,沉淀下更多精品力作;只有在新力量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提升全民影像素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中国电影才能在新时代下朝气蓬勃地发展。(牛梦笛 李蕾)

(责编:李慧博、蒋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