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倪大红最好上剧场
《安魂曲》是以色列国宝级剧作家汉诺赫·列文的巅峰巨作,曾四次受邀来华演出,次次都引起轰动。昨晚,由以色列导演雅伊尔·舍曼执导,倪大红、孙莉、杜宁林等担当主演的《安魂曲》中文版在保利剧院首演,全场座无虚席。这不仅因为这部作品本身的知名度,也是因为很多观众想看这部剧的主演倪大红。
最近在热播剧《都挺好》中塑造了一个“作精爹”苏大强,让演了一辈子戏的倪大红,在年近花甲之年真正尝到了“大红”滋味。在这个颜值当道,新星迭出的时代里,这个“面瘫脸”、大眼袋,头发不多,说话一副老痰嗓的老头儿竟然超越了许多流量小生,凭借扎实突出的演技而被全网刷爆。
虽然早就被演艺圈公认为“连背影和眼袋都会演戏”,但倪大红的演艺之路其实走得并不顺当。他生于艺术之家,父母都是话剧演员,所以耳濡目染从小就爱上了表演,即便长相并不出众,却毅然报考了艺术学校。经历了1978年中戏落榜、1979年考军艺再落榜、1980年考上戏还是落榜的打击,曾经的他难受得哭过,也醉过,但却从没放弃过。直到第四次,终于考上了中戏。虽然当上了演员,但因为长得老,所以他总是被安排演老爹或者大爷的角色。不过他也不在意,当别人为了出名得利而焦虑万分的时候,他不急不躁地怀着一腔专注稳扎稳打,将每一个角色揣摩到极致。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坚持,凭借着多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终于赢得业界和观众的认可,获奖无数。
然而,正“当红”的他,并未趁着热度接拍更多影视剧,而是回归初心,重返舞台。先是复排演出了林兆华导演的话剧《银锭桥》,现在又加入了以色列经典话剧《安魂曲》中文版剧组。他坦言:“没急着接更多影视是因为《安魂曲》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今后不知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我很珍惜机会。这个戏准备了五六年,这一个多月,天天是汗水陪着我们。我喜欢舞台,舞台是圣殿,而且留下的遗憾比影视少。”
确实,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优秀演员,倪大红在戏剧舞台上摸爬滚打多年,主演过《哈姆雷特》《浮士德》《罗慕洛斯大帝》《生死场》《赵氏孤儿》等多部戏剧佳作,是林兆华、田沁鑫等导演特别钟爱的演员。而这一次,他被选中担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戏剧”的以色列经典话剧《安魂曲》中文版的主演,可以说是不二人选。
这次于7月17日至21日在保利剧院上演的《安魂曲》,是根据著名剧作家契诃夫三部小说片段改编的话剧,讲述三个关于“生与死”的故事,既有着对小人物无尽悲歌的哀叹,也有对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剧中,倪大红扮演的是一位迟暮的老人,面对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角色,他说:“我将自身清零,想象已是一张白纸,背面多了一层海绵,干干净净奔回舞台,在这张白纸上描绘着一个老人的一生……有一块橡皮不停的摩擦,这张白纸被翻了面,海绵朝上,这张白纸又有了新的图像。一只手按在了白纸上,海绵被挤干了。这样翻来覆去,循环往复,海绵及白纸便没有了空间,向四处溢了出来。对,这就对了!重温列文的字里行间,一个丰富的老人形象显露出来……”
一个多月来的排练,倪大红从最开始对第一次和外方导演团队合作有太多的未知,到现在将剧组的每一个人都称作“比幸运儿还幸运”。
倪大红说,这次排戏,他甚至找到了当年在大学或刚毕业时排话剧的感觉,“很神圣不敢造次。如果两点排练,我一点半就要到,这样能有时间让自己静一静。导演宣布手机一定要静音,为我们找回了很多我们失去的但不该失去的排练习惯。”
而以色列导演雅伊尔表示:“倪大红是天赐的礼物,他给我很多创意。开始排练前,我并不太了解他,只是听说过他在中国的名气,但这并不是我选择跟他合作的原因。但我开始排练,很快就发现他在创作中的创造力。我们谈到角色或台词处理时,他开始会不出声,这时我会担心他不明白,过了一会他才会‘嗯嗯’,但每一次我都会被他深入理解我的意思而震惊,之后他呈现出的表演也是我所期待的,而且超出了我的想象。另外,除了欣赏他的才华,我们的私交也很好,他在排练场是慷慨和谦逊的,从不迟到,永远是最后一个走,工作状态简直就是赏心悦目。”
这也让人想到,最近刘德华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谈到很多娱乐圈内幕,坦言现在很多年轻演员特别爱迟到,还记不住台词。刘德华说自己以前在演员训练班的时候,对演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到电视台拍戏,演员们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到,然后准备自己的服装和道具,台词更是要早早就准备好。这些要求对演员来说都是最基本的素养,大家也习以为常。但当下的娱乐圈对明星的标准却越来越低,拍戏准时、提前记好台词,居然都被当成了优点,这令刘德华非常不解。
刚刚在人艺小剧场舞台上主演了话剧《老式喜剧》的著名演员李幼斌也曾在采访中谈到这个问题,他爆料自己曾在和另一位演员对戏的过程中,对方全程不记台词,而是全程念123456,台词全靠后期配音。而李幼斌自己虽然多年未演话剧,但一登上戏剧舞台,立刻让人见识到他扎实精湛的表演功底,无论台词和形体都令人称赞,一眼就能看出绝非一日之功。
因此说,像倪大红、李幼斌这样的艺坛“常青树”,他们的成功靠的绝不是一招半式和一夜爆红,而是凭借对艺术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赢得观众长久的喜爱和业界真正的尊重。
(记者 王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