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大巴山深处有这样一群“守艺人”

2019年09月02日14:33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大巴山深处有这样一群“守艺人”

  城关班社内陈列的戏曲服饰、道具和演出剧照 于 帆 摄

  女儿邹茜(左)陪伴母亲吴荣华录制唱片

  

  说到汉调二黄和平利弦子腔,过去在陕西省特别是安康市各县几乎人人知晓,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大众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在变化,戏曲市场萎缩,两个戏种都走在了消亡的边缘。记者日前走进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走访了当地还在演唱汉调二黄、平利弦子腔的老艺人,听他们回忆过去的荣光,讲述现在的坚守。

  为人民唱戏

  汉调二黄(又被称为“汉剧”)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传于汉水流域,与国粹京剧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地方剧种,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调二黄在陕西安康地区长期的流传和积淀过程中,产生过众多班社,经典剧目和名角层出不穷,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

  今年80岁高龄的邹成仁、吴荣华夫妇是原平利县城关专业汉剧团的成员,邹成仁任团长,吴荣华是团里的主要演员。回忆当初剧团30人下乡演出的经历,两位老人感慨万千。“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我们用扁担挑着戏服、日常生活用品去唱戏,一走就是20里。晚上住在简陋的棚舍,有时候睡在用树枝搭建的简易床板上。寒冬酷暑、翻山越岭,我们没有抱怨过,反而很有热情,愿意为人民唱戏,因为老百姓太热情了。”邹成仁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那时候,剧团经常下乡演出,颇受欢迎。1959年,《陕西日报》以《一支活跃在大巴山中的扁担剧团》为题,报道了汉剧团的事迹,“扁担剧团”由此得名。1958年至1959年,剧团行程1340余公里,深入陕川14县偏远地区演出150多场。

  “过去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戏曲是他们最喜爱的艺术形式。”吴荣华回忆起剧团在山区演出,至今依然觉得虽辛苦却不乏浪漫。“到了晚上,你会看见漫山遍野的火把星星点点涌到戏台这边来,等演出结束人们回去,还会看见这些点燃的火把再次照亮山野。”观众对戏曲的喜爱让吴荣华始终把唱戏当作一种信仰,是他们这一代人、这个剧团存在的价值。

  6岁开始听人唱戏、6岁半就开始自己坐在门边哼唱汉调二黄板式唱腔的邹益礼,如今85岁高龄了,他也曾是“扁担剧团”的戏曲演员。在他看来,学习戏曲源于自身的爱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如今很难找到真正喜爱戏曲的年轻人了。”邹益礼十分感慨当下戏曲面临的市场状况,因为年事已高,他很少再演唱汉调二黄了,然而他始终记得一些经典唱段,完全不用人提醒,就能完整地唱下来。

  为热爱坚持

  平利弦子腔,又名弦子戏,由平利县女娲山区民间皮影小戏发展演变而来,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被戏剧专家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艳的山花”,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利弦子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成全自幼喜爱弦子腔,17岁师从平利弦子腔艺人李健德,后随师父走街串巷,遇红白喜事就会唱上几场。22岁时,吴成全为了生计不得不暂时放下弦子腔表演,外出务工;2002年,他回到家乡,重新整理戏本,组织成立平利弦子腔李家班牛王班社。

  “班社有七八个人,不仅在农村演出,还会在城市、社区演出。”接受采访时,吴成全正准备着下一场在平利县的弦子腔演出,他告诉记者,一场演出的劳务费大概在1500元左右,除却伙食、路费,七八个人能平摊的劳务并不多。

  “弦子腔演唱不是为了营生,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欢听、愿意听。”这些年来,吴成全除了延续弦子腔传统曲目,还在不断尝试创新,寻找新的传播方式,让弦子腔被更多的人喜爱。2018年,吴成全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创办的平利弦子腔李家班牛王班社也从一个草根班社变成了传承和发扬平利弦子腔的传习所。尽管凭借自己对弦子腔的热爱努力传承着这一古老戏曲,但是仅仅依靠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加上几乎没有愿意学戏的年轻人,57岁的吴成全感到传承的乏力。不久前,他因轻微中风,腿脚行动不便,更是对平利弦子腔的传承发展忧心忡忡。

  曾在“扁担剧团”出演花脸角色的汉调二黄市级传承人王和林,今年71岁,依然活跃在平利县城关班社。城关班社是2012年在平利县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原平利县城关专业汉剧团的退休骨干力量成立的一个免费对外开放、带徒授艺的活动中心。“现在班社最年轻的演员40多岁,其他的演员基本上都在60岁左右。几乎没有年轻人来学戏,随着班社老艺人离开,汉调二黄的一些老戏,也许就消失了……”王和林不无遗憾地说,目前他能完全记住的经典剧目大概有十几部,“差不多要忘光了”。王和林很希望多些热爱戏曲的年轻人来到班社。

  传承发展要继续

  平利县文旅局局长袁守波直言:“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受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弦子腔和汉调二黄发展受到冲击,一度跌入低谷。如今在切实保护古老剧种的工作上,遇到的最大困难还是人才匮乏。”

  平利县文化馆馆长陈尚忠告诉记者,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汉调二黄和平利弦子腔的保护传承发展非常重视,每年会有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平利弦子腔传习所和城关班社,还会安排走乡串户的相关演出近百场。“然而,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文化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村里的年轻人多选择外出务工,真正愿意学戏的人很难找到。一旦老艺人相继离开,这些戏曲精华也就随之而去了。”陈尚忠说。

  为了把老艺人头脑中的精彩唱段保存下来,中国交响乐团歌唱家陈俊华筹措资金并组织团队为平利县的“守艺人”现场录制音乐唱片,以数字化方式存留一份珍贵的戏曲资料。在平利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录制非常成功。

  录制的3天时间里,老艺人们非常敬业,精神饱满地一遍遍演唱汉调二黄和平利弦子腔经典唱段。记者看到,吴荣华的女儿邹茜守在老人身旁,以专业的唱腔不断提醒忘记唱词的老人。采访中,邹茜告诉记者,自己也曾是“扁担剧团”的汉调二黄演唱者,剧团解散后转行了,但她没有放下汉调二黄,依然能唱出专业水准。

  尽管汉调二黄和平利弦子腔的传承发展依然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但平利县这些老艺人身上闪烁着的“爱戏如命”的真诚和热情,让这古老剧种能够唱到今天。离开时,在城关班社,记者注意到一名叫邹骞的平利县文化馆工作人员,34岁的他在班社学戏已经9年了,偶有机会也会跟随老艺人上台演出。“我自己很喜欢汉调二黄和弦子腔,希望能坚持学下去。”邹骞对记者说。原来,并不是没有年轻人对戏曲感兴趣。(记者 于 帆)

(责编:蒋波、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