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大江东︱秦怡,一生最成功的角色,是人民艺术家的自己

2019年09月19日09:26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大江东.jpg

  “秦怡老师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大家都为她高兴,名至实归啊!”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感叹,“她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角色,其中最成功的,是她严谨地塑造了自己的形象——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不老的秦怡。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7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秦怡,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新中国前所未有的国家荣誉,给了98岁的秦怡——中国电影界的唯一代表。

  9月18日上午,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一行,带着鲜花,赶往华东医院。病床上的秦怡,喃喃地跟任仲伦说着,“国家给这么高的荣誉,很激动,感受很多,很想流泪……”

  人民艺术家秦怡,中共党员,1922年1月生,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委会顾问、一级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她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演了《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女篮五号》等30多部影片,塑造了多个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

  ——短短几行字,浓缩着秦怡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她那浓烈炙热的情感和一生写就的那个大大的“人”字。

  在秦怡的病房,东姐看到,小小床头柜上,除了各种医疗器械,唯一的私人物品,是当年秦怡与丈夫金焰的合影:一对璧人相依相偎,秦怡明眸皓齿,透过岁月的蒙尘,温柔地看向远方——

  秦怡病床边的私人照片,曹玲娟摄

  “90后”美人,获得几代人的尊重与爱戴

  上影集团引以为荣地描绘道:秦怡同志是中国影坛一位极具威望的德艺双馨艺术家,获得了几代人的尊重和爱戴。

  是的,这位“90后”美人,在80余年艺术生涯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脍炙人口的形象,一个个都能进入中国电影艺术殿堂,拓宽了人们对中国电影的认知、照见了对真善美的渴望。

  秦怡的青春,流光溢彩。

  1938年,16岁的秦怡离家奔赴抗战前线,“到码头那一刻,跳板已经撤掉,船正在离岸。她不管不顾,紧跑几步,纵身一跃。这一瞬间,像极了电影的定格镜头,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不仅把一个弄堂女孩的生活抛在身后,也开启了一段漫长而斑斓的艺术人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描绘。

  因缘际会踏上舞台,岁月慷慨给予了这位美人辉煌夺目的艺术成就。那些流光溢彩的银幕形象,定格在无数留档的胶片和泛黄的老电影杂志上。

  上世纪40年代,甫登话剧舞台的秦怡,便成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在抗战大后方重庆,她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并称“四大名旦”。1945年,抗战胜利后秦怡在上海走上大银幕,先拍吴永刚编导的《忠义之家》,而陈鲤庭编导的《遥远的爱》成为她的成名作。新中国成立,她的事业如日中天,相继推出《女篮五号》《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林则徐》《雷雨》……

  秦怡是一名真正的演员。《女篮五号》导演谢晋曾回忆,“我那会儿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人家秦怡早就是大明星了。但她很尊重我。当时拍摄条件不够好,秦怡主动跟大家一块睡通铺,没一点大明星架子。”

  秦怡总也闲不下来。2014年,电影《青海湖畔》从筹备到开拍,她全程亲力亲为。剧本也是秦怡一字一句写出来的,那是一个建造青藏铁路大背景下工程师和气象专家的故事。秦怡是老派人,为写剧本,四处深入生活、笔耕至深夜。“不管拍不拍得成,我先写出来。感人的故事总是有人看的。”

  她真的拍出来了,朋友都为她后怕不已。“我们一起拍戏坐车,一天在路上就要颠簸6个小时,那是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呀你想想,她毕竟93岁了!”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说,“她是太喜欢电影了,太喜欢电影演员这个身份了。”

  对待电影表演,她永远充满激情:“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我总要以满腔激情去拥抱事业,这是一支我永远唱不尽的歌。”

  “别人不会在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看你付出了多少”

  2014年,去秦怡家做客。但见白色电视柜上一幅蓝色油画,画中正是端庄秀丽的主人,精心侍弄的花花草草中,当年92岁的秦怡端坐着,皮肤白皙,一头银发。

  东姐当时就惊艳了:秦怡是真的美。这美,来自她的外表,更出于她坚毅柔韧的性格和信仰。“秦娘”,是秦怡的雅号。吴祖光在《秦娘美》里形容,“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克服苦难。永远表现为从容不迫。”

  秦怡的微笑中,没有自怜。

  秦怡,有着绵长而独自承受的苦楚。她重感情,一力支撑家庭的重担。有“电影皇帝”之誉的丈夫金焰常年卧病,唯一的儿子十多岁即罹患精神疾病。秦怡唤儿子为“小弟”,这是老上海家庭对老幺的昵称。

  有人问小弟,妈妈是什么?他说,我妈妈就是“做啊做啊做啊”。“我这一生的事情,就数小弟这六个字形容得好。”秦怡说。儿子住院,她拍戏间隙带着装满儿子换洗衣服和爱吃的食品的背包,挤公共汽车到医院探望,喂儿子服药、吃饭。“倒两路公交汽车去医院,身上的汗把衣服淌透了,有人在背后说,‘你看你看,那不是秦怡吗?’另一个回说,‘不可能,秦怡怎么可能坐公交车!’”

  有女士请教秦怡青春常驻秘诀,秦怡说:“努力工作。上上下下、粗粗细细的活儿都干,给儿子洗头洗澡,操持衣食住行。”听的人目瞪口呆。熟悉秦怡的朋友却知道,这就是她的真实生活。

  2007年,59岁的小弟因尿毒症并发肺炎在医院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秦怡42年照顾小弟、相依为命的生活结束了。“那是我最难过的时候。1983年金焰走了,2007年儿子走了,2008年妹妹秦文也走了——慢慢地,一个个都离开了……”秦怡说,“我幸福过、快乐过,也怨恨过。我这辈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难很多,人家都说我心态好,人终究都有美好生活的愿望。我从不认命,我会分析,就像剥桔子,把这些心结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剥开。”

  汶川大地震,她先后捐款20余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她又捐款3万元。她说,这些钱原本想给儿子用,小弟不在了,做母亲的,就给最需要的人吧!她几乎是倾囊而出了。跟现在的明星不同,秦怡当年没有片酬,只拿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工资。

  捐款后,秦怡伸出右臂向灾区人民传达勇气。

  “一个人活在世上,有再多的钱也好,再怎么被说漂亮也好,得再多的奖也好,总有一天,你是要走的。你走了,一切就都消失了,多好的东西你都拿不走。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最要紧的东西是什么?还是一个价值——自己给予这个世界什么。别人不会在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看你付出了多少。”这就是秦怡朴素的价值观。

  她像疾风中绽放的玫瑰,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9月17日晚,秦怡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的消息传出,秦怡已近耄耋的女儿激动地第一时间给在医院陪着秦怡的外孙女打电话,“老太太圆满了!”

  秦怡却总想着再多做些事情。“她清醒的时候老在问,我能不能出去?躺在这里不好,哪怕去片场跑跑龙套呢!”外孙女告诉任仲伦,秦怡一直牵挂着电影,总说,“我还要尽自己的能力。”

  秦怡始终深信,电影中饱含着精神力量。从16岁离家去抗战前线,到93岁拍《青海湖畔》,她用一辈子讴歌党、祖国,讴歌人民、英雄,从没忘了初心。

  秦怡的朗诵,满溢激情。

  2018年,83岁的牛犇入党。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牛犇写信,勉励他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作表率。鲜为人知的是,牛犇的入党介绍人,正是任仲伦和秦怡。“秦怡老师觉得很光荣,很认真地找牛犇交流思想。她说,我当入党介绍人,不只是个名分,是要踏实去做的。”任仲伦回忆。

  在秦怡心中,干文艺不是“为谋生”,而是“为理想”。秦怡坚信,“作为演员,终身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把自己从文艺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予别人”,“有一些精神可以得到弘扬,给人心灵启迪”。

  从《青春之歌》中共产党员林红、《马兰花开》中能顶半边天的拖拉机手马兰、《铁道游击队》中与敌人周旋的芳林嫂、《女篮五号》中敢爱敢恨的篮球手林洁、《林则徐》中抗击侵略者的女英杰阿宽嫂……她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传递给观众,点燃了人们向理想靠拢的信念之炬。

  秦怡眼中,有理想的光。

  2007年,为纪念建军80周年,上影演员剧团排演大型情景诗剧《军魂》, 她主动担当艺术顾问,强忍病痛,为剧目质量把关。为了帮助年轻演员快速成长,她在多部电影中心甘情愿跑龙套,87岁出演《我坚强的小船》中奶奶的角色,2017年还在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里客串了一个幽居深宫的老年婢女……

  正如上海文学艺术奖为秦怡颁发终身成就奖时所说:秦怡始终活跃在大时代的洪流中,她以母亲的博爱、女性的温情,在银幕和舞台上,鲜活生动饱满地塑造着当代中国女性朝气蓬勃的时代形象,开掘着中国女性丰盈善良美好的内心世界。来自生活的浓烈气息和对人物情感细腻真实的体验,灌注在每个人物身上,为现实主义表演提供了最新鲜的范例。她像疾风中绽放的玫瑰,以岁月无法改变的不老的美丽风采,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上影集团提供)

(责编:白宇、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