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梁祝》经典的当代重构

——评音乐剧场《真爱·梁祝》

杨 宁
2020年01月08日07:50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原标题:《梁祝》经典的当代重构

作为一部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经典艺术作品,《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一直有着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更是中国文化符号、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今天,我们如何透过作品理解这一超越生死的爱情传奇,音乐剧场《真爱·梁祝》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时隔60年之后对经典作品《梁祝》进行再度演绎,为新时代艺术创新开辟了新路径。

《梁祝》爱情的当代解读

《梁祝》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在于它打破了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音乐的历史,更在于它传达了传统中国一直在弘扬的至真至爱、矢志不渝的爱情观念。

然而近年来,日益兴起的消费文化对传统真爱观构成了冲击,出现了解构爱情的倾向。正如俞丽拿所说:“现在好多年轻人对爱情非常随意,结了婚过两年就可以离婚,谈恋爱、结婚首先看的是房子、车子,这是不应该提倡的。”如何重新定义“真爱”,进而通过文化艺术回复传统爱情观念的有机性,成为当今艺术作品需要面对的问题。音乐剧场《真爱·梁祝》通过对3段爱情故事的演绎,歌颂了以梁祝为代表的超越世俗功利的爱情观念,重构了当今时代的真爱信仰。

从结构设计上看,《真爱·梁祝》用4种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串联起樊锦诗与彭金章、巴金与萧珊、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3段爱情。其中前3段舞台剧与压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呼应关系:既一脉相承又相互独立,尤其前3个故事,俨然编创者对《梁祝》主题的延伸和重构。

从表现方式上看,前3段故事分别从“学术追求”“生活回忆”“民族融合”三方面,采用舞剧、话剧、音乐剧的舞台形式探寻真爱的存在方式,试图让观众从对过去爱情的刻板印象中走出来,表达了一个坚定的信念:真爱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现实生活不是没有真爱,而是缺少发掘爱的眼睛。

从情节处理上看,剧中故事在叙述时均切分为两个时空:樊锦诗与彭金章相识于北大,最终定情于敦煌;巴金与萧珊的爱情在萧珊去世前定下了基调,却在妻子去世后的痛苦中被再度强化;文成公主对松赞干布的情感从对长安城的留恋中走出,在联姻后的婚姻中得以升华。这种双重空间的情节设计,表现了主题背后的深层意蕴:真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理应从日常生活中走出,从琐碎小事中升华。

《梁祝》经典的民族化表达

《梁祝》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爱情观。60年来,它以其独特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交响曲式,被公认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与作品创作之初的民族化诉求密不可分。

民族化的关键是大众化。正如俞丽拿所说:“我做学生时,最苦恼的是小提琴不受欢迎,我的初心就是人们可以喜欢上这个洋乐器,同时,中国的小提琴教学水平可以和世界接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58年的小提琴教学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我的初心达到了。”可以说,《梁祝》虽然采用西方协奏曲的音乐体裁,却运用了以越剧唱腔为主的民族音乐语言,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这种尝试让《梁祝》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其家喻户晓的原因。

与《梁祝》的民族特色相呼应,《真爱·梁祝》在民族性上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内容上,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喜欢制造禁忌、加大恋爱双方终成眷属难度的方式表现爱情的伟大、悲壮不同,《真爱·梁祝》呈现的是细水长流式的爱情,更强调当代中国人的爱情观应简单纯粹、长久坚守,而非宏大崇高。尤其是樊锦诗和彭金章、巴金和萧珊之间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更多是现实生活中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一生的相伴相守。此外,在形式上,《真爱·梁祝》在灯光舞美的设计方面也进行了民族化探索,从雍容华贵的大唐盛世到典雅肃穆的布达拉宫,从大漠敦煌的西域风情到复古知性的老上海,中国历史、文化元素符号的呈现,尽显独有的民族记忆。

《梁祝》创作的家国情怀

俞丽拿“封琴”10年之后再登台,把观众拉回到了1959年上海兰心大剧院,《梁祝》第一次由俞丽拿和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队奏响的那一刻。60年来,与《梁祝》这一经典作品广为传颂相伴随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当下的文化语境与《梁祝》创作之初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新时代的《梁祝》所表达的含义也更加丰富。《真爱·梁祝》通过4段生死相依的爱情,体现了中国人深刻隽永小爱的同时,也包含着家国大爱。樊锦诗与彭金章以共同的学术追求为契机相伴一生,同时也为敦煌文物的发掘和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巴金和萧珊的爱情,以巴金散文《怀念萧珊》为剧情依托,写出了特殊年代文艺青年男女的独特追求,故事最后,巴金带着对萧珊的爱投身到祖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中。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爱情,以大气磅礴的音乐和壮阔宏大的舞台背景,让观众在颇具政治色彩的联姻中感受到一丝人情味儿,同时也强化了爱情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责任。将个体爱情故事镶嵌入家国情怀的时代背景中,是《真爱·梁祝》的对真爱价值观的另一重建构,让游移在个体情感层面的小爱有了更为深沉的大爱归属。

这种设计无疑是对当今时代爱情观念及伦理价值体系的一次回应。近些年创作的部分文艺作品,虽在努力歌颂爱情,但背后的逻辑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较大变化:曾经“为爱为国奉献一生”的信仰体系逐渐瓦解,“不朽的爱情战胜死亡”的理想主义爱情观逐渐崩塌,爱情甚至被放置在天平上成为利益交换的砝码。面对这一复杂的时代背景,《真爱·梁祝》试图重新定义“真爱”,重建小爱与大爱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传统爱情故事在新时代有了厚重的历史感。

(责编:刘颖颖、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