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自我凝视:自拍的发展史 

2020年02月01日07:27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那耳喀索斯水仙花少年。

法国宫廷画家亚森特里戈作品《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

《雍正行乐图册》图选。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自画像。

日本宇航员星出彰彦的太空自拍照。

早在古希腊时代,阿波罗神殿的门楣上就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神谕。这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我是谁?我是怎样一个人?别人眼中的我是这样的吗?……聚焦自我的“自拍”,即是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和他人眼中自己的交互印证。

自拍在网络时代火了,但“自拍”可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人们对自身一直抱有热情,只是从前受制于技术条件,能看到自己视觉图像的特权只属于极少数人。文艺复兴以后,拥有技术优势的画家们纷纷拿起画笔,将自画像与艺术结合。摄影时代的到来,让普通人记录自己成为可能。在这之后是数码相机、手机高清摄像的突飞猛进,以及互联网信息共享的推波助澜,与自画像、机器成像一脉相承的自拍照迎来了大爆发。

贵族的特权——帝王画像

那耳喀索斯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美少年,出生之际,其父母就收到来自先知的箴言——“不可使他看清自己的容貌”。然而十六岁那年,那耳喀索斯在路过森林内一片清澈如镜的湖面时,惊鸿一瞥自己的容貌。美少年沉醉于水中的倒影不可自拔,最终跌入湖底,幻化为岸边的水仙花。

水仙花少年的倒影像是人类自我认知的一个隐喻。人类观察四遭并与他人交换信息,借此认识与定义周围的世界;与此同时,人类也审视着自身的外在呈现,借助各种方式展现给他人,通过别人的反馈来定义自己。正如1902年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里阐述的“镜中人”理论:“我们通过想象别人对我们行为和外貌的感觉来理解我们自己”——而这或许就是自拍长盛不衰的内生力。

自我凝视在人类认知萌芽之初就诞生了。一个打猎满载而归的原始人,或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或者是为了记录胜利时刻,总之他会借着洞穴里篝火的光,用有色泥土画下自己狩猎的壁画。这些原始的壁画可以看成人类最早的自画像。所以自拍早有自己的历史,在人类尚未掌握摄影科技的岁月里,画像即是自拍照的原始形式。

16世纪之前,只有贵族阶层才能雇用画师,看到自己的视觉图像。虽然画像不是本人亲笔,但他们付给画师工资,所以是他们,而不是画师的喜好决定画作的走向。集权时代的帝王画像不仅仅为了记录,更重在展示帝王权威。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自称太阳王,在他流传甚广的一幅画像里,路易十四就头戴金色桂冠,把自己塑造成阿波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留下数百幅画像,但其中大多数看起来都像是同一幅——差不多的白皙皮肤和不苟言笑的表情——真实的伊丽莎白因为得过天花,面部坑坑洼洼,因为吃糖过多,一嘴烂牙。画像与真人相比,明显经过美化。

最具有自拍照风格的画像来自“行乐图”的爱好者雍正。始于南齐的“行乐图”通常描绘的是皇家的娱乐生活,回到雍正帝来说,他是自己“行乐图”画像的绝对主宰。雍正的“行乐图”不仅是外在皇权的展示,还关乎“诗和远方”的内心另外一面。早在登基之前,一幅名为《胤禛耕织图》的绢本画“行乐图”就透露出这种端倪。画卷中的雍正把自己装扮成撑伞立于田埂之上,带领众人收割的农夫,在之后的《雍正行乐图册》(典藏于故宫博物院)中,雍正或头戴西洋假发、身着欧式服装进行狩猎刺虎,或者扮作寒江独钓的渔翁,或赤脚射弯弓,或夕阳下从容坐禅,或于古松下抚琴吟歌……颇有点今天网红博主“摆拍”的架势。

艺术家的便利——自画像

普通人难以见到自己的肖像画,贵族借助画师之技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画像,那么拥有鬼斧神工画笔的画师本人呢?1656年,西班牙画家迭戈·委拉斯开兹以自己的代表作《宫娥》间接表达了画家的优势。在为小公主画像时,委拉斯开兹巧妙地把自己作画的场景也融入了画卷里。画幅中的委拉斯开兹手持画笔立于画框前,让观者的目光在接触到画框时很难不反弹回他的身上。这是艺术家的一点视觉游戏,也是画家的特权。

少有画家能拒绝自画像的特权,就像今天的人们难以拒绝手机的自拍摄像头。曾经没什么人重视画师的自画像,偶有画家偷偷为自己绘制一幅的,也只能孤芳自赏。但从文艺复兴时期起,艺术逐渐为人们所尊重,连带着画家们的肖像艺术也站到了聚光灯下。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精神的自画像来自于大师达·芬奇,在他给晚年的自己绘出的自画像中,紧抿的双唇、深邃的眼神和线条流畅的胡须,刻画出一位年长睿智又理性的人类形象。最多产的自画像创作者要数荷兰画家伦勃朗。从14岁到63岁,伦勃朗一共留下了一百多幅自画像作品,跨越了他的狂热青年、得意中年与落魄老年;画作中伦勃朗的皮肤从紧致光泽到皱纹满面,服饰从锦衣华服到粗布烂衫,不变的是对艺术的执着追寻,几乎可以成为一部个人画像史诗。最直白的自画像出自画家梵高,在他为艺术癫狂的阶段,画下割耳的自画像,表达了画家强烈的自我意识。

维特·勒布伦是法国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1779年被邀请到凡尔赛宫为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作过画像。与传统的皇室画像不同,她笔下的王后更像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少女,衣着舒适随意。但她最写实的人物画还要数她和女儿在一起的自画像。女画家直面观者,将女儿搂在怀中,表情亲切自然、温馨动人,仿佛今天的亲子照。勒布伦绘制了多幅自画像,她在自画像里与女儿相拥、为学生教学、在工作室绘画,如同一部时代变革下的女性自传。

摄影之光——真正的自拍成为可能

1826年,在法国勃艮第,经过长达8小时的曝光等待,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终于成功把自家阁楼窗外的景色显影在一块铅锡合金板上,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为了这种瞬间的影像凝结,尼埃普斯已经研究了二十多年,他将这种摄影技术命名为“日光蚀刻法”,并且拒绝公开。所以人类摄影术的发明者是以他的合作伙伴路易斯·达盖尔命名。达盖尔在尼埃普斯的发明基础上改用水银蒸气,加强曝光铜板的影像显现度和细腻感,并将曝光时间从8小时缩短为30分钟。尼埃普斯去世后不久,在1839年8月的法国科学院和艺术学院会议上,“达盖尔银版摄影术”正式公开,摄影之光从此照进了大众。

摄影的英文“photograph”一词由希腊语“phos”和“graphos”组成,意思分别是“光”和“写”。顾名思义,“photograph”的意思就是代替人类的画笔,用光来把瞬间记录成永恒。摄影术的发明让人们为之惊叹,更改变了人类观看世界的方式。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972年宇航员杰克·施米特在阿波罗飞船上拍摄的一张被称为“蓝色弹珠”的地球照片。这张照片让全人类打开了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第一次站在“上帝”的角度一览所居住的星球全貌,惊叹其浑圆、宁静与完美。

几乎是在摄影术诞生的同一时间,人们不但用照相机热情地观看、摄取外在影像,也跃跃欲试于镜头前,满足对自我的好奇——自拍几乎是伴随着摄影术的发明而同时诞生,最早一批自拍照的尝试者都是从画家转来的艺术家,例如法国摄影师希波利特·巴耶尔。说起来他还是达盖尔的竞争对手,早在1839年5月就向法兰西科学院递交了“直接正片工艺”曝光法,最终却阴差阳错地让达盖尔的公示抢了先。情意难平,巴耶尔在当年创作了一张名为《溺水者自画像》的自拍照以示抗议。照片中他赤裸上身躺在水侧扮演溺水者,双目紧闭手背发黑,公众一度以为他真的逝去了。由此,巴耶尔虽然错过了摄影术的第一个发明者桂冠,却因此以第一位自拍者的身份留名史册。

相机进化——自拍由难到易

太难了。几乎所有自拍过的早期摄影艺术家都会有此类抱怨。达盖尔法的摄影器材重达50公斤,30分钟的曝光时间意味着自拍者要面对镜头保持静止不动半小时以上,无怪乎巴耶尔的自拍选择“假死状”,闭眼假寐个把钟头要轻松得多。相比之下,1865年法国摄影师、记者兼小说家加纳尔对着镜子拍下自拍照寄给朋友时,就忍不住在照片背后写下艰辛过程:“我看着镜子拍下这张照片。我的手都在发抖,太难拍了。”我国最早的个人自拍来自视觉教育学者孙隋心慈女士在1901年创作的《百年中我家第一幅自拍照》,这张自拍的诞生也是大费周折。为辅助拍摄,孙隋心慈女士自制装备,花费一天多的时间反复试验才得到满意的一张。艺术家尚且如此,普通人要得到一张自拍有多难就可想而知了。

摄影之父达盖尔去世后的第五年,普通人乔治·伊斯曼出生了。家境贫寒的他自幼对摄影术着迷,成年在银行谋得一份差事以后,就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和金钱都投入到相机干版摄影的研究上。27岁那年,伊斯曼发明了最早的胶卷,创立了自己的照相机干版公司;34岁那年,伊斯曼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盒子布朗尼”相机,售价仅1美元(达盖尔的摄影器材售价400法郎);35岁那年,伊斯曼的公司改名为伊斯曼·柯达公司,也就是之后大名鼎鼎的柯达公司。柯达公司为普罗大众带来了快照技术,小巧低廉的相机成为大众的日常消费品,普通人的自拍也开始涌现。大众接触到摄影,尝试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和表情进行自拍。胶卷的发明使肖像画和自画像普遍被便宜的相纸取代,不过真正的变革要数给柯达公司造成毁灭影响的数码相机。

1988年,在科隆博览会上,一台富士与东芝合作开发的数码影像机NDS-1P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它的出现意味着新的电子成像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卤化银技术,柯达公司生存的基石——胶卷这种存储介质被数字消融了,不仅是存储,从成像到传输乃至图像修改都成为数字的演化,早期拍摄照片需要那一整套累赘又伤财的设备已是遥远的事情。数码时代的到来对于个人自拍史来说有划时代的意义。数码相机对自拍爱好者太友好了——再也不会有被浪费的胶卷,拍完以后可以立马通过相机背后的液晶屏检查和删除,既经济又能保护隐私。自拍延迟功能让拍摄者在自拍过程中得到了解放,过去那种对镜自拍时候留下相片中间反光白点的苦恼一去不复返。除此以外,无线遥控器和快门线的发明让自拍者的活动范围更加扩大,能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都记录在内。防抖功能、人像自动美化功能等各色辅助自拍功能纷纷涌现,专门为自拍而生的数码相机销售火爆……摄影技术的进步让普通人能轻松为自己留影,自拍终于从贵族的消遣、艺术家的特权变成了普通人的日常。

手机时代——自拍随时随地

1973年,在纽约街头,摩托罗拉公司职员马丁·库帕手握体积有两块砖头那么大的机器盒子与他人成功通话,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今天人们更多称之为手机。当时的马丁·库帕可能不会想到,五十年后,这部机器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主要功能远不止是通话,更有上网、支付、游戏,当然还有自拍。

今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网络自拍照都来源于手机设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多功能一体、轻便、操作简单的手机拍照足以取代数码相机拍照,更何况手机厂商在手机摄像头上还不断改进提升。最早加载摄像功能的手机来自2000年发售的夏普J-SH04,该机背面内置11万像素CCD摄像头,摄像头旁还贴心地准备了一块凸面镜,也即自拍镜,就是为了帮助用户自拍时能在凸镜里看到和调整自己的动作。到了2005年,3G网络的盛行让出厂手机开始搭载前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原本的作用是3G网络下视频通话,但很快商家就发现,人们用它自拍的次数远远比视频通话多得多。曾经只是附属功能的摄像,由于自拍的风靡,已然进化成为手机的一个重要指标。手机摄像头不断进化,智能手机动辄百万的像素成为标配,成像质量甚至赶超一般的相机。有的手机上在镜头里加上滤镜效果,做成了主打自拍卖点的“美颜手机”。

21世纪网络技术的裂变与手机的不断升级,释放了人们自拍的需求,让自拍迅猛成长起来,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甚至成为主流文化现象。2013年,《牛津英语词典》宣布当年的年度词汇是“自拍”(selfie),也就是在这一年,有1.84亿张社交网络用户的自拍照被自发上传到网络。2014年,苹果手机配置了性能优良的前置摄像头,可以自动对焦和前置补光灯,在这一年,美国《时代》杂志把自拍杆称为“世界25大发明之一”。各种美拍软件层出不穷,帮助自拍用户给照片人物磨皮遮瑕、美白提亮,甚至可以放大眼睛或模拟妆容,并且操作都同样的简单:选择滤镜镜头—拍照—美化照片—一键上传。自拍像是一个剧本,演绎着自拍者的内心和状态。当普通人可以时刻调整、摆出最美姿态,甚至借助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修饰和演绎时,他们就成为了自己图像的艺术家。每张自拍照都是拍摄者希望自己的影像呈现在别人面前的一场表演。

就像原始人在洞穴画下自己的粗犷轮廓等着同伴赞叹、封建帝王指令画师描绘画像让世人畏惧、艺术家拿起画笔展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世界一样,普通人拿起手机创作与上传自拍,等着别人去解读和反馈。

延伸阅读

太空自拍与读图时代

2012年,日本宇航员星出彰彦的一张太空自拍照里,展示的是他身着宇航服的自拍。虽然他的面容完全被头盔遮挡,图片也没有文字说明,但宇航员头盔面罩上反射的国际空间站,以及空间站下方的地球,足以传达丰富的信息——这张自拍是网络时代推动信息交流进入读图时代的最好体现。

视觉图像比文字传递的信息丰富得多,换句话说,网络世界里无数的自拍照也是新型的信息传递与社交的方式。如今,我们的形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也活跃在网络世界里。(慧文)

(责编:杜佳妮、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