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疫”文艺作品】在清迈寻购口罩
编者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人民网联合《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发起“人民战‘疫’”征文,向全国作家和网友发出邀约,鼓励大家用手中的笔,记录这场防疫阻击战中值得铭记的时刻。优秀作品将在人民网文化频道“人民战‘疫’”专栏、“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文娱部微信公号“文艺星青年”以及《中国作家》杂志社官方微信公号、纪实版正刊陆续发布。
今年的年是在泰国过的。
此行去泰国进行商务考察,有两个目的,一个关于文化,一个关于经济,可以说都不是小事。只是我没想到,这两大目的,却被一场惊动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彻底消解。愈演愈烈的疫情,不由分说地改变了我们此次泰国之行的计划。
在进入泰国后的几天,我们夫妻俩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寻购口罩。
我们到达曼谷之后,就传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扩散严重的消息,这与我们出国前预想的差距实在太大,否则,我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国。我的老家在湖北省,随着疫情发展,我工作和生活的广东也成了病毒传播比较严重的地区。这两个地方,都有亲友与同事。此时,我们除了关切,也还没有真正产生震动,直到得知泰国也出现了疫情,曼谷街头戴口罩的人增加了很多,我们才意识到这场肺炎的严重程度。
我们开始在曼谷购买口罩,不过只限于自用。接下来,我们接到弟妹发来的微信语音,说国内口罩紧张,要托我在医院工作的姨妹帮忙购买。妻子急忙与姨妹联系,但姨妹说,医院的口罩同样紧缺,她们这家福建省的乡镇医院,医护人员的口罩都是限量发放的。这使我们意识到,口罩竟成了比较紧缺的东西。
我和妻子不约而同地想到,我们应该在泰国大量购买口罩,以解国内亲友与同事们的燃眉之急。这个时候,我们已按预先订好的机票,由曼谷向泰北的清迈出发,到达清迈已是当天深夜。
第二天清晨,我们即带着地图,从清迈古城边上的酒店,徒步向清迈繁华的古城出发,准备一边逛街,一边寻购口罩。
清迈街头的清晨,行人寥寥,店铺大都还没有开门,药店更是店门紧闭。这与国内街头的清晨完全是两副景象。这时我们才想到,泰国——特别是清迈,是知名的慢节奏之地,一般的商店,不到上午十点左右是不开门的。这种时候,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大都还在梦中。我们在酒店遇到的两位中国女孩就对我们说过,她们要睡到自然醒。看来,为了寻购口罩,我们上街实在太早了。
清迈古城的药店,目标顾客似乎直指中国人,招牌上大都标有中文的“药店”二字,这大大方便了我们这两个既不懂泰文也不懂英文的人。有“药店”二字作指示,我们也就不分东西南北,在古城里穿街走巷,寻购口罩。十点多钟,街上的店铺陆续开门,我们见到“药店”二字就激动一番,只是往往大失所望。等店员从我们的手势中,或是手机翻译器中,明白我们要购的东西之后,基本上都是摇头,或是摊开两手,原来大多药店的口罩已经脱销。看来,我和妻子在这方面的反应还真是比较迟钝。
有会中国话的店员说,这几天购口罩的人突然增加,而且很多都是成盒成箱购买,口罩已成紧俏的商品。到了中午一点多钟,我们购买到的口罩竟没有整盒的,加起来不过三十多只。这使我们全无心思观景,眼睛都用到了找“药店”二字上面。而语言的不通,也令我们的寻购倍添困难。
清迈的中午是炎热的,虽然时值冬天,气温却高达三十四五度,我们满脸汗水,皮肤也晒得又痛又痒。我只穿着短袖T恤,只得临时买了一件薄薄的长袖衣防晒。在亚热带的骄阳下,我们就这样一边空着肚子找药店,一边找吃的。
忽然,妻子惊喜地用手一指,说,有口罩了!我听了顿时精神一振。我想妻子所说的有口罩,应当是指大量的口罩。我向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家小店前贴着一张白纸,赫然用蓝色的记号笔写着——进店送口罩,每人限一条!这太好了,既然免费送,肯定货很多!
我们兴奋地迈进店里一看,原来根本不是药店,而是一家饰品店。看来,这家饰品店是见口罩有利可图,临时购来售卖,极有可能是高价出售。但是到了这种时候,哪还顾得上高价不高价,有货就不错!店员见一男一女进店,高兴地双手合十,上身前倾,行了一个泰式礼,然后拿出两只口罩,弯腰双手呈上。
我冲店员合手致谢,却不接她递上的口罩,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令店员一脸困惑。妻子忙用手机翻译成英文——我们需要大量的口罩。店员终于明白过来,用英语解释什么,见我们不明白,也跟我一样,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见我们还呆呆地望着她,便用她的手机进行语音翻译,说老板吩咐过,店里的口罩只送不卖!这时,我这个在商场上混了多年的文人,才意识到自己光顾找口罩,竟忘了商业促销的重要手段——以赠送的方式招徕客人。
这一天,战果微不足道,购到的口罩,不过一百多只。我们夫妻二人,还哪有心思考察泰国的文化与商业。二人怏怏回到酒店,微信运动显示,我们已走了两万八千多步,破了步行记录。
我们一回酒店,就去找酒店的沈老板。沈老板是东北人,在清迈经营酒店已有四五年,他应当知道怎样找到大量的口罩。我们满怀热望地一问,谁知沈老板却说,我也在找口罩,国内的朋友,要帮他采购十万只口罩,他现在找了好几天,通过多种渠道,也才找到三万多只,而且急需的N95口罩,只有四千只。
望着一脸疲惫的沈老板,我们只有叹气的份儿。沈老板说,泰国虽说是个旅游国家,但全国的人口还不到七千万,也只有曼谷、清迈和芭提雅等城市游客较多,口罩的需求量再大,能大到哪里去?中国十几亿人大量用起口罩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在短时间内满足这种巨大的需求啊!
尽管被沈老板浇了一头冷水,我们还是不死心,在京东、天猫和拼多多上使劲下单,虽然屡屡遭遇缺货,但总算下单成功了不少。妻子说,这种下单的发货率肯定极低,网店商家放假前虽然设置了有货,但他们哪想到一下子需求量巨大,可能根本就没备货,大都是打算年后拿了货再发快递的。我想也是,现在国内普遍缺货,网店商家们到哪里去拿货?要是国内有货,我们现在还在泰国找吗?
果然直到我回国写此文之时,我在电商平台上下的单仍无一家网店发货,而泰国媒体也报道泰国口罩脱销。
我对妻子说,不管怎么说,我们明天继续找口罩。我们的能力有限,语言又不通,找一点是一点,多少也能帮亲友和同事带回去一点。我刚说完,微信语音来了,是我们出国前联系好的商务考察中介周先生。周先生在泰国作中介多年,精通英语,泰语也说得还行,接触面应当很广。我们连忙跟他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心想明天见面别的先不说,找口罩是第一要事。
到达清迈的第三天上午九点,周先生如约开车前来接我们,一上车,我们就说起了口罩的事。周先生说,他们也在找口罩,泰国华人商会要向国内捐赠大量的口罩、手套和防护服,这几天发动所有的华商四处寻找货源,然而目前筹到的物资十分有限。现在,华商们正通过各种渠道,在周边的老挝、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寻找货源。周先生见我们着急,便说,我们个人是急不来的,我们中国的政府,历来十分有效率,你们还是安心于商务考察吧。
妻子说,我们国家人口那么多,每个人的需求又不少,我们老百姓,自己能想办法解决身边亲友的需求,也算是帮国家分担一点点。像这样的民间分担多了,力量也就大了。周先生说,对对,人多力量大,我们应当帮政府分忧。又说,到了项目地点,我马上帮你们联系熟人,看能否找到零散的口罩。
到了项目地点,周先生停了车,二话不说就打电话,一连打了四个,但是结果都令人失望。最后,周先生说,这样吧,我给亲友们准备了两箱口罩,已打好包准备寄回江西老家,我让我老婆分出四分之一给你们。我一听连忙推谢。两箱口罩对于他的亲友来说根本不算多,我们不能从别人口中分食。周先生的亲友与我们的亲友,又有什么区别。
周先生再三要分口罩给我们,我们坚决不肯接受,周先生只好说,我下午再找找熟人。正在这时,他的搭档聂先生来了。聂先生来泰国的时间更早,算得上一个泰国通,他知道我们要找口罩后,也要把准备寄回浙江老家的口罩分一点给我们。他说,这几天,好多朋友都在托他找口罩,他找了五箱,已是尽全力了。现在在泰国,要找到大量口罩,希望极小。他建议我们去各便利店扫货。他说,一般人找口罩,也都是去超市和药店,很少想到便利店。我说,这倒是个好渠道,便利店比药店好找,又可微信和支付宝付款,还省得我们去兑换泰铢。
我们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商业项目,与周先生和聂先生吃了一顿中餐,便开始向便利店进发。
泰国的便利店都是日本的711连锁店,生意都十分兴隆,这里的旅游业兴盛,当地百姓的购买力,以及实体店受电商冲击之小,都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可是,这里的口罩也大多数断货。当然,也有的便利店根本就没卖过口罩这种不常用的商品。一天下来,我们用两万几千步换来的口罩,也不过三百多只。这时,我们才深深体会到疫情的无情与口罩的稀缺。
在街头歇息的时候,妻子从网上知道奋战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也缺少口罩,难过得泪都流出来了。我说,别难过了,我们也尽力了,明天,我们到城区周边找一找吧。我想,一般的游客肯定不会找到这种地方去。妻子说,城周边好大一个圈,店铺太分散,你的两条腿走得过来吗?我说,我今天看了,城里有摩托车租借,我二十多年前骑过摩托车,应当还能骑。妻子说,不行不行,你以为你还是年轻小伙子的时候啊,你敢骑,我还不敢坐呢。这泰国的摩托车太多,又是左侧行驶,要租我们就租自行车吧。
第四天,我们去到最近的租车点,等到九点左右,才租到两辆自行车,然后不管东南西北,在古城外围转了起来。反正我们有手机导航,迷不了路。这天,我们跑遍了大半个古城的外围,我晒得黑黑,妻子晒得红红,但我们还是只找到了两百多只口罩,算是额外的收获吧。为了庆祝,又累又饿的我们,找了一家西餐厅,一下点了四个菜。不是我们奢侈,这一夜,正是我们中国的除夕夜。我们以茶当酒,祝愿对方四季平安,也祝愿我们的同胞人人四季平安。
吃饭的时候,我看到微信朋友圈昨天新加的一位云南小伙,晒着他刚找到的一大箱口罩,看得出这位经营银饰店的小伙子分外开心。他是我们在一家药店找口罩时认识的,他在为姑姑工作的医院找口罩。我也替他开心,点了一个赞。
第五天中午,我们带着七百多只口罩,从清迈飞往曼谷,准备从曼谷回国。在曼谷候机的时候,我在候机大厅一家工艺品店闲看,工艺品店的女老板中国话说得不错,原来她祖籍是云南省,他们一个家族在泰国生活已有四代人。女老板突然问我,你要口罩吗?
口罩?我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惊讶地问,你卖工艺品的,也有口罩?有啊,我知道我们祖国现在发生了疫情,很多乘飞机的同胞都需要口罩,所以我就进了几箱,按成本价出售。
几箱?我没听错吧?这不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吗?这样的好事我一辈子还从没遇到过呢!
见我眼睛睁得大大的,女老板说,几箱卖得只剩一盒了。
我一听,心里的那个落差啊,不知道有多大。不过转而一想,这临登机时无意中冒出来的一盒五十只口罩,也算是老天对我额外开恩了。我真是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了!这一盒口罩只要五百泰铢,一只只相当于人民币一块多钱,这真是成本价了,我连连道谢。女老板说,不用谢,我就出个力吧,也算我对祖国的一点心意。说着,她弯腰倾身,双手将一盒口罩递给我。我连忙学着她的样子弯腰倾身,双手接过盒子。我们的样子,似乎是在完成一种郑重的仪式。
等我付完款,女老板又拿出一只盒子说,这里面还有十来只,送给你了。我感激地接过来,然后掏出一张百元泰铢。女老板连声说不用不用,但我还是将钱放在柜台上,低头向她行了一个礼。
妻子见我捧着口罩盒子回到登机口,高兴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文章略有删减)(作者单位:深圳市某公司)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