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疫”文艺作品】春光穿越疫情之夜
编者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人民网联合《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发起“人民战‘疫’”征文,向全国作家和网友发出邀约,鼓励大家用手中的笔,记录这场防疫阻击战中值得铭记的时刻。优秀作品将在人民网文化频道“人民战‘疫’”专栏、“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文娱部微信公号“文艺星青年”以及《中国作家》杂志社官方微信公号、纪实版正刊陆续发布。
这是摄像机第六个除夕夜伴我走过临湘长安街,与往年不同的是,它旁边除了标配的一盒方便面、一瓶水,还多了一个淡蓝色的口罩(直到三天以后,我才掂量出它的份量)。
“戴上,必须的,我要每隔一小时视频查一次岗!”采访出发前,匆匆下楼的台长,敲打着我的车窗玻璃,再三叮嘱。
车过十字街,警灯闪烁,交警明显增加了人数,都戴着口罩,偶尔查询一下车辆,夜一下子肃穆起来。
车刚靠边停稳,熟悉的刘交警忙跑过来,小声说:“你们记者也动起来了,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说来就来了,还真的是猛呀。哎,这时候你还出来采访啊?”
“你们不也一样嘛?这看上去,警力增加了不少?”
“省总队下了紧急通知,严密关注车辆,特别是,那边过来的,咱和那边搭界不是!黄队电话一呼,咱们队员,放下年夜饭的碗筷,一刻钟全都到位了!”
“辛苦了!我下来拍几个镜头!”
戴口罩,下车,举起摄像机。凛冽寒风,淅沥冬雨,一双双警徽下的眼睛,审视着眼前的一切。这是一月二十四日深夜零点,新春的脚步悄然迈过时间的坎儿。交警们没能和家人温馨地守岁、说笑着看央视春晚,却在风雨交加中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宁。
告别交警们,赶往下一站,市人民医院。车在门诊大楼前停下。敞亮洁净的大厅,飘荡着淡淡的消毒液味儿,医务人员或在打电话,语气焦急,或小步快走,低声细语。两名护士身着防护服,扶着一位大声咳嗽的患者走进疑难病症观察室,轻掩上门,随即挂上“未经允许,不得入内”的牌子。匆匆走动的人,窃窃私语的模样,隐约有一丝紧张的气氛。看见我移动的摄像机,他们都随即恢复了常态,淡定从容。
“哦,主任来了呀!这么晚了,还来采访,是为疫情吧?”医院办公室王秘书迎了上来,紧一紧蓝口罩。
“是呀,我来看看,”压低声音,我问:“有什么新情况吗?”
“暂时没有,接治了十几位疑似病人,都在密切观察呢。”她看了一眼挂了牌子的房间,“疫情来得很突然,那边一封城,我们就接到了通知,做了防治预案,上午已经启动了!”
“现在是凌晨两点了,看来这年三十将是一个不眠之夜了!”
“全市各单位都一样,你们记者四处采访,要多加小心啊!”
“走,带我去能拍的科室看看!”
王秘书引导着我,来到院行政办、呼吸科、急诊室、留观室、监控室、药房,还有正在做盒饭的营养食堂,值班人员都在有序工作。我发现,与往年的年三十夜相比,值守人员明显增加了。
在急诊室,余院长和值班医生正在给六、七位小声咳嗽的人戴口罩、量体温、问情况、写病历单,问得过细,答得清楚,一个细节也不疏忽。正问着,又进来了三位看门诊的,院长忙起身,给他们一一戴上口罩,“戴好了,千万不能摘下来呀,一点都不能马虎!”
采访完,车上大街,又见警灯。路灯下的交警和巡警,正在查询一辆外地牌照的白色帕萨特,情绪都很稳定。
驶过长安桥,经过白云湖,穿越南正街,便到了市政府的大门。“喜迎新春、万事如意”,由盆景和鲜花组成的花台,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进了楼,大厅墙上的电子钟显示,已是凌晨四点。电梯上上下下,人们步履匆匆,边走边接电话,语气急促。到八楼,出电梯,紧走几步,我来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举起摄像机,拍摄了这里的一切:简短的会议,文件的起草,几位负责人的谈话,工作人员下发电话通知,整理疫情防控资料,还有,墙角来不及清理的成箱的盒饭盒子。
“哎,你来一下!”是廖市长叫我。
“这个,应急指挥部一号公告,带给你们台长,和新闻节目一同播发!往后照办!”他递给我一个信封。
“明白了,放心!”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疲惫和坚定。
匆匆走进电梯。我的任务是在明天,准确地说是在今天上午11点,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新闻特别节目中,和其他几路记者一起,将《公告》、本市这二十多个小时发生的一切,准确无误地报道出去,让民众知情,给防控助力,为明天加油。
当我走出大楼,已是凌晨六时十分,这是大年初一的清晨,黑暗已悄然过去。出于职业习惯,我拧开收音机,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间,播音员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坚决打赢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人民战争……”
我脚下油门一点,车加速迅跑,迎着春光,沐浴花香,奔向阳光初照的正前方!
(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湘市广播电视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