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人民战“疫”文艺作品】来自武汉最前线的“疫”线日志 :他们与疫情争分夺秒

2020年02月02日13:47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人民网联合《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发起“人民战‘疫’”征文,向全国作家和网友发出邀约,鼓励大家用手中的笔,记录这场防疫阻击战中值得铭记的时刻。优秀作品将在人民网文化频道“人民战‘疫’”专栏、“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文娱部微信公号“文艺星青年”以及《中国作家》杂志社官方微信公号、纪实版正刊陆续发布。

“今天是年初几?星期几?”

“不知道。”

“是啊,我只记得我们到武汉已经7天了。”

 是啊,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交医援鄂医疗队队员始终在紧张地与疫情争分夺秒,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他们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坚守工作岗位,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让我们连线武汉抗疫防疫最前线,听听他们的声音。

“科学有序,准备好持久战”

昨天(1月31日)是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正式参与临床救治的第一天。早上8点,第二批上海援鄂医疗队的第一班医护人员,进入武汉第三医院隔离病房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工作。

之前,网上流传着一条上海援鄂医疗队防护物资匮乏的消息。2月1日凌晨,上海组织的防护用品已经到达武汉,目前医疗队已经收到这批物资。现在国家是在举全国之力支持湖北患者的救治,特殊时期有特殊的民族凝聚力,我相信当前的困难会过去。我们救治工作的重点是要有序进行、提高效率。

第二批上海援鄂医疗队28日晚上到达武汉后,当晚零点召开紧急工作部署会议,会上将所有队员分为7个工作小组,分别是医疗组、护理组、院感组、检验组、后勤组、信息宣传组。医疗和护理组又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了排班。一百多人来自上海不同的医院,大家首先要内部磨合,我们的医护人员还要与武汉当地医护人员磨合。我们计划用3-5天来完成磨合,然后科学分配,提高工作效率。(注:陈尔真院长参与过SARS救治,又是汶川地震最前线的救援人员。之前医疗救援的经验教训,为武汉的医疗援助工作带来很多借鉴。)

1月30日,医护人员进入临床开展工作之前,医疗队首先进入医院开展工作的是院感组和检验组。院感组医生对这所临时改建的医院事无巨细地进行了检查,向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提出需求。“要保证所有医护人员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放心且有效地工作。

疫情目前还在高峰期,危重病人病情复杂,疾病发展的规律还没有找到,特效药物也还没有研发出来。所以我们要做好持久应对的准备。昨天,医疗队就已经下发了《上海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守则》,守则中明确要求:一切行动绝对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要树立全局观念,绝对服从于当地指挥部和医疗队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共产党员必需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坚守工作岗位,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作者陈尔真,系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来了就是吃苦的”

顺利接手交接工作,发现这里物资紧缺状况还是超出之前的预料,带的物资或许能维持一星期,都是应急用的。目前物资比较短缺,相信后续通过协调能有效解决。接手的北三区病房是普通病房改造的,所以抢救条件很有限。一般情况下,普通病房是不能做ICU的,正式ICU里的氧源气源都有一定要求,电力系统都有两套,因为涉及到很多设备的使用。

医生安排是每天6小时一班,夜班是12小时,每5-6天值一次。穿着特殊的防护装备在特殊的环境里工作,非常闷,而且病人病情重,病房条件相对有限,工作会比想象中要艰苦一点。6个小时里不吃不喝,大小便都不行,一穿一脱都是10-20钟。

刚进来的时候,人手比较紧张。一般ICU里的病人与医生比例是1:0.8,传染病最好是1:1.2,护士要配到1:3、甚至1:3.5,29个病人至少要87个护士。刚进驻的时候北三区只有48名护士,每天要上8个小时班,所以她们非常非常累。在重症病房不宜工作太长时间,每天理想时长是4个小时,时间一长,口罩一湿,就失去了防护作用。冬天冷,这8小时还不能开暖气和空调,冻得双手都冻快麻了,非常辛苦。经过协调,北二区病房的团队又分配给我们15名护士,原来8小时一班可能会变成6小时。上海第二批支援医疗队也来了,还有50名护士补充进来,这会大大缓解压力。

但因为物资短缺,我们也不敢加太多的人手,不然消耗量会很大,这也是一个两难问题。现有的医护人员会比较辛苦一点。不过,来了就是吃苦的,不是来享福的,我们大家都有心理准备。目前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包括我们医疗上的规则制度都制定好了,在按流程走,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老党员要放平心态,做好艰苦战斗的准备。

总体来说,目前一些病人的情况在好转。病人还在源源不断地送过来,我们也没有想过什么时候能回去,现在正是需要鼓舞士气的时候。

(作者陈德昌,系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为不耽误治疗病人,我戴着口罩睡觉”

援鄂第七天。昨天夜班,今天一觉睡醒已是黄昏。夕阳西下,希望它能带走笼罩在武汉上空的阴霾。

昨晚八点接班,我换好衣服,带好口罩帽子,进行中夜班交接班:填报传染病卡、打印病史、写病历、处理病人......办公室空荡荡的,只剩下我们三个值夜班的医生。两个取暖器同时打开,但却挥不走武汉夜间的冷。我们在办公室继续奋斗。凌晨2:30左右,我们组的5床病人——一名50多岁的女性出现了血压下降,我们赶紧处理,所幸病人最终好转,我们也松了一口气。情况稳定后,我想休息一会儿。

为了以防病人再有情况发生,我戴着口罩,穿着厚重的棉大衣,坐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体验戴着口罩睡觉:在安静的环境下,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我的每一次心跳和呼吸。我的心跳很快,呼吸有点累,因为每一次喘气我都需要费力。我想到那些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只要意识清楚的,他们该有多痛苦啊。恍惚之间,我特别想念不戴口罩自由呼吸的日子啊。

凌晨6点不到,我从疲惫中清醒过来,刚刚准备写交班记录。突然5床病人的情况开始恶化了,我们尽最大力量去抢救,不幸的是,她还是走了。当我打电话通知她的爱人时,一个大男人在电话中哭了......他要求能否见病人最后一面,并且留下病人的手机做个留念。我不确定在这特殊时期他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我很想但是没办法安慰他,这时候任何话都很无力,再说下去我的泪水也快止不住了。我只能匆匆挂上电话。

交好班,换好衣服回到酒店,已是上午9:30,太阳已高挂天上。我穿着厚重的军大衣,浑身冒汗。我吃完早饭才想起群里通知今天已是最后一天打“日达仙”了。这是我们组程医生的一个朋友的朋友捐助给金银潭医院的,一共1400支,每支700多元,医院分给我们上海医疗队400支,用来增强一线医护人员的免疫力。

后续物资还在调配过来的路上,医疗队群里呼吁如果自己有的物资尽量自带。我带的是朋友捐赠的带呼气阀的3M口罩,我同时以仁济医院名义捐了4箱给上海援鄂医疗队。可惜的是,带呼气阀的口罩只能在外围用,不能进入隔离病房。

我坚信我们不会退缩,我们一定会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尽最大的努力打赢这场防疫战,把对我们国家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作者查琼芳,系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科主治医师)

“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难关”

凌晨四点多睡着,六点半又被微信群里熙熙攘攘声吵醒,发现大家已经整装待发要去医院交班。我作为后勤保障,当然是留守后方,不过一直担心着我的室友阮正上医生,他是第一批次进入ICU,目前里面情况不容乐观,我是真的担心他的个人安危,同时作为护理人员也希望护理老师们夜班顺利。

当我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张明明老师的电话就响起了,“小刘现在急需200个N95口罩”,我当时有点懵了,200个我怎么变出来,新华的18个算上,还差182个,于是群里去呼吁,感谢各家医院老师都慷慨解囊,为了团队利益都奉献了自己带来的私货。我带着口罩独自一人,第一次踏上去疫区中的医院、病区。这一路上心里少有的平静,可能是昨晚睡得少还没醒,也可能是几天没出过门心里有点期盼。

一路走一路问总算找了北楼三楼ICU,密码锁、洗手液、摄像头,感觉进入了生化危机的实验室。进入到病区听到夜班老师在接受采访,一夜的操劳和半夜的严寒都是对护理人员极大的挑战,虽然累虽然苦不过还是要坚持,不能哭!

我们被隔离了,但是我们不孤单。回到住宿地吃饭时,突然有人发来了李克强总理的考察照片,食堂里瞬间炸开了锅。后面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物资马上会供给上,不管是生活用物还是医疗防护用物,瞬间感觉自己很有力量,我们有国家中央给我们提供保证,我们不用担心。

下午一点点物资都来了,虽然忙得联系分发,忘记了吃中饭。不过看着满满的物资,心里那个乐呵。今晚我可以安心睡觉了,面包和牛奶都有了,还有第二批上海援鄂医疗队。感恩上海,感恩爱心人士,更加感恩党和国家,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难关!加油!

(作者刘立骏,系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责编:郭冠华、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