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新年俗,“土味”中带着“潮”与暖

2020年02月06日07:57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新年俗,“土味”中带着“潮”与暖

  儿童在西安碑林区文化馆参观关中花馍作品。新华社发

  春节期间,一名结束医学观察的武汉滞留旅客在留言墙上写下感谢和祝福的话,传递信心力量。新华社发

  民间艺人在四川阆中古城表演舞龙舞狮。新华社发

  刘晓峰 郭红松绘

  萧 放 郭红松绘

  张 勃 郭红松绘

  编者按

  正月十五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虽然这个春节对于人们来说十分特殊,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核与民族传统、所承载的美好期盼与生命智慧,永远为我们所需要。

  中华民族的节日,往往有着“土生土长”的亲切与悠远。带着泥土味道的春节民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时代的变迁中,在科技与创意的影响下正日益焕发新气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示的那样,不断完成着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然而,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节日所带来的温暖与力量。光明智库约请嘉宾与您共话春节民俗,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碰撞,挖掘民俗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并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剖析中国民俗如何走出去,在海外绽放华彩。

  本期嘉宾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刘晓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萧 放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 勃

  旧时忆:许下美好愿望,获取坚忍力量

  光明智库:随着正月十五的临近,春节带来的“年味儿”就要淡去了。这段时期,人们一边心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边也少不了节日习俗的陪伴。在春节民俗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且具有时代生命力,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张勃:谈春节民俗,必然要提“拜年”。拜年传承久远,汉代时已经举行拜年礼。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老。”今天,延续千年的习俗发生了诸多改变。人们通过血缘、姻缘、地缘等建立的交往圈日益扩张,加之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拉大,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电话、邮件、微博、微信等媒介拜年,热烈而便捷。

  拜年是人们共同迎候新年、交换祈愿的仪式。面对新的一年和即将到来的春天,人们通过拜年迎接、庆祝、许愿;拜年还是维护社会关系的重要仪式。通过拜年,平时疏于交往和联络的社会关系重新得以连接和深化。

  今年春节,由于疫情防控,拜年活动也受到很大影响。然而,不能见面并不代表不相挂念,人们用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的拜年一如往常,甚至传递的情意更加浓厚。尤其特别的是,今年的拜年用语发生了重要变化。往年,更愿意互祝“恭喜发财”之类,而今年出现频率最高的祝福,当属“身体健康,吉祥平安”之意。

  这种特殊的拜年方式,非但没有消减亲情、友情,反而更加彰显真情的力量与可贵。面对疫情,每个人都难免感到渺小和孤独,也难免会担忧与恐惧,而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传来的问候与祝福却跨越空间距离,实现了心的凝聚。还要看到,共同抗击疫情的坚守,使今年的春节更具有炽烈浓厚的家国情怀。人们在相互问候的同时,更加关注亲友、邻里的健康和国家阻击疫情的进展,并相互鼓励、传递信心。家国一体的情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变得格外强烈。

  萧放:我印象最深的春节习俗是祭祖。春节是我们与亲人团聚的日子,也是与故去先人进行精神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契机。通过这种代代传承的活动,强化了木本水源的根脉意识,使我们在慎终追远的历史传承中获取坚忍与坚守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祖先的目光下团结前行。由祭奠宗族先祖,我们总能想起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先贤志士。在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先辈为了家国安宁、子孙繁衍而勇于奉献,乃至牺牲。今天,面对威胁人民健康的病毒疫情,我们只有像他们一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才能尽我辈之力,守护家安国泰。

  我们也会想到,春节之际,有多少人因为防控病毒感染而远隔他乡,又有多少医护人员奔赴救治防控的第一线。他们不能在万家团圆的日子与亲人同杯共饮、畅叙亲情,但今天通达四方的网络等现代手段,让我们能够超越空间的分隔,送上对亲人的祝福。我们虽然身体隔离,但相互关爱相互牵挂的心情更为炽烈,也更加觉出家国安定、天人和谐的生活理想有多么可贵。

  转变中:随时代变迁,读懂年俗的稳与变

  光明智库:AI对联、创意年画、电子烟花……近几年,“土味”年俗因新元素的融入而更具光彩。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萧放:中国曾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人伦关系相对稳定,年节习俗模式也遵循传统。但模式稳定不等于没有变化,稳定的是伦理精神核心,变化的是物态载体与行为方式。在由农业社会向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演进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基础与人际互动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AI对联、创意年画”等,都是由科技与理念变化而引起的年节习俗变化,是时代变迁的自然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因年节而产生的共同体意识会不断增强。

  张勃: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春节一直处于变化当中。

  春节的时间有变化。春节是岁首,是标志年度转换的节日。比如商朝的岁首在夏历十二月,周朝岁首在夏历十一月,秦朝建国后,以夏历十月初一为岁首,汉则延续秦制。直到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将夏历正月初一立为岁首,后世春节的标志性时间才确定下来。

  春节的影响空间有变化。春节原本只是中华大地上的节日,但随着人口的迁移、文化交流的频繁,春节流播范围扩大,被许多国家所接受,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春节的名称有变化。如汉代多称为正月旦、正日,魏晋隋唐时多称为元正、元日,宋代之后多称为元旦、新年等。现在最为大家熟知的“春节”名称,距今仅有百年历史。

  春节变化的原因复杂多样,大致而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科技水平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的主动创新,都可成为春节变迁的作用力。

  以过年放爆竹为例,最早的爆竹是将真正的竹子放到火中燃烧,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避山臊恶鬼”。火药发明后,出现了用纸将火药重重包裹制成的鞭炮,成为过年时极重要的标志物,“爆竹声中一岁除”。近年来,出于环保、安全的考虑,爆竹燃放大大减少,电子鞭炮应运而生。

  刘晓峰:民俗文化虽然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但从古至今又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有时候习俗形式保存下来,精神却已经改变;有时看似形式发生变化,其灵魂却得到了完整保留。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以前春节,多是儿女回到老家,围绕老人团圆过年。但现在,很多夫妻更愿意把双方父母四位老人从家乡接到身边,祖孙几代一起过年。从奔向乡村变为奔向城市,从奔向老人变成以儿女的小家为中心,虽然形式变了,但团聚的魂儿没变。

  传下来:旧民俗这样焕发新气象

  光明智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您认为,春节民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如何实现?

  刘晓峰:春节生发于传统农业社会,当我们进入现代工业社会,春节习俗必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可能保有生命力。

  千百年来,节俗不断传承发展,许多节俗与人们生活的演进相适应,符合年节文化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反映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故而一直存续;但也有一些年俗面临生活条件、环境、理念变迁的挑战,不创新改变就很难存在。而科技水平的提升,则为这种转化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科技、信息化、智能化的力量,为旧年俗转换新形式、注入新能量。

  萧放:春节以喜庆祥和为主题,在呈现方式上,既要继承传统也要更新传统,既要传承历史也要融入生活。例如,将买年货升级为春节文化博览会,将团圆守岁变成全村办“春晚”,春节的社会功能价值得到显著增强。又如,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代之以悬挂大红灯笼,以视觉效果达到温暖人心的作用。而在人口较少的乡村,特别是空心化严重的村落,在安全防火措施到位的情况下,适量燃放烟花爆竹具有活跃乡村、营造气氛、缓解乡愁的效果。元宵佳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大年最后的高潮。各地都充分利用地方传统,采用文旅融合的创新设计,依托现代声光电的新技术,开展为大众喜爱的元宵灯会,令人充分领略旧民俗所释放的新气象。

  须注意的是,年俗的创新转化必要且必然,但年俗中也包含着古人世代积累的生命智慧与文化精髓,有很多值得今人传承与借鉴。例如,年节饮食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强调天人协调的伦理文化,反对向大自然过度索取,饮食伦理同样讲究中正平和,对于奇味异味一向持排斥态度,以破坏天人平衡的“竭泽而渔”、滥食野味奇珍等为禁忌。即使丰盛的春节家宴,也是如此。我们今天的节日饮食,应该传承古人智慧,以更健康更合理的科学膳食,以对野味“猎奇尝鲜”说“不”的坚定,让生活更平安、更文明、更美好。

  走出去:打通情感才能求得共鸣

  光明智库:春节之前,“李子柒式过大年”吸粉无数。自媒体短视频海外走俏,这给春节民俗的跨文化传播带来哪些启示?

  萧放:春节是百姓自己的节日,以贴近人性、贴近民心、贴近生活的直播方式,传播来自东方既陌生又亲切的春节文化,自然会在跨文化语境中获得热切反应。

  民俗文化微观而不宏大,具体而不抽象,生动而不古板。因此,民俗文化海外传播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从人性的普遍性角度讲述中国民俗,易于沟通理解;二是从相互关心与尊重的人情伦理角度讲述中国民俗,易于引发共鸣;三是从凸显民族智慧与技艺的角度讲述中国民俗,易于赢得国际友人对中国民众生活智慧的欣赏与喜爱。

  在跨文化传播中国民俗时,应充分展示中国民俗文化的生态保护理念、相互关爱的利他伦理、崇尚中庸和平的民俗品格,以及心灵手巧的民族智慧与文化创造力。

  张勃:在历史长河中,春节以其巨大的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已经成为多民族、多国度共享的节日,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贡献。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春节的欢乐祥和、和谐理念、更新意识契合人性需要,具有人类共享的价值。然而,一种文化要被他者认可,首先要被他者认知。要想让春节惠及更多人,就需要重视文化的有效传播。一些关于春节的自媒体短视频海外走俏,一方面说明春节魅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必须重视发挥新媒体作用,培养更多普通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者。

  开展欢乐春节活动,将春节文化送出去,也是传播春节文化的好方式。与此相应,通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外国朋友来中国过春节,同样重要。

  此外,传播春节文化,需要重视对春节符号的宣传、运营和利用。春节是一套符号体系,包括与春节相关的食品、饰品、祭品、玩具、文艺展演等,每种符号都牵动着一条产业链,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元素。对这些符号的自觉研发和商业化运作,不仅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还利于春节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事实上,只有人们将春节符号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春节才能在现代社会深深扎根。

   (记者:李晓、王斯敏、王倩)

(责编:刘颖颖、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