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百余封抗疫家书 带来温暖与力量

2020年02月29日09:56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百余封抗疫家书 带来温暖与力量

  “我亲爱的老妈,见字如见人,咱先说好不许哭。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给您写信……原本在隔离病房待到初十就可以跟您团聚的,但我选择了来武汉支援,请您原谅女儿的‘鲁莽’……”这是国家援鄂医疗队员、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护士姚洁林致妈妈的家书。在新冠疫情发生后,截止到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已经征集到100多封抗疫书信、日记。

  据了解,人大家书博物馆是经人大校长办公会批准设立、北京市文物局备案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属于文献类专业性高校博物馆。2016年10月26日揭牌成立,主持全国性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致力于建设中国家书档案资料中心和家书、家风文化传承基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数万名医护人员离开家庭,奔赴武汉等疫情前线……他们与家人之间写下了很多的家书、日记,给全民抗疫带来温暖与力量。

  为了留住这些珍贵的抗疫档案,人大家书博物馆将征集范围扩大至抗疫期间的所有书信和日记,包括医护人员等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家书、日记、日志;家人写给前线抗疫亲人的家书;社会各界写给“白衣天使”的信;参加抗疫防疫战斗的各级干部、党员、群众如卫生、安保、物资、运输、快递、媒体、镇村、社区工作者等与家人之间的通信等等。

  在征集方式与用途方面,人大家书博物馆欢迎无偿捐赠纸质版原件(扫描件、复印件也可以),没有纸质版的请发送电子版。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应征家书、日记,均作为抗疫文化遗产由该馆正式收藏,同时为捐赠者颁发荣誉证书。

  人大家书博物馆联系人张丁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截止到目前,已经征集到100多封抗疫书信、日记。这里面包括国家援鄂医疗队员、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护士姚洁林致妈妈的家书,还有李桂兰写给女儿方柏瑜的家书,方柏瑜是山东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员、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李桂兰在家书中称,知道女儿要出征湖北时,“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眼泪一涌而出,激动的泪水、骄傲的泪水、心疼的泪水……”李桂兰在家书里面叮嘱道,女儿是出征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员,希望她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也照顾好身边的老师们、战友们,家人都在等待着她平安归来。

  对话

  通信发达 为何还会出现这么多手写家书?

  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医务工作者因为新冠疫情紧急出征,为何还会采取书信这种速度相对缓慢的方式与家人沟通呢?

  据人大家书博物馆联系人张丁说,家人离别是一个重要原因。家书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传递的载体,如果都在家里,每天或经常见面,一般就没有必要写信了。现在有的是父母、有的是子女去武汉了、去湖北了,而且是去危险的、与疫情搏斗的第一线工作,时间多长也不好确定。再就是前方工作治病救人强度大,工作时间根本没有时间接手机,所以家人也想通过写信与他们联系。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医院等单位倡导医护人员写信。比如山东省卫健委就号召在前线的医护人员给家人写信,家属给医护人员写信,作为一种书信文化,这对于医护人员和家人都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力量。于是,新冠疫情期间便出现了很多以单位的公职身份写的公开信,这几乎成了一种现象。

  张丁说,此外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在工作间隙所写的日记、日志,也很有价值,都将作为个人史料一并征集。“据我们了解,很多医护工作者的家书都是走上一线多日后才写的,当时出发时时间太紧急,他们来不及写信,有的还是瞒着家人走的。但是到了前线,工作走上正轨后,除了繁重的工作外,也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这时候就会与家人联系,有的就写了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家书很多都是电子版,有的写在纸上,也是拍照后通过手机发给家人的,可以说是传统书信与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结合的产物。因为条件所限,抗疫家书通过邮局寄递的很少。

  记者 张恩杰

(责编:蒋波、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