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一个县级市为自己编写的影像通史

2020年06月12日08:18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一个县级市为自己编写的影像通史

如今的义乌,若说是全中国最出名的县级市毫不为过,它以一县之地影响全国,勾连世界,创造了一时无两的地域传奇。但有时候,过于耀眼的光辉也会成为一种无心的简化。义乌变成了小商品的代称,它的“剩余价值”何在?

所以这部名为《义乌通史》的20集纪录片一上线,就引发了我一探究竟的欲望。以中华之大,将县级市作为主角,去拍摄一部地方通史类纪录片,这还是第一次。在影像时代已经全面覆盖的今天,无论是出于保存历史的需要,还是出于传播的需求,太多蕴藏丰富的故地名城,都应该拥有一部自己的影像通史。正是在这层意义上,《义乌通史》敢为人先、抛砖引玉的价值应该被充分肯定。

我们虽然有引以为傲的地方志、宗族谱,而影像类的通史无论多么初级,都能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让历史在后世子孙心中重新活起来。

《义乌通史》的官方背景自不必说,手笔豪横,历时一年半,以全4K技术拍摄,按央视播出标准制作,由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权威专家组织撰稿,妥妥地用国字号的班底打造县字号的工程。

纪录片力求展现的历史跨度是惊人的,从远古时代直到今时今日,涉及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演变、地域文化、历史名人等诸多方面,力求让片名“名副其实”,做到一个“通”字。恐龙足迹、桥头遗址、千年古刹、义乌党史……所有这些元素都想纳入其中,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结构。

这从每集的选题就能看出端倪,《绣湖》《古村》讲人与地的关系;《骆宾王》《宗泽》将重要历史人物单列,一集聚焦一人;《义乌兵》《理学》《婺戏》又进入历史文化关键词的专题讲述。于是,时间发展的纵轴被不断切割重叙,主线亦不够清晰有力,枝蔓旁逸斜出,有的信息一再重复,有的信息却又付之阙如。这或许和史料不够丰富相关,但瑕不掩瑜,这部以义乌为主题的纪录片还是带给我对义乌不同的认识。

大到一市一县,小到一村一街,土地亘古永存,浮在上面的人和事却如走马灯般变化。从刀耕火种到文明时代,从中原移民迁徙而来到义乌子弟出外从军,从航运促进经济发展到铁路改变固有格局,从地域特色逐渐汉化到小商品贸易辐射全球……这一系列巨变像是历史的排浪,一浪接着一浪,也像历史的连环套,环环相扣,在惯例之内和意料之外互为因果。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故事可以说是街知巷闻,当年他的戚家军主力就来自义乌。这些义乌兵经过严格训练后,百战未尝败绩,终于剿平倭寇。平倭以后,退伍归来的义乌兵回到地少人多、资源匮乏的义乌,面对无田可种的现实,便挑着一副糖担远走他乡。

糖担里装的是麦芽糖,买卖虽小却意义深远。中国敲糖帮的历史不限于义乌一地,而义乌敲糖帮显然最为出色。当民间相传的历史将敲糖帮与戚家军相连,我们不能不思考社会发展之间那些隐秘关联。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义乌已有糖担万副,很成气候。

由单纯卖糖逐渐发展为换取可作肥料的毛发,换取不起眼的旧货,再将其卖出赚取差价,敲糖帮的小商品贸易越来越丰富,队伍也不断壮大。而随着敲糖帮的扩张,为他们供货的糖坊也随之发展。敲糖人收购的货物日趋丰富,小小敲糖担囊括了百种生意。

“百样生意挑两肩,一副糖担十八变,翻山过岭到处走,混过日子过好年。”这是旧时敲糖帮流传的一则顺口溜,其间虽有谋生之苦,更有贸易之乐。卖糖人、废品收购人、货郎三种小商贩身份实则已集于一身,正是这些小商贩群体给义乌带来了活力。

渐渐地,毛发市场和羽毛加工厂出现了,数不清的地摊和繁荣的集市出现了。由敲糖帮引发的贸易之水不断涌动,终于汇成江河,甚至在计划经济最严格的时代也并未完全止息。敲糖帮翻山越岭的脚步一旦迈出就难以停住,尝到小商品贸易甜头的义乌人不愿就此结束。等到改革开放的东风劲吹,政府部门逐渐默许,进而支持,义乌的“地摊经济”也就如雨后春笋般喷涌开来。

随着政策的放开、时代的前行,义乌人前往全国各地,从事小百货批发贸易,成为一批又一批的小商品经营者。不断升温的贸易刺激了小商品加工业的发展,小商品市场的从业者也大多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经营。义乌终于逐渐发展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在2005年,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等多家世界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敲糖帮不是义乌所独有的,但义乌敲糖帮汇聚了天下敲糖帮的生意,这看似简单朴素的道理,使得义乌一路做大做强。2014年开通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如今年开行超过500列,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外商超过55万人次,义乌已然成为一个屹立不倒的国际传奇。这一传奇的背后,是无数义乌敲糖人、地摊贩长年累月的辛勤付出。纪录片中这样几句解说词让人动容,“千千万万的义乌敲糖人,走南闯北,不知踏破了多少草鞋,也不知摇破了多少拨浪鼓,才摇出了如今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的确,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的历史,也是一部卖糖换糖史。敲糖人不会料到,义乌能有今日,但正是他们出于本能的实践,聚沙成塔,万川汇海,才孕育出今日蔚为大观的义乌。如果将这一规律套用在通史类纪录片的拍摄上,也是恰如其分,当每处古县名城都能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影像通史,积少成多,万木成林,古老大地上的记忆才能长存。(张伟)

(责编:蒋波、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