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班十年》:印象中的乡戏
友聚,遇“金嗓子”文田女士,依然那般表里如一的娇柔优雅,说是赠送一本新书于我,封面素净,书名《戏班十年》,刘志红著。
与刘志红女士网络相识多年,虽未谋面,知其上海音乐学院硕士才女一枚,乃文田亲妹。两姐妹对西方音乐之痴迷早有耳闻,其妹志红,现居上海执业钢琴教师,却对民间戏剧痴迷不已,作为江西人,自费“跟班”十年潜心研究江西地方戏种,呕心沥血凝成长卷,如此匠心情怀,足以感天动地。
近日,断断续续阅读了数章,如品香茗,口舌生津,渐渐吸引直至触碰怀旧的心弦,除了感动,更多还有震撼。原来,在那些西方音乐难以渗透,流行音乐波澜不兴的乡野村落,依然保留着一些民间戏班子,根保、凤梅、菊花他们披星戴月,走村串乡,收入虽然微薄,却坚守在这片日见局促的传统文化领地,向越来越小众的爱好者,传承并演绎着那些久远而又珍稀的“乡戏”。
对于乡戏的概念,我的印象还停留在40多年前的家乡小镇,书中所说的《小保管上任》,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地方戏,至今还依稀记得剧中有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物“尖尖钻”,在大公无私的新任小保管面前处处踫壁的故事。按戏曲生旦净末丑分类,想必那个“尖尖钻”当属丑角,或者算个反面人物。
随父母调迁到县城后,我家就在南昌县采茶剧团对面,那时的县剧团可谓是大腕云集,风光一时,当时在南昌享誉一时的南昌采茶戏名角魏小妹、万齐石、童侠(赣剧头牌名家潘凤霞之子)等与我父母很熟,也可以说,我父母是他们忠实的“票友”,什么《铡美案》《方卿戏姑》《穆桂英挂帅》《卖水记》,我都看过好几遍,里面的一些唱段至今还能哼哼几句。
那时候,逢年过节去老家乡下拜年,也经常遇到“大篷车”似的民间戏班子在村里谷场上连唱几天大戏,只不过,印象中的民间戏班子大多属“草头班子”,道具简陋,服装随意,演出不甚专业。记得一次看戏中间,那操板胡的老琴师可能因疲倦打起了瞌睡,演员上场念白之后正欲开唱,发现没了伴奏,急的在台上跺脚直吼“根得,你跟老子扯呀!”台下一阵轰堂大笑。或许,这就是生活,这才是生活。
《戏班十年》既是一部烟火气息浓郁的纪实文学,又是一部关于社会民风乡俗的研究实录,虽非什么主旋律大题材,恰恰剑走偏锋地记录了日见式微的民间艺术及其市井人生,故弥足珍贵。如果没有志红女士这等“有心人”,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可能只知道流行乐、重金属及其它新兴艺术门类,对于数百年来我们祖祖辈辈或浅吟低唱,或引吭高歌的北调南音一无所知,对其中的故事和文化,其中的念白与韵律,更是一片空白。
由此,想到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从文章中看,喝过东洋墨水的鲁迅先生大概对中国传统戏曲是不怎么待见的。文章开头写道“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百年前的文化旗手尚且如此认知,而今天,如果没有全民共识的珍视与呵护,发展与创新,纵然有人每年在“两会”上振臂高呼,想必其“苟延残喘”的命运走势概莫如此。
我绝无鄙夷中国传统戏曲之意,更知道其中的深不可测,渊源流长。特别是前年再次去姑苏,在平江古街的一间茶肆,欣赏了一场民间昆曲表演兼讲座,如同推开了一扇厚重的朱门,转过曲折的回廊,拂去满身尘埃,静听婉转的水磨调,让思绪飞回几百年前的江南。更深感昆曲唱腔之美,韵律之美,戏文之美,令人陶醉不已。
还记得《牡丹亭》里杜丽娘那一句脍炙人口的唱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其伤春、寻春、思春之情,尽在这长吁短叹的无奈中。我就在想,民间戏班子的角如果缺乏一定的文化修养,又少那种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的家庭熏陶,仅仅是“骑驴看唱本”似的表演,加之唱念做打的专业功夫不到家,想必这戏也只能是“夹生饭”,终归缺少一些底蕴和神韵。
想当年,大大小小的民间戏班子在中国星罗棋布,虽然政治地位不高但一般生计没有太大问题。那些名班名角驻场都市大戏院,如国粹京剧“四大名旦”无论到哪演出都是“一票难求”,梅兰芳先生即便飘洋过海去美国演出也是“万人空巷”。民间地方戏班子也盘据一方,各领风骚,好戏连台,那是因为有观众,有市场,催生了中国传统戏曲推陈出新,甚至蜚声中外。
时代在发展,传统戏曲尤其地方剧种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尴尬,有的甚至已近名存实亡。我有一远房堂弟曾任省歌舞团团长,他告诉我,其所属的京剧团人才匮乏,演一台大戏因为角色“缺胳膊少腿”,必须外请,而名角请不起,水平一般的也不敢演,所以,现在的京剧演员大多成了“晚会歌手”,唱个选段或顶多来出折子戏。省团尚且如此,民间戏班子际遇可想而知,虽然他们水平有些粗糙,但能坚持把一台全本大戏唱下来,实属不易,我们又何必苛求,反倒应为他们的坚守而鼓掌喝彩。
感谢《戏班十年》一书,它带给我回忆,更唤起我思考。如一个金币的两面,看哪面不重要,金币本身所包含的价值才最重要。中国传统戏曲正是这样一座蕴含丰富的“金矿”,它的价值无穷,亟待我们去保护和开掘,打造和加工。
留住中国传统戏曲,就是留住历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留住乡情,它可以让我们知道根之所系,心之所牵,情之所依!明天,我们还将继续前行,但是,无论我们走多远,永远不要忘了来时的路。(稿件来源:中工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