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布衣古书局开进南阳共享际,古籍以亲切面目融入日常生活

年轻人爱上古籍,它才有未来

2020年07月28日08:45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年轻人爱上古籍,它才有未来

南阳共享际位于东城区南阳胡同,近日这里初来乍到一家布衣古书局,落地橱窗内的古籍和共享际里的咖啡馆、剧场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整体,古籍因此呈现出融入进人们日常生活的亲切面目。

镇店之宝价值百万元

布衣古书局面积只有34平方米,往里望去,两只肥猫蹿来蹿去,一位身着蓝色长衫的店主一见窗外有人,就会扯着嗓子大喊:“进来看看!”

进得书局,首先迎接读者的是价值150万元的镇店之宝——元建安坊刻本《增修陆状元集百家注·资治通鉴详节存卷五十八至六十一》,珍贵古籍被精心展陈在玻璃柜里,纸张沉淀着悠长的岁月,两方乾隆玺印清晰可见。不过,布衣古书局店主胡同说:“这个宝贝不卖,这是朋友借给我显摆的。”这些天,胡同每天都要把这件宝贝背回家。

古书局布局精巧,书籍摆放费了心思。一进门的前厅展售的是镇店之宝、文创产品,以及与古籍收藏有关的读物。再往里走,陈列着影印的线装古籍。最里面,则是古书局最耀眼的存在——古籍。胡同从书架上轻轻取来一本《李明仲营造法式》,其标价15000元,为民国雕版印刷。胡同连连赞叹印制细腻,“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本,我们还有整套《李明仲营造法式》。”而这套书一共8册,售价为21万元。

胡同说,目前书局陈列的有300个品种,接下来,他会将一些古籍残本运来。这些残本肩负着神圣使命,将接受读者的亲手抚摸。胡同说,全本古籍让人随便摸承受不了,但他收购的2000册古籍残本,便宜的80元,贵的2000元,这些都可以接受抚摸。

从今年4月初开始,设计师王翔和吴雪开始了古书局整体空间的设计。胡同希望布衣古书局能给人带来亲近感,要有趣。王翔则创新设计出三合一书盒,这个设计灵感正是源于活字印刷,书籍置于活动木盒内,木盒可以抽插、组合,还可以拿下来提着走。王翔说,古书局整体设计借助古典园林方式,有着以小见大的特色。

“布衣”与“南阳”走到了一起

胡同在古旧书业很出名,但他深感位于东五环边的布衣书局总店还是远,一直渴望更多的人亲近古旧书,因此想把新店开得离大家近些更近些。

去年,胡同在南锣鼓巷开了一家21平方米的分店,但他说那只是春风习习书馆的一个柜台,因为无法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很多业务很难展开,那家店合同今年4月到期后没有续签。

胡同原本没有看上南阳共享际,他嫌位置偏,面积也小,他的目光最初瞄向了前门一带。“我那个时候一心想租大房子,想把更多读者召集在一起搞活动。”但前门一带的杨梅竹斜街、打磨厂,以及琉璃厂、郎园等地一一跑下来,他还是最终决定在南阳共享际开新店。

“五一之后,布衣哪里去?现在是个问题了,还有40多天,得着手准备了。”今年3月,胡同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这一次,布衣书局也要请大家援手了》,他希望大家帮助提供线索,在二环内给布衣找个新家。随后,胡同上了北京电视台《向前一步》节目,再次发声。这一次,南阳共享际的负责人联系到他,在租金和其他方面给予了很大优惠,使他最终下定决心让“布衣”与“南阳”走到一起,他说:“这应了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的老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或许这也是天意。”

“我看中这里处于三联书店文化圈。”胡同历数着散布在四周的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美术馆、嘉德艺术中心,他认为这是古书局所能拥有的最佳文化氛围。胡同特别开心地说:“这两天就有人带着刚从嘉德拍来的古书,放在书局代售。”

计划10月开古籍体验课

胡同并不希望自己这家古书局外表高冷,拒人千里之外,他特别向往谈笑风生的境界,“我们这里永远不会挂禁止喧哗的提示牌。”事实上,他的心愿已经得到读者的回应。

王志华是北京鼎石学校教师,偶然发现这家书店后,她在书店待了整整一下午,听胡同讲古书,帮朋友选购礼物。她翻看着《读书与藏书之间》《古籍版本学》,吐露着心中的愿望:“我也想学着收藏古籍。”在她的手中,还摩挲着《任伯年画笺》,她说这是刚刚买下的,准备送给外国同事。

苏益今年28岁,目前从事线上教学,听闻胡同开新店,他非常开心地赶来探店。苏益大学学的是汉语言专业,他说之前觉得能看看影印本就已经很奢侈了,从没想过能亲手摸摸古籍。在南锣鼓巷的那家店里,苏益真正面对古籍时不敢亲自上手,在胡同的鼓励下,他接触了清代本子,还摸了摸明代本子。苏益记得当时上手摸明代《楚辞》时,朱砂批注凸起的感觉,让他觉得非常神奇。“我去博物馆看过很多古籍展览,但还是觉得和古籍的距离遥远,古籍的美需要慢慢体会,需要一点点接近才会真正感受到。”

对于胡同而言,能够吸引苏益这样的年轻人是他开新店的初衷,“我们离开传统文化时间太长了,有的大学教授甚至从未碰过真正的古籍。”他说,多年前他就有个梦想,要做个藏书圈的“旱地忽律朱贵”,就是要弄个窗口,迎来送往,在圈内与圈外之间搭个小小的桥,起点儿沟通的作用。

胡同计划从今年10月开始开设相关课程,第一堂课就是“怎样正确打开一本古籍”,如何把书从书架取下,如何置于书桌,如何打开,如何翻阅。“我们会请韦力、翁连溪等十位名家通过视频示范,看看名家如何翻开一本古籍。”他还计划给每一位来上课的人制作“摸书校尉”标牌,让体验者从明代后期的古籍摸起,一直到光绪、宣统、民国时期的古籍都要一一体验。胡同希望体验者充分感受古籍开本、印刷方式、装帧、用纸,让大家真正懂得竹纸、绵纸、玉扣纸的不同。“看是看不出来的,必须亲自上手,有的纸光滑,有的纸绵软,有的纸一碰就要破了。”胡同预计一期10人,到时大家可持一种古籍的不同卷本,共同感受共同体验。

“在我的店里不消费没关系,但是多年后,如果有人偶遇古籍,他会骄傲地说,我摸过道光、嘉庆、乾隆年间的古籍,或许就真的会从此开始其收藏之路。”胡同说,如果这些体验者日后能和古籍发生密切关系,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胡同总是很陶醉地提起年轻人在南锣小店里,亲手接触了人生中第一本古籍的情景,他始终坚信,“年轻人爱上古籍,古籍才有未来。”(记者 路艳霞)

(责编:孟丽媛、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