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大夫》照片背后的故事
古老的小庙,简陋的手术台,弯着腰给伤员做手术的白求恩表情严肃认真……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的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一处复原场景吸引参观者驻足。
在纪念馆工作30年的原馆长陈玉恩说,这是根据吴印咸拍摄的黑白照片《白求恩大夫》,按照实物1:1的比例重建复原陈列。这幅照片也曾作为插图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中。
陈玉恩说,照片的拍摄者是随军记者、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照片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的一次反扫荡战斗。在保定市西北部山区涞源县王安镇有一个叫孙家庄的小山村,在孙家庄村北的山坡上有一座山神庙,这张照片正是拍摄于此。
1939年10月20日,是白求恩原定回加拿大的日期。白求恩回国是为八路军募集医疗器械和药品以及开办卫生学校的经费,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为他回国召开了欢送大会。就在这时,日军集中兵力对冀西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冬季大扫荡。白求恩听到扫荡的消息后,立即推迟了回国行程,要求参加反扫荡。军区司令部批准了他的请求,由他率领战地医疗队赶赴摩天岭前线,将手术站设在孙家庄村边的小庙里。
这座小庙位于孙家庄村北的山坡上,坐西朝东,是座山神庙。小庙的前梁高不过1.8米、宽3.2米,里面不足10平方米。手术台是用两个药驮子上面架了一块门板搭成的。当时,白求恩身穿灰土布军装,挽着袖子,裸露着双臂,腰间系着一条白围裙,脚穿露趾草鞋,在这张简陋的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
当年,吴印咸随延安八路军政治部电影团一起到晋察冀抗日前线采访,正好赶上白求恩在孙家庄小庙为伤员做手术。由于那时没带闪光灯,给拍摄照片带来一定难度。过了一会儿,一缕阳光从左侧方向照射在白求恩身上。吴印咸一阵激动,这正是拍摄照片的理想角度。于是,他便拿起照相机,按下快门,白求恩救治伤员的感人情景便留了下来。
1939年11月,白求恩因给伤员做手术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与世长辞。
陈玉恩说,遗憾的是白求恩生前并没有看到这幅照片。但是,白求恩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深入前线救治伤员、忘我工作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中国人民心中。(新华社记者白明山、范世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