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重新审视诗歌艺术力量

2020年10月17日07:5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重新审视诗歌艺术力量

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以来都被全球的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获奖者及其作品每年都会引起一番热议。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以表彰她在文学上的成就。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是:“她用无可辩驳的诗意嗓音,以朴实的美感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格丽克的诗,让人震惊于她的疼痛。她有着能把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瞬间,转化为一个繁茂的神秘花园的能力。消息一出,格丽克的名字便快速进入了文学爱好者、出版人的视线,诺贝尔文学奖也使得不少人对这位美国诗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荣誉是对诗歌的肯定

截至目前,格丽克有两部作品在国内出版——《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均来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我是看了直播的,当格丽克的名字被念出来时,这个消息便第一时间被发到了公司群里。”北京世纪文景文学一部主任陈欢欢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颇感诧异,她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总之就是觉得惊喜和意外,因为我们的作者彼得·汉德克去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此之前我们都没往诗人的方向去想,预测的也是主要写小说的几位,比如美国作家玛丽莲·罗宾逊、阿根廷作家塞萨尔·艾拉,还有安哥拉葡语作家若热·爱德华多·阿瓜卢萨等,他们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此次格丽克获奖,把大众关注的目光又拉到诗歌领域,让不少读者纷纷感叹诗歌的魅力。

作为《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的责任编辑,陈欢欢表示,她本人读诗并不算多,编辑这两部作品之前对格丽克几乎并不了解,但看完稿子,觉得她的诗还是非常好读的,很多篇目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比如《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里有一首诗叫《深夜散步》,陈欢欢当时读完心里便受到震动。“她写出了一种面对衰老的坦然心境,非常超脱自然。”

“格丽克获奖,虽令人有些意外,但一回想她的作品,又觉得实至名归。”《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译者柳向阳说。从2006年开始,柳向阳便开始阅读、翻译格丽克的诗歌,从最初的《爱之诗》,到后来的《幻想》,柳向阳从格丽克的诗歌中感受到的是难以言说的疼痛。柳向阳介绍,他和格丽克虽没有见过面,只通过网络联系,但翻译诗歌的过程中至少交流过几百个问题。

格丽克获奖的消息发布后,她的两本书便迅速进入了部分网上书城畅销排行榜前几位。据陈欢欢观察,业内同行和文学爱好者们都在关注和讨论格丽克的获奖。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露易丝·格丽克,是诗歌的胜利,文学的胜利。

独特经历造就作品风格

格丽克出生于一个敬慕知识的家庭,她的祖父是匈牙利犹太人,移民到美国后开杂货铺谋生。格丽克的母亲尤其尊重创造性天赋,对两个女儿悉心教育,对她们的每一种天赋都加以鼓励,及时赞扬她的写作。

格丽克很早便展露诗歌天赋。十几岁的时候,格丽克比较了自己喜欢的画画和写作,最终放弃了画画,而选择了文学创作,并且“野心勃勃”。她说:“从10岁开始,我就希望成为一个诗人。”格丽克还不到3岁的时候,就已经熟悉希腊神话。纵观格丽克的多本诗集,她一次次回到希腊神话,隐身于这些神话人物的面具后面,唱着冷冷的歌。

“到青春期中段,我发展出一种症状,完美地亲和于我灵魂的需求。”多年后,格丽克回忆起她的厌食症。她一开始自认为是一种自己能完美地控制、结束的行动,结果却成了一种自我摧残。她在高中临近毕业时开始看心理分析师,几个月后离开了学校。此后的7年里,心理分析就成了她花时间、花心思做的事情。

格丽克说:“心理分析教会我思考,教会我用我的思想倾向去反对我的想法中清晰表达出来的部分,教我使用怀疑去检查我自己的话,以发现后躲避和删除。”这种能力在格丽克看来,于诗歌创作大有益处:“我相信,我同样是在学习怎样写诗:不是要在写作中有一个自我被投射到意象中去,不是简单地允许意象的生产,不受心灵妨碍地生产,而是要用心灵探索这些意象的共鸣,将浅层的东西与深层分隔开来,选择深层的东西。”

生活是作品的灵感源泉,独特的经历也造就了格丽克作品的风格。1968年,格丽克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头生子》,此后她接连出版了多部诗集,如《沼泽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阿勒山》等。1992年,她出版了《野鸢尾》,诗集中的作品描写了花园中的鲜花与园丁及神的对话,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受到读者欢迎。众多的优秀作品,也让格丽克获得了美国文学和诗歌的多项大奖,包括普利策奖、国家人文奖章、国家图书奖、国家图书评论家奖、博林根诗歌奖等。2003—2004年,她更成为了美国的桂冠诗人。作为美国当代女诗人,格丽克近年来以她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主题在美国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字里行间感知生活温度

作为诗歌译者,柳向阳差不多有10年时间都专注于翻译格丽克和杰克·吉尔伯特的作品。柳向阳表示,格丽克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她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换句话说,她的诗歌极具私人性,却又备受公众喜爱。但另一方面,这种私人性绝非传记,这也是格丽克反复强调的。她曾说:“把我的诗作当成自传来读,我为此受到无尽的烦扰。我利用我的生活给予我的素材,但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它们发生在我身上,让我感兴趣的,是它们似乎是范式。”在陈欢欢看来,格丽克的作品语言平实自然,蕴含的情感冷静而细微,以轻盈之笔向下挖掘日常生活的深度,创造了一种独属于她的时间和空间。

格丽克写作50余年,有人说,格丽克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对新手法的探索,因此难以对其全部作品加以概括。”柳向阳认为,总体而言,格丽克在诗歌创作上剑走偏锋,同时又富于激情。语言表达上直接而严肃,少加雕饰,有时刻薄辛辣,吸引眼球。诗作大多简短易读,但不时有些较长的组诗。近年来她在语言表达上逐渐向口语转化,有铅华洗尽、水落石出之感。“统观其近50年来的创作,格丽克始终锐锋如初,其艺术手法及取材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又聚焦于生、死、爱等既具体又抽象的方面,保证了其诗作接近伟大诗歌的可能。”柳向阳说。

格丽克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更多人开始意识到,诗歌中包含着的深刻思想情感,以及它优美的语言艺术,值得在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

陈欢欢说:“诗歌一直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读者可以从中体味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给人启迪。”而在柳向阳看来,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读者们应该树立诗是一种艺术的观念。总之,如果一个文学奖项的揭晓能够使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在诗歌上,那么它就不仅是对作者的嘉奖,也是对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的呼吁和肯定。(见习记者 齐雅文)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