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今天在国博开展
“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开展。余冠辰摄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由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今天在国博面向公众开放。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全面系统展现大运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蕴。展览位于国博北1、北2展厅,展期近四个月。
本次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千艘并进万夫牵”“神工当惊世界殊”“因河而兴文化盛”五个部分,展出170件/套展品,辅以多个数字影像和互动项目,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舟船营造。余冠辰摄
第一部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分为运河滥觞、南北通途、千里运河、衰落与复兴四部分,主要讲述了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
第二部分为“货通南北利四方”,分为漕粮运输、南北货物、漂来的北京三部分,主要体现大运河的功能与意义,讲述了大运河上的漕粮运输、各方货物以及对北京城的建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为“千艘并进万夫牵”,分为统筹管理、船运管理、人员管理、仓储管理四部分,主要讲述运河的漕运文化。要保证漕运的顺利进行,要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有序管理,包括从漕粮的征收、运输到交仓等主要环节,以及运程中漕船及夫役等一系列的管理。
第四部分为“神工当惊世界殊”,分为水利工程、河工器具、舟船营造三部分,主要讲大运河的工程技术。大运河连续水路之长,跨越地区间自然环境差异之大,是世界任何运河无法比拟的,运河的开凿、使用、管理、维护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思想、智慧,展现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胸襟、魄力及作为,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第五部分为“因河而兴文化盛”,分为宝带明珠、民俗信仰、传统工艺三部分。大运河为运河沿线城镇带来了生机,成为维系这些区域发展及繁荣的动力,在经济、商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上,文化得到了兴盛与繁荣。特别是运河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以及运河沟通带来的文化融合,既异彩纷呈,又融会贯通,成就了大运河文化的璀璨与辉煌。
本次展览展品丰富,既有国家博物馆藏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系列文物,如体现水道画卷的《明代运河全图》,表现漕运盛景的《潞河督运图》,展现河道治理的《高明治水图》,反映水利技术成就的《河防一览图》,记录妈祖信仰的《天津天后宫过会图》等难得一见的重要藏品,也有天津博物馆藏《漕运图卷》、通州区博物馆藏“军粮经纪密符扇”和《运河源流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隋炀帝墓出土鎏金铜铺首和玉璋等重量级展品。
展览在空间上用曲线打造出运河蜿蜒般的造型,并将文物呈现在“河岸”之上,突出展览主题。同时,在展览中配以相关的辅助展品和多媒体,如“穿越时空的大运河”数字影像、“大运河文化”系列动漫短片、“中国大运河申遗宣传片”等,让文物“活”起来,增强展览体验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