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丨从冷门变热门,博物馆何以“出圈”?
“考古盲盒”卖到脱销、“唐宫小姐姐”火遍全网、三星堆文物“上新”成“顶流”……又是一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已远离昔日“高冷”的形象,带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走入荧屏、走入社交媒体、走入“寻常百姓家”。
从冷门变热门,博物馆“出圈”之路有迹可循。2015年3月,《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鼓励全社会参与博物馆事业,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条例不仅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破题带来福音,更促使博物馆走上转型之路:博物馆不再只是收藏与展示文物的场所,它还将融入公众生活,担当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如何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连接?如何让古老的文物重焕生机?各地博物馆积极创新、各显神通,探索博物馆更为合适、更为有趣的“打开方式”。
先是“文创热”的兴起,博物馆等文化资源成为了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各地博物馆的文创设计从打造衍生品转向开发文博IP,“考古+盲盒”的概念让博物馆文创迸出新火花;博物馆逐渐打开大门,用一次次创意给大众带来惊喜。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掀起了“博物馆里过节”的新风尚;博物馆还进军“综艺界”,《国家宝藏》等节目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历史文化之门。正因为有了舞台上动人的故事,冰冷的文物才真正活了起来。
“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正如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让文物活起来,需要做到“两个面向”:一是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二是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走进甚至融入百姓文化生活。
此外,科技赋能加深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亲密接触”也有了更多花样。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智能体感互动、3D模型等新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成为了大部分博物馆的标配。通过在三维空间中立体成像,“穿越”回古代、感受古人的生活,此类的沉浸感带给参观者很多乐趣。
疫情之后,社交媒体、直播十分活跃,博物馆从线下走到线上,以前沿技术结合当下热点,主动寻求与人们的互动交流。“云展览”“云游博物馆”成为常态,“云游敦煌”等线上产品通过数字技术走入千家万户,不管身处何方,只要动动指尖,就能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今年3月,众网友围观了三星堆的挖掘现场。新技术最大限度呈现了三星堆文物之美,在直播和弹幕的加持下,黄金面具、鸟型金饰片“圈粉”无数。
从《故宫日历》成为“网红”到《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和三星堆的“出圈”,每一年,博物馆和公众似乎又走近了一些。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出圈”之后的路该如何走,怎样让传统接续未来,期待从业者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抵达公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