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諾貝爾文學獎領獎台上,終於出現了中國籍作家,無疑令國人振奮。但讓人有些無語的是,在由此引發的熱潮中,領獎穿什麼、獎金怎麼花,這類細枝末節的問題,竟然成為莫言行前備受關注的話題。在媒體上,對莫言文學成就的報道,讓位於衣食住行。在他的家鄉,游客以從其老宅中拔一棵蘿卜為榮耀。關注熱點如斯,不知是文學之幸,還是文學之悲?[詳細]
文學評論家梁鴻鷹說:不要過度消費莫言,要盡快回歸正常。
文學評論家白燁說:要通過莫言獲獎,把我們的自身文學好好提升一下,而不是炒新聞,自己成名,趁機賺把錢。
莫言自己說:希望“莫言熱”盡快過去,希望大家把對我一個人的關注變成對中國更多的作家、更多的藝術創作者的關注。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
這幾年電視台為了收視率不擇手段,邀請爭議嘉賓更成為某些電視台的不二法門。電視台編導難道真不知道什麼叫美丑嗎?但為了得到關注——頂著口水也要上。干露露能一直“火”到現在,和這些電視台的唯利是圖不無關系。甚至可以說,干露露的底氣完全來自它們的暗中支持。[詳細]
央視主持人崔永元說:干露露一家隻想出名,電視台隻想要收視率,看不出二者有甚區別。我個人口味比較清高,希望主持干淨的娛樂節目。
光線傳媒電視事業部副總裁劉同說:如果因為干露露說了一句話我們就要拿著話筒去採訪她,是對我們傳媒人的侮辱。我覺得傳媒不應該理她,最后她知道脫衣服沒用之后,自己會把衣服穿起來好好做人。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
“屌絲”,原為粗語,現今已成為青年群體中的流行語和文化現象。從對“李毅吧”粉絲的稱呼到現在流行的“屌絲”涵義已經大相徑庭。“屌絲”已不是原來特指的那一群出身卑微、內心充滿糾結、無奈面對現實的年輕男性,而有著豐富的內涵。有的青年以自嘲的方式自稱“屌絲”,將自己與“高富帥”、“白富美”作區分﹔有的則用來貶責他人﹔有的以玩笑用之……“屌絲”已變成當下在網絡上、在青年群體中流行的一種時尚、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詳細]
著名學者於丹說:我不喜歡“屌絲”這個詞。有人說我沒車沒房,沒法拼爹,因為我爹就窮,我就這樣,但有幾個人能夠靠爹,你自稱著屌絲,邊緣化自己,可社會不會趕著給你機會,隻有你自己看重自己,做好自己,機遇才有可能去找你。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
“若能知苦離苦,解脫自在,倒也不負這累世修來的福報。”連王菲都能在自己的微博裡寫上這樣一段修行版的“甄嬛體”,你不難想象這部充滿了文藝氣息的后宮戲有多火爆。這樣的成績同樣離不開制作方的功勞——除了“甄嬛體”這個意外的驚喜之外,《甄嬛傳》還在新浪微博上為甄嬛、雍正、皇后、華妃等劇中人物開通了加V認証的微博賬號來和觀眾互動,作為輔助的宣傳手段。[詳細]
媒體評論員郭之純說:“甄嬛體”的走紅,令人想到近期民國時期老課本的廣受追捧。除了通徹的道理、細膩的內容之外,典雅的語言也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
10月23日,點開百度新歌排行榜,《中國好聲音》的學員在TOP10中強勢佔據七席。吉克雋逸、梁博等名字依舊是媒體“寵兒”,而關於下一季的種種猜測也在不斷發酵。如此熱度不減,不僅令12月啟動的首輪全國巡演“未開先紅”,也讓主辦方對舉辦音樂節、籌備專輯等后續計劃愈增信心。
[詳細]
燦星制作公司總裁田明說:我們一開始就沒想著隻做一檔節目,而把節目當成巨大音樂產業鏈的一個發動機。
《中國好聲音》總導演金磊說:這是一種文化自信的回歸,把對人的尊重放大,契合這個國家、這個時代老百姓的特質。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
在一般人的經驗認知與習慣想象中,紀錄片的表達方式更契合小眾的審美趣味和情感需求,因而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和后續反響顯得出乎意料。在《話說長江》、《話說運河》、《望長城》等經典紀錄片之后,中國紀錄片已經很久沒有如此廣泛、深切地親近公眾了。“公眾”,或許也是整個中國紀錄片行業重新激活並且釋放能量的繞不過去的關鍵詞。
[詳細]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說: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大味必淡,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裡,你能嘗到最好的人間味道。
美食作家趙珩說:這部片子的成功在於在傳播美味的同時,加入了更多人情味,並且告訴大家關於美食的所以然。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
2013年國家14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招錄20339人。不過興沖沖下載的職位表,瞬間讓不少考生“涼”了心。雖然2013年招錄公告早已表示“崗位將向基層傾斜”,但見到職位表上眾多看著都心寒的備注,比如一半崗位都加了“常年出差”、“職位需要晚上值班”等條件限制,很多考生一下還適應不過來。“這就是所謂的金飯碗?簡直是史上最苦金飯碗啊!”
[詳細]
央視主持人白岩鬆說:人人爭當公仆 它可能不是仆人。
中國經濟網評論員董少鵬說:公務員報考熱,從長期來講,應該是降溫的。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
2009年底,根據瑪雅傳說改編的電影《2012》上映時,曾三周獲4.7億元的票房,創下當時進口片的最高票房紀錄。瑪雅預言的12月22日“世界末日”當然不是真的,但影市顯然不願放棄苦心經營多年的好檔期,在“末日”即將到來之際,紛紛推出災難片,於是無論是預告片還是正式上映的,看上去一片恐怖。
[詳細]
北師大教授吳岩說:這就是一個經濟的噱頭。以末日為基礎,做一系列產品,完全是一個商業炒作。過了2012,這次炒作過了,又得想新的炒作。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
引無數網友競折腰的“方韓大戰”,發生在2012年春節假期。除了不屈不撓、連篇累牘“質疑”的方舟子,和不斷舉証回擊、自証清白的韓寒兩位主角之外,雙方還各有不少隊友和粉絲。這場充滿八卦娛樂看點、波瀾起伏變化的“大戰”,讓觀眾大飽眼福,但對於韓寒和方舟子來說,又何嘗有勝者。
[詳細]
著名畫家陳丹青說:韓寒還是年輕,他有點受不了別人說他是代筆。換言之,可能我在31歲的年紀時,也會跳起來、跟人爭論。但以我今天這個年紀,就會有點可惜韓寒卷入,如果是我,我就不會回應。
央視評論員王志安說:我們不能要求16歲的韓寒在面對一次有可能改變命運的機會時大公無私地想到規則意識,但我們是否可以要求成名后的韓寒,在面對當年因程序瑕疵產生的公眾疑問,而自我反思?這是韓寒一貫宣稱堅持的原則,批判是非的標准。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
位於蘇州金雞湖畔的東方之門,最近幾天成為網上的熱點話題。8月27日,蘇州網友“常想一二02”在其微博上,上傳了蘇州東方之門的一組圖片。在隨后的幾天裡,這組照片被大量轉發。網友調侃東方之門的造型就像一條秋褲,還有網友表示東方之門更像一條低腰牛仔褲。
“秋褲門”實質上是建筑師審美與大眾審美之間的碰撞。
[詳細]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說:關於建筑審美的分歧會一直存在,恰恰是這種分歧,會構成推動與完善建筑生產的力量。丑陋建筑是一種視覺公害,要改變這個局面,必須在大眾傳播上做更多的努力,讓建筑話題成為媒體的重要話題,成為美術館、博物館的活動主題,以推動全社會對美好建筑的集體追求。
我要說:點擊進入【人民微博】 【強國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