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回鄉”暢談儒學--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回鄉”暢談儒學

2012年11月17日18: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中新社濟南11月17日電 (記者 孔凡元)孔子第79代嫡長孫、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會長孔垂長17日造訪山東省圖書館,暢談儒學。

  孔垂長在山東省圖書館舉辦的齊魯“大眾講壇”上表示:“我雖生在台灣,長在台灣,但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山東,差不多整整兩年前,感念先祖父孔德成與王獻唐先生(山東省圖書館原館長)之間的故交深情,於2010年10月專程從台灣前往青島參加‘王獻唐逝世五十周年座談會’,並出任‘王獻唐研究會’會長,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故鄉大地。”

  為紀念並向孔德成先生致敬,山東省圖書館特從館藏古籍中精選抗戰期間保存在奉祀官府的珍貴典籍,舉辦“抗戰時期孔府保護山東珍貴文獻特展”。

  孔垂長說,儒學的傳承首先要繼承儒家學說的精華。孔子思想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仁”。先祖孔子在《論語》中,就有兩次提到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觀念,也已成為當代社會人際關系中的普世價值。從個人行為到國家互動,孔子都反對損人利己、乘人之危的行為,因此,儒家思想非常強調“推己及人”,唯有如此,才能達到和諧圓滿的人際關系以至世界和平。

  他認為,今日世界許多國家地區的沖突與動亂,皆因不尊重彼此的信仰或文化而產生,如果世人有先祖孔子“和而不同”的觀念,就可以避免這些文化因歧異而造成的偏見和攻擊。“和而不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觀念之一,西方學者湯恩比等人盛稱“和而不同”為中華文化的精髓。

  “隻有適應時代的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儒家思想。儒學歷來也強調與時俱進,先祖孔子思想中也主張‘時變’,在變化的時勢中找到最合適的切入點。”孔垂長表示。

  孔垂長是孔子第77代嫡孫孔德成之長孫,近幾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學術文化交流活動。孔德成為末代衍聖公,1935年由中華民國政府封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2008年孔德成去世后,孔垂長2009年被任命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主持台灣每年的祭孔大典。2011年5月為聯合各界有識之士,發揚光大孔子的“仁道”思想,孔垂長在台灣發起成立了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並任會長。

  孔垂長還於16日造訪了山東大學,並與其他來自台灣的專家學者為山東大學學子們做了題為“孔子的生命歷程與境界”的學術報告。(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