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泉為何被誤認為是蘇洵?與妻子合葬地為老翁泉--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蘇老泉為何被誤認為是蘇洵?與妻子合葬地為老翁泉

2012年11月27日14:48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誰都知道這《三字經》裡的“蘇老泉”是指蘇洵。但事實上,歷史上的“蘇老泉”,應該是蘇洵的兒子蘇軾,而不應該是蘇軾的父親蘇洵。

  宋朝詞人葉夢得在《石林燕語》中說道:“蘇子瞻謫黃州,號東坡居士,東坡其所居地也﹔晚又號老泉山人,以眉山先塋有老翁泉故雲。又於卷冊間見有‘東坡居士老泉山人’共一印,其所畫竹或用‘老泉居士’朱文印章。”葉夢得說得夠明白的了,蘇軾不但號老泉,而且還用過“老泉山人”和“老泉居士”的印章。葉夢得與蘇軾是同時代的人,蘇軾去世時,葉夢得已經24歲,他的話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還有《上清儲祥宮碑》上也有“老泉撰”字樣,此碑是元祐年間所撰,元祐年始於1086年,止於1094年,而蘇洵早在1066年就已經去世了,毋庸置疑,這不可能是蘇洵所撰,隻能是蘇軾的墨跡。這也是蘇軾號“老泉”的一個明証。

  蘇軾在《六月七日泊金陵,得鐘山泉公書,寄詩為謝》中寫道:“寶公骨冷喚不聞,卻有老泉來喚人。”詩中的“泉公”和“老泉”都是指鐘山佛慧禪師法泉。蘇軾的很多詩文中,都有“老泉”一語出現 ,如果蘇洵號“老泉”,在避諱極嚴的宋代,蘇軾是不可能直言父號的。

  我們再從蘇洵身上看看“蘇老泉”到底是誰?不錯,歷史上確實有不少詩文說“蘇老泉”就是蘇洵。生於1112年死於1171年的王士朋是最早說“老泉”是蘇洵的人,他在《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卷一中說:“庚子正月,先生(蘇軾)與子由侍老泉自荊州游大梁。”其后有不少人受其影響,人雲亦雲,把蘇洵稱為“老泉”,甚至有人把蘇洵的《嘉祐集》也稱為《蘇老泉集》。但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稱蘇洵為“老泉”的宋朝人,都是南宋人,《三字經》的作者王應麟也是南宋人,他把兒子蘇軾“蘇老泉”的帽子張冠李戴地戴在了老子蘇洵的頭上,所以章太炎在重訂《三字經》時,將原文改成了“蘇明允,二十七”。他們都距蘇洵生活的年代較遠,而與蘇洵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沒有一個人稱蘇洵為“老泉”的。

  無論是歐陽修還是曾鞏,無論是司馬光還是趙概,他們對蘇洵有各種各樣的稱呼,獨獨沒有“老泉”之稱。我們從曾公亮、王拱辰、張燾、蘇頌、張商英、姚辟等人的《老蘇先生挽詞》裡,也找不到“老泉”的字樣,這也從反面証明了蘇洵生前沒有自稱過“老泉”,更沒有好友稱其過“老泉”。就是十幾年后張方平作《文安先生墓表》時,也是稱其為“文安先生”、“眉山處士蘇洵”、“蘇君”、“老蘇”等,依然沒有“老泉”的稱呼出現。

  當然,無風不起浪,后人誤稱蘇洵“老泉”也不是空穴來風。那是因為蘇洵與妻子的合葬地叫老翁泉,蘇軾晚年思歸故裡而不可得,就把先人墓地地名作為自己的號了。后人不知故裡,不明其意,以致以訛傳訛,子冠父戴,把蘇軾的號移到了蘇洵的頭上。正像《潛丘雜記》上所說的:“蘇老泉先生是父冒子號也。蓋蘇氏先塋有老人泉,子瞻取以自號,不知何年訛以稱老蘇。”

  ■文/劉紹義

(來源:北京青年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