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我們生活在最好的年代--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方文山:我們生活在最好的年代

2012年12月17日07:48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方文山個子不高,話也很少——參觀時,他緩慢地走在隊伍的最后﹔午休時,他和朋友坐在自助餐廳一角,有不認識的人靠近,就會下意識地低頭……然而,“華語流行樂壇第一詞人”“周杰倫的黃金搭檔”等頭銜又實在太過惹眼,在山東棗庄參加兩岸漢字藝術節的他成了記者們圍堵的對象。

  流行文化是絕佳載體

  今年是方文山第三次參加兩岸漢字藝術節的相關活動。他告訴記者,這次發言的主要內容有關尚在醞釀中的“漢字偶像劇”,探討用流行文化的形式包裝和營銷傳統藝術。為了更加形象地闡明發言內容,方文山特別剪輯了一段視頻影像資料,背景音樂便是由他作詞、周杰倫作曲並演唱的歌曲《煙花易冷》。“以書法建構的偶像劇有市場,更貼近時下年輕人的觀影習慣。”他說。

  如果就此認為方文山只是簡單地迎合年輕人口味,那就有失公平了。事實上,他的成功恰恰是因為善於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中國風”中蘊含的古典文化之美引發了年輕人的極大興趣,已有多首作品被收錄進台灣的語文教材。方文山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把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流行音樂的語匯中。在他看來,流行文化沒有門檻,可以在第一時間讓人聽懂、看懂、讀懂,“對大眾來講,這是最不可抗拒的一種載體和文化現象。”

  繞不開的憲哥和周董

  方文山1969年出生於我國寶島台灣,祖籍是江西省贛州市於都縣。用他自己的話說,“從小對課業就沒有榮譽心,別的同學名次掉一位都會覺得很難過,我無所謂,照樣吃喝玩樂。”這樣的狀態顯然不能指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了。中學畢業后,方文山跟其他沒考上大學的同齡人一樣去服兵役。直到23歲,他才有了人生中第一個理想:當電影編劇。后來之所以選擇以歌詞創作為業,只是職業規劃的“曲線救國”——方文山的打算是先寫歌詞,說不定能從音樂圈跳到電影圈。

  “屌絲”青年的奮斗故事總是充滿艱辛。方文山揣一個小本子,打工的間隙,掏出來寫上幾句,不到一年竟累積了很多。他把這些“作品”按CD背后列出的地址寄出,百余封投稿信卻如石沉大海般毫無回音。關於這段經歷,方文山描繪過這樣一條心情路線:等待、猜測、焦慮、心急、否定、絕望、放棄、自嘲。就在他准備回頭,去找高中時期的難兄難弟,重新做“保全防盜維護系統專業技術安裝工程師”(其實就是水電工)時,著名主持人吳宗憲的電話來了。

  在吳宗憲新成立的唱片公司裡,方文山認識了日后成為亞洲流行天王的周杰倫。“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因為不熟,所以覺得這個人在拽什麼?酷什麼?”幾個月以后,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交出了簽約后的第一個作品《你比從前快樂》。當時一起入職的不止他們兩個,周杰倫所作的曲子一開始就是搶手貨,但通常隻有方文山能寫出絕配的詞,於是這個組合漸漸被固定下來。大多數人是通過周杰倫知道方文山的。談及這位識於微時的老搭檔,方文山表示,周杰倫屬於天才型的作曲者,而自己是用功型的作詞者。

  探索漢字藝術新意境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千年后累世情深/還有誰在等/而青史豈能不真/魏書洛陽城。

  將“漢隸”“魏書”統統寫進歌詞,非但沒有嚇跑追趕時尚的年輕人,反而伴著周杰倫吐字不清的哼唱,讓“中國風”成為華語流行樂壇的一個標簽。方文山是一個對歷史感有著獨特表達的人,才將流行音樂歌詞從男男女女的小情小調帶到了古典與現代相融的意境中。“我對漢字很有熱情,雖然不是學者,可我有很濃厚的興趣。創作‘中國風’的時候,覺得那些用字很具美感,看到什麼字就等於看到了什麼畫面。”

  除了創作歌詞,方文山還樹立了一種新的詩歌風格,將其命名為“素顏韻腳詩”,即不添加標點符號,不摻雜任何外來詞語、阿拉伯數字,堅持“素”著一張純漢字的“臉”來創作。之所以要推廣這一概念,方文山表示,出發點是想讓詩歌有一個比較淺顯易懂的入門法則。“唐詩宋詞本來就有韻腳的旋律感在,現代詩不太注意韻腳,我覺得可惜,倒不是說用了韻腳才是好詩,但韻腳能讓詩有一種節奏感和流暢度。”

  你幸福嗎?對於這個一度火爆熒屏的提問,方文山也在思考。在首部自傳體勵志隨筆集《親愛的,我們生活在最好的年代》中,他寫道:“什麼是最好的年代呢?那就是擁有幸福感最多的時代!……幸福基本上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是因為我們擁有選擇權,選擇要或不要,做或不做,以及選擇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那種選擇權。”從當初送報紙、發小廣告、做機械工,到后來獲金曲獎、任出版社總編、籌劃自己的偶像劇,方文山認為,任何工作都沒什麼特別之處,差別在於自己比較喜歡現在的工作。“各種生活狀態都接觸過后,你會珍惜現在的生活狀態。”

(來源:中國文化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