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不滿《大太監》歪曲歷史:對小孩有很大影響--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觀眾不滿《大太監》歪曲歷史:對小孩有很大影響

2012年12月17日15:17    來源:新聞晚報    手機看新聞

觀眾不滿《大太監》歪曲歷史:對小孩有很大影響

李蓮英(黎耀祥飾)

  看煩了女人宮斗,不如看看男人的后宮生存之道?昨晚播出大結局的TVB台慶壓軸大戲《大太監》就以“男版《金枝欲孽》”的姿態收獲了好評,收視率一路高走。這部講述清朝最有權勢的太監李蓮英與慈禧太后主仆情的作品,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的李蓮英形象,讓很多觀眾感慨這是對臭名昭著的歷史人物的 “洗白”,TVB為謀收視率,更有誤導觀眾、歪曲歷史的嫌疑。

  戲說顛覆,“李三好”被指誤導觀眾

  TVB宮廷劇素來以 “宮斗”為亮點,大都講述的是善良的女子如何在陰謀重重的宮廷中成長,找到生路。而 《大太監》卻另辟蹊徑,將視角對准了以往鮮少著墨的太監群體,噱頭、賣點都比一般宮斗要多出許多。

  不過, 《大太監》中表現的 “太監成長史”走的是TVB的老套路,主人公必然不是奸角,因此,黎耀祥扮演的李蓮英與歷史上那個陰險歹毒的反面人物完全不同,成了個深謀遠慮的老好人,幾乎與 《宮心計》中的 “劉三好”有得一拼:他謹小慎微、忠心事主,甚至不求上位,無論是對主子,還是對身邊的太監、宮女,他都有情有義。

  除了李蓮英外,劇中大量人物也都被顛覆。慈禧被塑造成了個鞠躬盡瘁的 “聖母”,她出於對國家的關切,不肯對同治放權。而慈安則成了個偏執的毒婦,甚至設計下圈套讓慈禧中招。另外,另一位著名太監安德海的經歷也被改寫,編劇還不忘澄清野史中他與慈禧有染的傳聞,將之刻畫成一個可憐、可悲但忠心耿耿的太監。

  如此顛覆,讓該劇在播出期間也接連遭到觀眾投訴,大部分觀眾都認為,李蓮英的形象被塑造得過分美好,與史實不同。而很多內地觀眾在網絡收看時也對如此戲說表示不滿: “TVB編劇歷史知識不及格吧? 《大太監》的戲說很可能誤導青少年,把李蓮英這種大奸大惡的人拍得那麼英勇,是非顛倒。”

  對此,黎耀祥在受訪時表示,他無心為李蓮英翻案,只是想演出他由忠變奸的心態歷程, “歷史隻記載事情,但沒有記載人的感情。我演的李蓮英不是想去改變歷史,但會提出一些問題,反思一些被表面掩蓋的東西。”而監制羅永賢則稱,大部分史學家都認為李蓮英好壞參半,這部戲寫的也只是他的前半生, “我們採取一個人的成長角度去看李蓮英。不是為他平反,也不是要顛覆歷史,只是為這段留白的歷史填寫一點東西。”

  穿幫多多,太監不娘台詞亂套

  有顛覆,自然有穿幫。開播后,《大太監》也在很多細節上遭到批評。比如李蓮英原名李進喜,“蓮英”這個名字是慈禧太后后來賜給他的,而劇中黎耀祥一出場就被眾人喚作“李蓮英”,顯然與事實不符。不僅如此,演員的年齡和歷史上的真實情況也有出入,李蓮英到慈禧身邊時才16歲,而黎耀祥演繹的已十足是個久經沙場的“宮中老人”形象,讓人覺得難以信服。此外,慈禧和慈安互叫“東太后”、“西太后”的台詞也受到批評,“編劇沒文化真可怕,誤導觀眾,對小孩有很大影響。 ”

  當然,更受爭議的還有黎耀祥、曹永廉、黃浩然、陳正邦、蕭正楠扮演的五位 “太監”明顯都男人味十足,和傳統意義上“娘娘腔”完全不同,讓很多觀眾吐槽他們實在 “太MAN”。也是因為這樣,黃浩然扮演的姚雙喜與陳茵薇扮演的和碩公主相戀的情節讓很多觀眾不能接受,兩人私奔,在御藥房治病等情節更被認為是天方夜譚。

  對於太監不再 “娘娘腔”的原因,監制羅永賢認為,說太監 “娘娘腔”是以往電影和電視劇的塑造,但其實太監可能也有不同的性格,表現手法自然要有所不同, “如果一部30多集以太監為主角的電視劇,全是一班娘娘腔,我覺得觀眾也很難接受吧?”

  值得玩味的是,同樣是戲說,劇中鮮少 “穿幫”的 《甄嬛傳》此前在香港播出卻並不火熱。無論是比場面、道具、禮儀,還是比情節、心計、內涵, 《甄嬛傳》可能都較 《大太監》勝出許多,但卻輸在了不夠 “重口味”。一句話,史實並不是TVB所關注的,重口味的 “野史傳說+家庭爭斗+個人成長”模式才是他們擅長的,監制羅永賢的話更可謂一語道破天機:“《大太監》其實就是一場 ‘溏心風暴’,都是寫大媽、小媽、兒子,看這兩個女人如何跟一大幫豺狼野獸斗。”

  演技取勝,五片綠葉熬出頭

  盡管在劇本和人物設定上備受詬病,但在看慣女人的爾虞我詐之后,《大太監》“兄弟闖宮廷”的故事模式征服了不少觀眾的心。在很多觀眾看來,雖說黎耀祥、曹永廉、黃浩然、黃國邦、蕭正楠演繹的是“太監”,但他們也演出了很多普通人的困境:你可能像李蓮英一樣,有沉重的家庭負擔,有讓你如履薄冰的上司﹔你可能和彭三順一樣,有個恨鐵不成鋼的親人﹔你還可能像安德海、姚雙喜一樣,有想愛卻沒能力愛的戀人……

  有趣的是,這五人幾乎都是從 “萬年綠葉”熬出的頭:黎耀祥從1986年進入TVB,一直到2010年 《巾幗梟雄》,才終於吐氣揚眉成為視帝,之后連庄,成了TVB不可缺少的台柱子。扮演“彭三順”的陳國邦也是入行23年,演了23年配角,這回他的角色十分討喜,也讓他順利成為最佳男配角的有力競爭者。“娃娃臉安德海”的扮演者曹永廉其實已經48歲,連他自己也感慨在TVB最重要的就是要“等”,他也是到《大太監》才終於開竅。 “姚雙喜”黃浩然早年闖蕩電影圈,也曾演過主角,但兜兜轉轉卻始終不如意,這兩年轉投TVB后也是從小角色演起。而“凌天壽”蕭正楠原本是偶像歌手,曾經因為說錯話遭到封殺打壓長達6年,直到2008年簽TVB拍戲才稍微有些起色。

  除此之外,“慈禧”米雪,“慈安”邵美琪,反派太監“陳福”岳華,乃至於“恭親王”張國強等等都是TVB的當家戲骨,再加上胡定欣、李詩韻、陳茵薇等小生花旦,也構成了《大太監》強大的演員陣容。戲骨們集結PK,幾乎人人都有細膩動情的好表演,吸引觀眾自然不在話下。

  ◎幕后趣聞

  成語太多,演員很抓狂

  TVB宮廷劇的台詞素來容易為人所詬病,但這回《大太監》的對白卻力求返古,成語連篇,讓很多演員不得不痛苦地死記硬背。比如在第9集中,米雪扮演的慈禧怒批自己的弟弟桂祥,一段口諭用了十六七個成語,氣勢驚人。米雪自己回憶就笑言,拍攝前要不停地翻字典,“真的很多四字詞,好在監制早早把劇本給我,讓我可以提前做功課。我全靠死記硬背而已,不過我流利地講出來真的好有成就感。”而邵美琪也透露,拍這部戲時演員們都格外安靜,“原來個個都在不停地做功課、記發音。 ”

  記者 曾索狄

(來源:新聞晚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