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津去世時仍有遺憾:有些年輕人不知梅蘭芳是誰--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張學津去世時仍有遺憾:有些年輕人不知梅蘭芳是誰

2012年12月25日13:49    來源:燕趙晚報    手機看新聞

  12月21日,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大師張君秋之子張學津去世。他的大徒弟說:“師父張學津彌留之際再三囑托,去世之后,家中不設靈堂,簡化儀式,故此一並在27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以寄哀思。”

  張學津是京劇大師張君秋之子。他自幼學戲,曾師從王少樓、陳少武學習老生。1961年,正式拜京劇大師馬連良為師,曾演出過《借東風》、《趙氏孤兒》、《清官冊》、《甘露寺》等馬派代表劇目。上世紀60年代,他成功地塑造了現代京劇《箭杆河邊》的主人公老慶奎,名噪南北。當今活躍在京劇舞台的馬派老生大多出自其門下。

  張學津病重期間,大徒弟朱強有去台灣的演出任務。12月21日,朱強在台灣得知了師父張學津去世的消息,當晚,朱強含著眼淚堅持演完了師父手把手教出來的《趙氏孤兒》。謝幕時朱強對台下的觀眾說:“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跪倒在舞台上,道出了恩師張學津去世的消息,這一幕令在場的所有觀眾動容。另一徒弟穆雨則說,在師父病重時他心裡有句話不敢說——“師父,我能親您一口嗎?”后來張學津的夫人告訴了張學津,張學津樂壞了。穆雨說:“我那段時間還沒見師父那麼開心過,他伸出手對我說,過來吧,親吧。我就上去抱住師父,我們倆都哭了。師父跟我說,我是他所有徒弟中年齡最小的,今后得更加用功,希望在建國100周年的時候,我還能在台上演。”

  2007年,張學津的自傳《生正逢時》出版了,張學津稱自己是幸運的,趕上了能與大師同台的年代。但在朋友、徒弟們心中,張先生卻有點“生不逢時”。據張學津身邊的朋友回憶,張先生一生經歷坎坷。雖然平時不太愛說話,但是一提到京劇,一說到馬派老生藝術就來了精神,一聊能聊一個下午。自傳中,張學津寫道:“60歲時我辦了退休手續,在改革開放的市場經濟與國際接軌的浪潮中,中國的各種民族藝術形式受到了生與死的考驗。有些年輕人隻知道唱流行歌曲的梅艷芳,而不知代表中華民族藝術國粹的梅蘭芳大師是誰!”

  一向平和的張學津用筆寫下這麼“悲憤”一段文字,也表達了老一代京劇藝術家們的心情。距離張學津去世不到一天時間,另一位京劇界的泰斗級人物,京胡大師姜鳳山也離開了人世。姜鳳山是梅蘭芳晚年最后一位琴師,當今活躍在舞台上的很多梅派傳人都受到過姜鳳山的指點。

(來源:燕趙晚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