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悅然VS山東“文化干部”
最跨越
諾獎
10月21日,國人還沉浸在莫言首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驚喜之中,著名漢學家、諾獎評委馬悅然已在中國的公開演講中透露,經常收到一些中國作家寫信給他要求推薦評選諾獎。“有位山東的文化干部半年前給我寄了很多畫、古書,還說他本人很闊,獎金我可以留下,名譽歸他,我都退回去了。后來發現,他開始給瑞典學院諾貝爾獎小組主席寫信了。”此言一出,輿論嘩然包括莫言、張煒、王兆山等在內的數位山東籍作家“躺槍”。
反應敏捷的中國 80 后代表作家張一一出頭了,他公開表示:馬悅然、陳文芬夫婦如不立即正式公布所謂“山東文化干部”的真實姓名和身份,他將會聯合2012位中國作家共同作為原告,把馬悅然夫婦告上法庭!還要求他們公開賠禮道歉,並索賠名義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2012 元。
不堪重壓的山東省作家協會也要求馬悅然立刻公布那個“山東文化干部”的姓名,以正視聽。最后,馬悅然委托妻子陳文芬發表聲明,稱該“文化干部”是“不屬於山東作協”體制的“業余作家”。
佔海特父女VS滬籍市民
最民生
約辯
15歲的女孩佔海特,因非滬籍不能參加中考,輟學在家。10月21日,佔海特在她個人實名認証微博上高調“約辯”:“京滬非戶籍家長到教育部門上訪,要求開放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屢遭戶籍居民包括年輕未婚居民阻撓……為了正義和真理,本姑娘邀請京滬戶籍人士於10月25日在大沽路100號上海教委辯論,歡迎報名參加。”
25日,20多名滬籍人士與20多名支持放開異地高考的家長代表來到約辯現場,雙方劍拔弩張、水火不容,甚至出現了“蝗虫滾出上海!上海不需要外地蝗虫!”等標語。非滬籍家長也不示弱,針鋒相對地喊出“爭取高考權利,教育平等,我們是新上海人”的口號。
異地高考權益之爭在今年備受關注,全國各地紛紛出台有關政策,但最引人注目的北上廣三地卻還基本“按兵不動”。人們關心的不僅是“蝗虫女孩”的命運,而是廣大外地學生對教育公平的訴求,能否撼動本地居民的資源特權。(記者 鄧瓊 實習生 唐子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