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1日,湖南《國民日報》發表《廢除舊歷過新年》的言論。
文/任大猛 圖/徐暉銘
中國人使用老皇歷,據說有四千年歷史。然而,從一九二九年開始,當時國民政府想一夜之間在全國各地推行國際上通用的陽歷,改變中國人過年舊俗,這樣的目的能達到嗎?
至少在長沙,雖然推行了陽歷,仍然是“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長沙人最愛的還是過傳統的中國年。
壹
“不過陽歷年,就是反革命”,
這頂“帽子”好嚇人
1929年、1930年、1931年元旦,長沙人響應當時國民政府號召,不過舊歷年,改過陽歷元旦新年。
這三年的元旦,長沙城內鬧得轟轟烈烈。長沙兩份主流的日報湖南《國民日報》和長沙《大公報》不惜篇幅宣傳:使用陽歷就是繼承開創民國革命先驅孫中山的遺志﹔使用國際上通行的陽歷,就是與國際接軌﹔中國過去之所以不強大,就是因為使用了迷信的陰歷,現在使用陽歷作為國歷,中國從此走上世界富強之路……
舊歷(即陰歷)宣布廢除了,新年慶祝活動在陽歷1月1日舉行,1月1日至1月3日連續放年假三天,湖南省政府甚至對外開放,允許市民前往參觀。
長沙城內不斷出現新人新事,這三年的新年元旦,省政府都要搭起鬆柏牌坊,上有“慶祝元旦”的字樣,省政府必定舉行慶祝大會,晚上有提燈游行,而長沙各處商店響應號召,“慶祝新年,休業三天”,在商業街市中制造了新年節日氛圍。
在長沙一些私人公館中,政府要人和公務員舉行私宴,慶賀新年。1930年元旦,長沙著名新聞記者蕭石朋和蕭石勛兩兄弟,於元旦晚間在永慶街(今都正街)鬆園私邸,設宴慶祝新年,參加者多新聞界同人,“觥籌交錯,隻到漏更三點,方賓主盡歡而散。”
與這喜慶氣氛相伴的是,如果坐到當年的電影院。在電影放映前,一定會播一段標語,屏幕上打出“不過陽歷年,就是反革命”的標語。類似標語也貼在長沙街頭,這樣一頂“大帽子”一定會讓今天穿越到那個時代的人,嚇一大跳。當年在全國推行陽歷,採取的是運動的方式。
其時張學良決定在東北易幟,中國將取得名義上的統一。推行國歷運動,在陽歷元旦過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展開的。
1928年底,當時一些知識分子認為隻要人們普遍採用陽歷,帝王專制的思想就能絕滅。同理,新舊歷並用,即陰陽合歷,也不能存在,因為陰陽合歷,其實質就是“軍閥假共和之名,行專制之實”的一種象征。
顯然,當年一些知識分子過於看重歷法,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甚至上綱上線到政治的高度。當年廢除舊歷,推行新歷即以陽歷為國歷的運動,有些過激。當年長沙報紙上常可看到這樣一種言論:
“應當責成各地方團體及團局,收繳民間一切舊歷書,或當眾燒毀,或呈繳官廳鑒核燒毀,如除鴉片毒一樣,自可滅絕舊歷廢物。”
貳
激進的長沙報人撰文稱
“正月初一是一個腐化的名詞”
為改變大家過陰歷舊年的習慣,一些激進的長沙人一直在積極行動。從湖南省政府層面來說,在陽歷元旦前后,政府舉行熱烈慶祝活動,要求商家按陽歷月底年末結賬,不承認除夕、端午、中秋三大舊節、嚴厲禁止印賣舊皇歷等。
其時,長沙城內一些“知識精英”充當“推行國歷運動,改良風俗”的急先鋒。1929年1月1日起,湖南《國民日報》報社同人決定,該報要在全國率先刪除報眉上的陰歷,隻標注陽歷。當年,全國約千余份日報,從1929年元旦開始就刪掉陰歷的除湖南《國民日報》外,僅上海《民國日報》一家。其時,南京政府還未確定徹底廢除舊歷。
等到南京政府下令,廢除舊歷,推行國歷(陽歷),長沙報人為表明實施陽歷的決心,湖南《國民日報》決定在1929年新春佳節期間,決不休刊。當時國內絕大部分報紙過節休刊,國內國際消息來源枯竭,但湖南《國民日報》仍在傳統年節期間,繼續每天發行報紙。
長沙著名報人黃性一稱,對總理(指孫中山)所頒國歷,一些人陽奉陰違,如果以古例今,是可以定為反革命罪行。他把舊歷年正月初一,順手就“定名曰‘反革命’的元旦”。
著名副刊編輯二郎神在“國民公園”副刊撰文說,“正月初一是一個腐化的名詞,國歷(陽歷)隻有1月1日,沒有什麼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舊歷的象征,也就是陰歷的靈魂,擒賊先擒王,要廢除舊歷,非打倒正月初一不可。”
不過,在推行國歷運動風頭最健的1929年、1930年、1931年間,長沙農歷年節,仍然相當熱鬧。有報人自己也承認,推行新歷固然費了力,“然而結果隻落得等於零。細究其中的症結所在,簡單說就是,宣傳功夫做得太少了,一般民眾,不懂得改用國歷的好處。”其實這與宣傳工作做得到不到位完全無關。因為過年,就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幾年之間,想一下子改變幾千年來的習俗,哪有這麼容易。
1930年1月31日,“廢歷元旦”,即農歷新年初一,湖南省主席何鍵“為歷行國歷,打破廢歷過年習慣起見,特於早八時許,乘汽車到省府,照常辦公。近11時許出府,至於各機關人員雖均照常簽到,但因事實上無公可辦,故散值甚早。”
但一般市民卻是熱熱鬧鬧過新年。長沙鄉間比城市熱鬧,“沒一家不是籌備香紙蠟燭,高貼那鮮紅的大春聯”。
長沙城在1930年初的大年初一,政府管控較嚴,但城內市民仍然在熱熱鬧鬧過年。其中玉泉山、定湘王廟、娘娘廟、天符廟在大年初一早上極其熱鬧。只是往年商家及住戶為慶祝廢歷新年,每自正月元旦日起,至元宵夜止,多打過年鑼鼓,慶祝廢歷新年。不論能打成何種曲牌,及不成調之“亂頓姜”(原注:長沙土語,謂亂打鑼鼓,毫無名堂也),更不顧及,是否妨礙別人安寧,總以打熱鬧為得意。在1930年1月31日,因為管控,全市暫未出現此種鑼鼓嘈雜聲。
長沙主要鬧市區南正街、司門口、八角亭、老照壁、府正街等處,僅三戶商家照常營業,它們是府正街怡隆祥南貨號及同街的公和永錢店,與老照壁天然閣三家。而代表新文化的書業,除南正街的商務印書館及府正街的廣雅書局兩家照常營業外,其余雖鼎鼎大名的中華書局,均一律閉門過年。長沙錢業托故休假,各錢號門上貼紅紙條“春節結賬,休業五天”。而政府對於過農歷年,稍一放鬆,長沙街道即鞭炮連天,紅男綠女絡繹於途。從大年初二開始,新坡子街等處,鑼鼓之聲,不絕於耳,“令人聞之,不禁於推行國歷之前途,為之三嘆。”
三
省主席何鍵發表演講,
主張“陰歷實際上是中國的國歷”
1933年,即整整80年前,長沙推行國歷運動已漸漸趨於放鬆的狀態。1933年1月26日,三年前慶賀陽歷元旦、在都正街舉辦私人宴會的名記者蕭石勛,在報紙上撰文感嘆:“今天是廢歷大年初一。奉行國歷的聲浪,已經不知高唱了若干年,可是結果呢,命令自命令,事實自事實,你過你的國歷年,我過我的廢歷年。國歷新年是白字黑紙上的,廢歷新年是上下一致的。”
1934年2月13日,政府對於民間過陰歷年,開始明確表示不加干涉。當年報紙記載,長沙人“趁此廢歷新春,仍沿舊習,大肆鋪張”,“花鼓龍燈五光十色,財神賭鬼此出彼進。”但為了移風易俗,當時警局仍規定“嚴禁牌賭”,“蚌殼淫戲從嚴查禁,龍燈獅舞至舊歷元宵晚截止”。
1935年2月4日,廢歷大年初一,湖南省主席何鍵發表紀念周講話,向公眾演講說,“陰歷就是夏歷,在實際上講,確系中國真正、固有的國歷。而稱陽歷為國歷,實則起於羅馬,是一個真正的洋歷,因世界交通,各國多數採用的關系,中國亦從而襲用之,時勢使然,本無不可。但必稱陽歷為國歷,則名不正。凡國家一切措施,均要首先注意正名。論語雲: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陽歷既經中央明令適用,而仍當稱之陽歷,不可名之為國歷。今世界各強國,決不是因行陽歷而強,我們中國亦決非因行陰歷而弱。如陽歷合天便民,我們採用之,萬不可泥,如陰歷果優於陽歷,何不乘此各國人士研究歷法之際,請其研究,倘得採而用之,則國際上之榮譽之地位亦當使國人興奮多矣。”
何鍵稱:“陰歷陋習,應加革除,湘省年來在政府方面固然是遵從中央命令極力提倡陽歷,而民間因習慣上使用陰歷,因人民終日勤勞,可以乘此廢歷年節稍資休息,不過在歷來陰歷年節休息期間,有些人不知從事正當娛樂,而喜作各種不良的嬉戲,實屬一種最不好的現象,本年陰歷年關期中,凡屬賭錢打牌以及一切不良陋習,一律嚴禁。以維地方治安。”
舊歷新年,在1936年已經取得國人的共識,中國人開始大大方方過起自己的春節。國民黨要人,“海歸派”陳立夫,當年就提出應以中國固有的一切風俗 詳加研究,而於含有善良的風俗 仍予保留,比如中國過陰歷年就是應保留的一項。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