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國學熱”:隻要能因勢利導 將推動文明上升
在我看來,當下的“國學熱”還遠遠不夠。
一段時間裡,人們曾片面強調傳統文化的消極面,簡單地將其視為發展的阻力或歷史的包袱,以致出現愈演愈烈的文化毀棄。如今,即使在一些地方出現了“國學熱”,可是就潛在心理而言,人們大多是由於看到隨著傳統消亡帶來的文化失范,而覺察到傳統的不容小覷。對於那些將儒學價值隻視為一種“私德”的人來說,說到底,還是認定唯獨西學才有普世的價值,卻未能看到在中國傳統的精神資源中同樣存有對制度文化進行建構的潛能。
今天,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價值傳統的積極面”,看到它曾經對過往文化生活進行的范導,以及可能對當今乃至未來進行的建構。如果能夠從歷史軌跡中看到中國獨特的價值傳統,這種作為思想資源的精神傳統,才會顯得更為積極主動,才會成為我們上升的動力。因為,對於任何具體的文化共同體來說,讓它生機勃勃起來的動力,不僅在於革新和發散的力量,還在於聚斂和保守的力量,特別是這兩者之間的動態平衡。因此,無論缺少了其中的哪個維度,都構不成維持一個共同體的“必要的張力”。在悄然逝去的那些歲月裡,即使享有過儒學的價值范導,古代生活也並非無懈可擊,這使一些人在遭遇西方文明的沖擊后,轉而遷怒於自家的傳統﹔可到了當下這個時代,失去了儒學的價值范導,生活竟也有那麼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這又使人們想起了傳統。這便是失去動態平衡的結果。
應當看到,中國獨特的價值傳統,對於凝聚文化共同體中的人心有著積極的意義。似乎再沒有別的什麼東西,會像一個涵義深邃的價值系統那樣,對於個體的人生顯出影響深遠的建構力量,並且教導出一個長期遞相授受的文明。在全世界吁求“文明多樣性”的時代,它正是我們要著力保護的精神資源。在后殖民主義風靡一時的年代,隻有在中國獨特的價值傳統這一主體性基礎上,我們才可能尋求到“中國文化的現代形態”。因為這種文化形態既應是“標准現代”的,顯出對於全球化的汲取與適應,又須是“典型中國”的,顯出對歷史傳統的激活與傳承。在這個“諸神紛爭”的全球化時代,中國獨特的價值傳統還是屬於整個人類的、富有普世意義的精神財富。這種源自“先秦理性主義”的價值傳統,既貼合人間的常識與情感,亦難與現代科學發生深層的抵牾,不失心靈與境界的超拔與高明。這種“不語怪力亂神”的價值形態,理應可以在未來的傳播中,啟迪整個人類社會,即使在甩開了神學拐杖之后,仍能保持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准,保障文明歷程的永續發展。
今天的我們更應看到,在過往的文明進程中,從來就存在兩種相互對沖的力量,它們一個在拖拽著歷史下沉,另一個卻在牽引著歷史上升,一個在腐蝕共同體走向發散,另一個卻在凝聚共同體走向一致。由此,我們的文明才達到了健康的平衡和動態的張力。
放眼來看,我們也會發現,其實早在孔子那個時代開始,人們就已在不斷地驚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同樣也是從那個時代起,有識之士就不斷地挺身而出,以文明的價值來約束和感化大家,從而范導出了具有道德規范的生活。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說法,知道那句老話並非夸張之辭。同樣地,我們也才能體會眼下從民間涌起的“國學熱”,正如那句“禮失求諸野”的古語所講,是人們在普遍甚至下意識地呼喚潛藏於這個文明底部的上升力量。
眼下,我們正站在新一輪歷史發展的關鍵轉折點。隻要我們能對當前的“國學熱”因勢利導,隻要我們能夠充分認識和努力發揮其在歷史建構方面的積極意義,中國獨特的價值傳統必將為我們預示出歷史的發展,也必將推動著文明的上升。
(作者為清華大學教授、國學院副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24日 2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