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聚焦鄉鎮文化舞台:讓"文化鄉愁"化為"喜聞樂見"

鄭榮健
2015年03月27日08: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文化鄉愁”化為“喜聞樂見”(文藝觀察·關注鄉鎮文化舞台②)

  缺乏與固有文化生態的有效接續,不能較好地融入並重建農村文化新秩序,正是當前傳統文藝的問題所在

 

  近年來,一些地方重視三館建設,電影院、文化館、圖書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在廣大鄉鎮大量涌現,利民惠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有的場館建成后變成了低俗歌舞的表演舞台,一些農村圖書室書籍陳舊、少人問津,流布於廣闊民間的、豐富的傳統藝術資源並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已經流失、滅絕,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

  當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某些缺失和盲區。寬泛而言是缺硬件更缺軟件,具體來講,則是缺乏有底蘊又貼近生活、與固有文化生態富有聯系的文化服務。在傳統中國向著現代化、城鎮化邁進的過程中,伴隨著人口流動、生活方式轉換,以往的民間風俗悄悄變遷,原有的農村文化生態已被打破,適應新形勢的文化生活形態尚未建立健全。人們記憶中流淌的許多民間文藝,正在逐漸遠去。缺乏與固有文化生態的有效接續,不能較好地融入並重建農村文化新秩序,正是當前傳統文藝的問題所在。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過去都有戲可看。可后來戲班少了,演出少了。待電影逐漸退出廣場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缺口越發明顯。回望近年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歷程,一些地方簡單、片面的做法,是需要反思的。比如,不注重實效,隻做面子工程﹔缺調研、缺方法,簡單地以代辦活動替代民間自辦,勞民傷財,卻不能較好地融入民眾生活並產生移風易俗的作用。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收到實效,除了需檢點得失、改進方式外,深入調查、認真審視和清醒認識農村固有的文化生態必不可少。千百年來,民間戲曲、音樂、舞蹈、曲藝等始終與老百姓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傳統鄉土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何發揮它們在當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應有的作用,無疑是應該給予重視的課題。

  上世紀50年代全國尚有360余個門類的劇種,數以萬計的傳統劇目。到了80年代,調查顯示已僅剩下260余種。一些小的劇種如山西的平陸花鼓戲、河東道情,河南的大弦戲、落腔等,均已瀕臨滅絕。僅山西、河南這兩個戲曲大省,如今消亡或瀕臨消亡的劇種就有36個之多。一些曲藝門類,如甘肅的秦川平腔、弦子書等,已然失傳。頗有“巴渝曲”遺風的重慶涪陵焦石山歌,也行將失傳。在加強非遺保護工作的過程中,近些年情況頗有好轉,但不少傳統文藝資源還無法借民間的土壤較好地存續,也發揮不出化育人心的功能。

  在我看來,這不僅包含著傳統藝術自身傳承與發展的問題,同時也涉及對農村文化生態的再認識、再確立。傳統藝術的生態危機,是因其與時代逐漸失去了風俗聯系。要發揮傳統文藝在當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至少應該做好兩個層面的工作:一是盤點依然存續於農村的藝術資源,認識和厘清它們與當前農村生活的關系﹔二是激活固有資源,使它們的存續發展與現代城鎮、農村的風俗文化呼應、黏合起來,真正實現文化服務“接地氣”,建立良好的文化風尚乃至生態。這兩個方面,可謂相輔相成,既是對傳統文藝的疏浚清理、強基固本,也是重建農村文化生態的重要手段。

  盤活傳統藝術資源,不單因其內容豐富多彩,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品質和內涵,更因其反映了風俗流變、世相百態,是文化服務深入人心的天然介質。或許,當傳統文藝和新農村在現代化、城鎮化進程中找到了新的相互依存形式,形成了良好的文藝生態,鄉愁也就化為了現實的喜聞樂見。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27日 24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