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劉慶邦談創作"杏花雨":把情感作為小說的根本支撐

劉慶邦
2015年04月01日08: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情感之美(創作談)

  1951年12月生於河南沈丘農村。中國煤礦作家協會主席,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杏花雨》是劉慶邦最新短篇小說作品。小說講述了一對北漂夫妻,已經破碎的婚姻關系,因公公的去世而悄然發生著變化。情感的困局和親情的溫度,這段杏花樹下平凡百姓的平凡故事,引人遐思。

  

  寫每一篇小說,事前我們都要為這篇小說定下一個調子。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調子,或調子沒有定准,小說就不能下筆。有時候,某一篇小說讓我們頗費躊躇,遲遲開不了頭,困擾我們的很可能就是調子問題。那麼,拿什麼為小說定調子呢?我的體會隻能是情感。“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從本質上說,小說是情感之物。小說創作的原始動力來自情感,情感之美是小說之美的核心。我們衡量一篇小說是否動人,完美,一個重要的標准,就是看這篇小說所包含的情感是否真摯、深厚、飽滿。倘若一篇小說的情感是虛假的、膚淺的、蒼白的,就很難引起讀者的共鳴。這就要求我們,寫小說一定要有感而發,以情動人,把情感作為小說的根本支撐。我們寫小說的過程,就是挖掘、醞釀、調動、整理、表達感情的過程。小說還沒開始寫呢,我們的感情已蓄勢待發,等小說成了曲調,感情的奔涌自然是水到渠成。

  近年來,從西方傳過來的一些短篇小說,不再像契訶夫、莫泊桑那樣重感情,而是打著所謂現代主義的旗號,重形式,弄玄虛,以讓讀者看不懂為高明,為自得。這樣的小說理性大於感性,不再讓人感動。這裡有一個創作的源頭究竟在哪裡的問題,也就是到哪裡採取創作資源的問題。如果背離了以情感之美為中心,放棄了把情感作為主要的創作資源,一味從理念上或別的地方尋求創作資源,就違背了小說創作的初心和基本規律,就失去了文學作品作用於人類感情的功能。小說創作是這樣,所有其它門類文藝作品的創作也是這樣,離開情感的參與,都不能成立。

  當然,小說創作除了情感之美,還離不開自然之美、細節之美、語言之美、思想之美、形式之美等多種審美要素的參與。隻有把多種審美要素渾然天成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篇完美的、常讀常新的小說。

  拿白居易的《琵琶行》來說,它主要表現的是情感之美和音樂之美。這兩種美好的東西都不是實體,都看不見,摸不著,很難表現。我們注意到,詩人借助一連串的自然物象,如“急雨”“大珠小珠”“玉盤”“鶯語”“泉流”“銀瓶”“水漿”“鐵騎”“刀槍”“裂帛”等等,把美好的情感和“仙樂”盡善盡美地表現出來,以致“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當然,這首詩的語言之美更不用說,詩句千錘百煉,字字珠璣,構成了千古絕唱。可以說,每樣文學作品的語言之美,都是情感之美的保障,如果語言不美,情感之美很難實現。

  其實我們可以把《琵琶行》當作一篇短篇小說來讀,它會給我們很多啟示。等我們把小說寫得也有了詩意,我們的眼睛也可以濕一濕。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1日 24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