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村史館展示濃縮歷史 留住鄉村記憶

本報記者  吳齊強
2015年04月14日08: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村史館 留住鄉村記憶(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外出打工回鄉的村民在燕坊村村史館“讀史”。
  本報記者 吳齊強攝

  “這段歷史講不清,得找陳老師。”在江西吉水縣八都鎮,56歲的小學教師陳櫓是個名人。這兩年,陳櫓像著了魔般迷上了走村串戶,翻閱家訓族譜、收集陳年舊事、拍攝古屋大樹,村民對村史有啥疑問,都去找陳櫓。

  “咱們的老屋裡、巷道間,原來有這麼多講究,以后也能向別人講講自家村裡的故事啦”

  “燕坊古村是吉水人民與自然環境美好關系的活見証,是廬陵文化中詩意棲居的注腳。踏過了青石板,建筑中點綴著滄桑的商賈文化﹔穿過了古巷道,空氣中彌漫著源遠的墨香﹔觸摸了古雕刻,線條中流淌著極遠極清的智慧……沉入燕坊,全身心體會到一種美,燕坊古韻之美……”

  這是陳櫓自己撰寫的村史館后記,“我希望大家到了村史館,能對古村有個粗略的感性認知。”1000多棵古樟環繞的燕坊古村,位於吉水縣金灘鎮,也是陳櫓主持興建的第一座村史館所在地。

  飛檐翹角坡屋頂,青磚黛瓦馬頭牆。小小的村史館,濃縮了千年精華。在村史館看完光碟,陳櫓一一向記者介紹,“燕坊古村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102棟、牌坊13座和宗祠6座。”極具廬陵風格的建筑,華麗典雅﹔石雕木刻精美絕倫,人物故事、祥草瑞獸、亭台樓閣栩栩如生﹔字畫楹聯則凸顯了商賈文化的內涵。

  “從小長在縣裡,我原先都不知道竟然有這麼多寶貝藏在鄉村。”陳櫓說,“廬陵文化底蘊深厚,與其說我在整理民間文化,不如講我正時時受到熏陶和滋養。”

  這不僅是陳櫓一個人的感受,不少鄉鎮干部、外出打工的村民也是跑到村史館看了又看,“咱們的老屋裡、巷道間,原來有這麼多講究!在外面,也能向別人講講自家村裡的故事啦。”

  “其實村民還是很在意歷史的。” 陳櫓就講述了他整理村史被否的故事。文峰鎮井頭村,歷史源遠流長,據說早在1700多年前,就有屯兵。族譜記載,文天祥、解縉等名士曾先后在村裡南山書院讀書。陳櫓花了半年時間,走遍18個自然村,終於寫出初稿。但村裡老人一看,沒通過。根據老人們補充的材料,陳櫓再次深入村庄,找村民、找干部,翻歷史、找族譜,反復幾稿,終於得到多數村民的認可。

  “提醒村民最大可能地保留村容村貌、自然生態,這是當務之急”

  在千年垂柏矗立、依山就水的釣源古村,79歲的老村長歐陽鐘麟,走路快、嗓門大,帶著記者穿行在村落間。村裡現存的102處古建筑,上可追溯至宋元,下則延綿於明清。

  踏入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桂花的香氣扑鼻而來,一株200余年樹齡的四季桂,花繁葉茂。這個院子建於清道光末年,初為家廟,人稱“八老爺別墅”,現在正是釣源的村史館。

  跟記者走訪的若干村史館相若,以歷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風情、鄉賢名人、特色成就等為重點,釣源村史館也通過文字、圖片、實物、文物、視頻等多種形式,還原原汁原味的鄉間生活場景,展示濃縮鄉村的記憶。

  邊看圖片,邊聽講解,釣源塵封已久的輝煌過去,變得栩栩如生——釣源崇文重教,人才輩出。據史料記載,釣源培養了科舉進士9名,舉人34名,五品以上官員20多名。明朝中葉后,許多釣源人由仕入商,致富后在家鄉興建宅院,鋪路架橋,規劃街區,使釣源成為顯赫於廬陵地域的鄉村“小南京”。鼎盛時期的釣源,設有錢庄、賭場、戲樓、跑馬場,整個村庄有1500余戶,人口逾萬。

  穿梭在村落間,結合村史裡的鄉村民俗,靜默的建筑似乎也在訴說。“大大小小的建筑,看格局,無不體現了傳統的忠孝文化﹔看細節,村裡的青石鋪路,明溝暗道,下雨天,隻要停雨三五分鐘,都不濕鞋的。”老村長自豪之余也在慨嘆,若不是建村史館,村裡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村庄,曾經如此輝煌。

  陳櫓認為,當前需要繼續籌建、完善村史館,在籌建的過程中,多方收集過去生活用品、農具實物,匯集風土民俗,宣傳保護古樹、古院落和非遺遺跡,提醒村民最大可能地保留村容村貌、歷史文化、風情民俗、自然生態,也是當務之急。

  “全縣200多個行政村呢,才初步建好兩個村的村史館,著急啊”

  鄉村空氣格外清新,到處彌漫著青草和樟樹的清香。

  燕坊村史館面積不大,是由95歲的鄢啟玲老人無償提供。“村史館建得好啊。” 鄢老思路清晰,“隻可惜,村裡好多石雕、木雕都被偷走了。”陳櫓也很痛心,就連村史館光碟裡介紹的那張長壽老年床上的精美木雕,也被切掉盜走了。

  “你也看到了,館裡沒多少實物。一是缺資金,無力收購﹔二是村裡文物流失嚴重,越來越少。”已被借調到縣委宣傳部專門從事村史館建設的陳櫓,並不滿意自己的工作進展,“全縣200多個行政村呢,才初步建好兩個村的村史館,我著急啊!”

  作為傳統文化資源大省,江西擁有國家和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鎮)86個,中國傳統文化村落89個。2012年以來,為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江西一直在探索村史館建設,選取部分歷史文化名村建設村史館,首批50個村進展順利,進行了旅游開發的古村落,因經濟來源多樣,建設情況良好。

  “村史館選址,我們利用或依托現有祠堂、文化活動中心等場所,原則上不新建,保留村落自然歷史風貌。”江西省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為確保村史館建設,每個項目可獲10萬元資金支持。

  “很多東西我都已經淡忘,更別說年輕人了。”鄢啟玲希望鄉村記憶能夠代代相傳,讓外出游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除了古村資源,村史館的建設,正走出各自的特色。

  一些村庄的特色歷史文化,正被梳理、挖掘。尋烏縣圳下村的紅四軍戰場、浮梁縣瑤裡鎮的新四軍改編等歷史正一一被呈現。浮梁縣瑤裡鎮的陶瓷文化、金溪縣竹橋村的古雕版印刷技術……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村史館相結合,村庄的文化底蘊亟待開掘。

  在傳統節日裡,開展村民喜聞樂見的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和經典誦讀活動﹔在鄉村旅游中,讓旅游者置身情景重現、參與互動,親身體驗民間民俗文化……一部村史,承載幾多鄉愁。未來的農村村史館,值得期待。

      

  【記者手記】

  為今天也為明天

  在燕坊村採訪,記者看到村民門樓上的“水木清華”,與清華大學是同樣題字,且字體酷似。這是巧合,還是有某種未知的關聯?可惜的是,門樓已被嚴重損毀,我們隻能知道其歷史比清華大學早50年,其他的已難考究。

  在一處古驛站,記者發現800年古樟旁的老屋整修一新,但裝的居然是鋁合金窗戶。當地人解釋,危房不修就塌完了。但這一動,已然毀了古韻。

  一部村史,幾多鄉愁。凝聚農村歷史記憶的村史館,尚在積極建設,而作為歷史記憶一部分的古村,其保護正面臨尷尬:古民居被閑置后瀕臨倒塌,擁有歷史價值的牌坊亟待修復,村中道路設施有待完善,村民生活垃圾隨處可見。

  每個村都有屬於自己的光榮與夢想,村民們一定也不想讓子孫后代,回過頭隻看到這些瀕危、倒塌的村庄。建村史館留存、收集歷史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古村的今天,就是明日的回憶。如何激發村民保護古村的積極性,形成保護與開發的良性循環,讓古村遺韻不斷,當下更需努力。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14日 12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