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師父”跟“師傅”用法的不同

杜老師:
我在《現代漢語詞典》上看到,“師父”跟“師傅”都可以用作對“傳授技藝的人”的尊稱。請問這兩個詞語在表示這種“尊稱”時,用法是否相同?謝謝。
北京讀者 李維龍
李維龍讀者:
“師傅”跟“師父”這兩種稱呼在語音上是相同的,普通話中都說成shīfu,后一音節必須輕讀。
在日常生活中,“師傅”是個很常見的詞語。人們常用它來表示對有某種技藝的人的尊稱。例如:
(1)張師傅,您做的鯉魚太好吃了,趕明兒我得跟您學學。
(2)今天開車的是李師傅,你請他在你下車的路口停一下。
(3)這個問題,我請教了一位木匠師傅,才知道其中的奧秘。
徒弟對給自己“傳授技藝”的人,可以稱“師傅”,也可以稱“師父”。例如:
(4)師傅,您先歇會兒,我來干吧。
(5)我師傅讓我給您送來一個工具袋、一本書和一封信。
(6)師父,您坐這兒,我給您沏杯茶。
(7)我師父教我可耐心了,有時一個動作教好幾遍,他都不煩。
也就是說,有師徒關系時,可稱“師傅”,也可稱“師父”。但不存在師徒關系時,人們對“有技藝的人”一般隻稱“師傅”,不稱“師父”,例如(1)至(3)。
有師徒關系時稱“師父”是一種比較親近的稱呼。
如果一位“有技藝的人”對自己的徒弟說“你現在技術提高很快,已經超過師傅了”,其中的“師傅”是指說話人自己,用“師傅”比較合適。如果一位“有技藝的人” 對別人說“我徒弟干活兒時一遇到難題,首先想到的就是我這個師傅”,這時用“師傅”也比較合適。
另外,當我們尊稱和尚、尼姑、道士時,宜用“師父”,不宜用“師傅”。例如:
(8)請問師父,寶剎的主持今天在嗎?
(9)師父,明天早上可以來上香嗎?
總起來說,沒有師徒關系時,宜用“師傅”稱呼﹔有師徒關系時,“師傅”“師父”都可以用﹔對和尚等,則隻宜用“師父”。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