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世界讀書日聚焦全民閱讀 揭秘北京最美圖書館

趙婀娜 鄭海鷗 郭倩 劉惟真
2015年04月23日08: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讀書日,更新你的閱讀(深聚焦·聚焦全民閱讀(5))

 

  4月23日,第二十個世界讀書日。

  在各種文化娛樂方式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今天,整個世界為何卻在不斷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原因很簡單:書籍是人類知識和文化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知識和文化的傳播、交流和融合。它是人類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隻有當閱讀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方式,閱讀的能量才能真正得以體現和釋放。時代的演進,科技的發展,為今天的閱讀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今天的你,追趕上閱讀的腳步了嗎?

  ——編者

  

  閱讀讓生活慢下來

  在北京市懷柔區雁棲鎮交界河村智慧谷,一座小橋通向籬苑書屋,這裡被喻為“北京最美圖書館”。背山面水,鋼架結構,全玻璃外窗,4.5萬根柴火棒環繞窗外,兼顧堅固與採光。書屋不僅與自然風景相得益彰,還別有味道地營造出濃濃的書卷氣。

  籬苑書屋不僅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近在咫尺的讀書場所,又讓城裡人有了遠離鬧市的清靜閱讀之地,人們可以盡情在山水間享受“慢閱讀”。書屋的管理者潘希介紹,每個周末大約有200人駐足書屋。

  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的一位教授曾批判當今文化和教育體系中的一些現實:人們用吃快餐的方式對待閱讀,希望用盡量少的時間把盡量多的信息吞到肚子中,以至於在學校裡閱讀變成了競賽,速讀成為社會中的流行。在喧囂、浮躁的文化環境中,能抽出大塊時間來啃一本“大部頭”的讀者越來越少。

  籬苑書屋則以“慢閱讀”的方式關注心靈、思想與情感。書屋不僅向游客及村民提供免費的讀物和空間,亦是游客及村民相互交流的一處清舍雅苑。每一位對書屋有興趣的人都可帶3本書到這裡,也可以在離開時攜一本書走。由此一來,圖書館的藏書量在逐步增加,更提高了書的流動性、密切了人際交流。

  “慢閱讀”提倡的不是閱讀速度上的絕對慢,而是追求一種回歸自然,悠游怡然的意境和健康積極的生活狀態。“人們時常或偶然躲進青山綠水與書香文雅為伍,讓心情放鬆,讓精神集中,逐漸成為一種奢侈,回歸自然的慢閱讀將越來越為人所向往。”潘希說。

  【點評】刷屏式“速讀”盛行,捧卷式“慢讀”遇冷,這是當前不爭的閱讀趨勢,如何應對和有效引導是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命題。如人所言,書讀得越慢,心靈才會越豐富,期待“慢閱讀”成為“快時代”裡的閱讀主流。

  閱讀已經在“雲端”

  夜幕降臨,喧囂繁華的城市也重歸靜謐。晚上10點,輕觸手機屏幕,在悠揚的提琴聲中,溫和的聲音緩緩響起,文字、圖片與品析也隨之展現。“一切純潔的、輝煌的、美麗的,強烈的震撼著我們年輕的心靈,推動著我們做無言的禱告,讓我們夢想著愛與真理……”狄更斯這首《這些美好不會消逝》有了名曲《沉思》相伴,格外動人心弦,讀詩的人也仿佛在娓娓道來屬於自己的青春故事,聽詩者也如品茶一般,甘甜回味、唇齒留香。

  這是微信訂閱號“為你讀詩”,一個由眾多學者、藝術家、科學家聯合發起的運用新媒體手段呼喚詩意閱讀的平台。自2013年創立以來已經吸引大批粉絲訂閱,掀起了讀詩、聽詩的熱潮。

  是的,新媒體手段重燃了人們對包括詩詞在內的文學作品的閱讀熱情。近日,騰訊科技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擁有4.68億月活躍用戶的微信,平均每人每天閱讀5.86篇文章,其中20%的用戶每天閱讀6篇到10篇,日均閱讀文章數超過3篇的用戶佔51%。每天簡單地動一動手指,掃一掃二維碼,文章就會自動展現在面前,讓人們隨時隨地享受閱讀的美好。

  新媒體在提供多樣化閱讀方式的同時,也通過“雲閱讀”提供了海量的文學作品。提供閱讀服務的“雲端”就是一個巨大的書庫,手機應用軟件就像“通行証”,讓閱讀者隨時隨地暢游書海。“想看多少本書都可以。一部手機最多隻能存儲幾百本書,但通過雲端,我們能看到書的數量是這個數字的幾萬倍。”一名大學生說。

  【點評】在人群穿梭的地鐵公交上,在樂聲縈繞的咖啡館茶室裡,紙質書籍已不再是人們閱讀的唯一選擇。新媒體閱讀為讀者帶來了快速、便捷、多樣化的嶄新體驗,希望在“互聯網+”的春天裡,別樣的閱讀形式能為全民閱讀開啟一扇新的大門。

  閱讀可以更好玩兒

  以雲閱讀、微信公號、手機APP為代表,網絡不僅能夠提供海量圖書,還能夠借助各種多媒體技術改變單一的閱讀模式,提升閱讀體驗。目前以當當為代表,互聯網企業正在加快數字閱讀的產品研發和布局,在閱讀的主要細分方向上下功夫,不斷讓讀者收獲驚喜。

  當當讀書在現階段打造的重點是個性化的閱讀社交,真正讓數字閱讀變得更好玩兒。當當數字業務總經理左力介紹。讀者點擊當當的“借閱”功能,就可以下一本書整本借讀3天,“這一點很貼心,既滿足了大家看好書不想花錢的心理,又給我們帶來了要爭分奪秒看好書的快感”,許多讀者熱情反饋。而讀者在當當讀書上查看“附近的人”時,不僅可以發現附近有哪些志同道合的書友,還可以翻看別人的書架、參考別人的閱讀體會,碰到喜歡的就可以“偷”過來閱讀,這個“偷書”滿足了用戶的好奇心,進一步增加了趣味性。

  另外,許多用戶還稱贊其“搖一搖”的功能,“讀者能夠獲取1—20元不等的禮券,這些‘真金白銀’可直接購買書來讀”。在許多閱讀APP應用上,與之類似的“簽到”獎勵已經非常普遍,當當於是又開發了一個虛擬支付,讓用戶多讀書、多分享就可以獲得獎勵,實現“書中自有黃金屋”。

  可見,數字閱讀不僅致力於如何讓人們擁抱閱讀、便捷閱讀,更強調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的“附加值”﹔數字閱讀帶來的閱讀體驗,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得,更擁有了情感體驗的溫度。

  如何讓網絡技術不停留在簡簡單單的技術層面,而增加豐富的人文內涵和生活氣息,“互聯網+”正走出一條越來越寬的道路。

  【點評】微信有個朋友圈,當當則在打造一個書友圈。數字閱讀不斷地創新開拓,讓深閱讀、淺閱讀和休閑閱讀都變得“好玩兒”起來,從而吸引更多人愛上個性化的閱讀,並在閱讀中構建起人與人交往的文化“圈子”。

  互聯網思維最大的特點是“以用戶為中心”,數字閱讀也是基於讀者。從找書、到看書、到評論、到分享,當當提供了一站式的閱讀體驗,讓閱讀的全過程因互動、社交的融入更加趣味盎然,而有趣的同時是知識的獲得,是閱讀時間和閱讀質量的提高。我們有理由相信,數字閱讀將為全民閱讀提供強大推動力。

  閱讀也是一種社交方式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014年10月的一個周末,一支身著漢服、手持竹簡、口誦《論語》、雅然古意的快閃隊伍,突然現身天津最具地標性的三大商業中心。久違的經典與誦讀像清朗的風吹過人潮,行人停步駐足,抓住自己熟悉的片段跟著大聲地讀了起來,很快,幾百人融入這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穿越誦讀中。

  這場全民閱讀季快閃運動來自天津北大悅讀會,一個由北京大學天津校友會發起主辦的,旨在推動“全民閱讀、快樂閱讀、終身閱讀”的公益性文化交流組織。“‘快樂閱讀’是初期的引擎,做到快樂閱讀靠的是‘內容的有趣+形式的有趣’”,悅讀會會長王煥新說,“通過有趣的選題、有趣的主講人、有趣的形式來體現‘悅’,以閱讀、體驗、分享來彰顯‘讀’。”

  悅讀會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秋思·月”中秋主題詩會,開創了天津首次吟、作、書一體的詩會,讓數百名參加者近距離領略了文學的魅力﹔10位“悅讀大使”談閱讀,邀請張頤武、趙枚、蕭群等學人走近讀書人﹔“未名湖到東麗湖”8公裡健走將徒步健身與閱讀健心巧妙融合。

  基於互聯網,悅讀會還創造了包括“悅讀圖書館”“悅讀社區”在內的交流平台,每日進行好書推薦、會員分享課、冷知識分享等內容。會員可以及時分享閱讀資源和閱讀心得,極大促進了大眾的閱讀興趣,有效帶動了大家回歸書桌。

  在國內,類似於悅讀會的民間讀書組織還有由留美多年的“海歸”媽媽們創辦的皮卡書房,由從事學術研究、享受科學樂趣的探索者組成的集智俱樂部,由小微企業主組織構成的創盟讀書沙龍……這些民間讀書會聚少成多,通過定期的公益活動,持續推廣著民間閱讀。

  【點評】民間閱讀組織的出現,通過線上組織、線下活動,凝聚志同道合的讀書人,使單純的“閱讀”升華為充滿人文精神的“悅讀”情懷,為全民閱讀凝聚了人氣。但是也應看到,大多數的民間閱讀組織仍處在發展初期,還存在著組織鬆散,缺乏運作經費、活動場地、專業人員等問題。他們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有關部門的支持。期望更多的人、協會和組織成為閱讀風尚的推動者和踐行者。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23日 17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