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中華書局迎來首個讀者開放日 百年書香綿延千年文脈

任姍姍 宋靜思
2015年04月24日07: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百年書香綿延千年文脈(閱讀·悅讀·第二十個世界讀書日)

  4月23日, 第二十個世界讀書日,103歲的中華書局迎來首個讀者開放日。

  這家與民國同日誕生的學術文化出版重鎮,推動了近代以來中國民智的開啟進程,也建構了幾代國民、學人的精神版圖。名家、經典,無疑是這家百年書局與讀者相聚最好的方式。

  以“親近傳統,致敬讀者”為主題,首個讀者開放日精心設立了展覽、名家講座、經典誦讀、微博訪談四個環節,既展現了百年老社的文化積澱,又不乏現代氣息。

  走入中華書局,宛若置身一場流動的傳統文化盛宴,書香裊裊,余韻不絕。從以《史記》為首的點校本“二十四史”、《資治通鑒》、多個版本的《論語》等經典圖書,到“二十四史”點校書稿檔案展,其背后承載了全國上百位文史專家、歷經數十載整理國故的心血和付出,令觀者不由心生敬畏。一排排展櫃裡,陳列著眾多難得一見的珍本:近代中國第一套新式教科書,1915年開始編纂、1936年初版的《辭海》,1922年首次由田漢翻譯成中文的《哈姆雷特》全譯本,國內最早版本的《國富論》《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1936年初版梁啟超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每一部書都是一部歷史,正如86歲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孫機先生在現場所說,“每一部書都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現代化。”

  如果說,展覽和陳列讓從歷史中走來的中華書局更為鮮活和親切,貫穿全天的三場名家講座和誦讀表演、讀者接待,則讓書中記載的中華傳統文化真正地活了起來。年過八旬的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陳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零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講座,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向讀者傳播了學界前沿成果。

  北京第十八中學附屬實驗小學、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和音樂家戴學忱對《敕勒歌》《靜夜思》的吟誦,以質朴悠遠的聲音引領觀眾穿越時空,將現代生活與古代詩詞文脈接通在一起。據介紹,由中華書局出版的《論語譯注》(楊伯峻著),2012年銷售不到5萬冊,2014年便接近15萬冊,傳統文化走入當代生活、民間對傳統文化的熱情,讓“讀者開放日”的一幕幕熱烈場面成為必然。

  讀者的熱情超乎中華書局總編輯顧青的預期。據介紹,“讀者開放日”共接待讀者400多人,講座聽眾600人次。最早的一批讀者,早上7點鐘便守候在中華書局的門外。在讀者接待環節,白發蒼蒼的老者、青年教師和國學愛好者,將孫機和顧青團團圍住,探討學術熱點。在發出微博訪談的消息后,顧青先后收到全國各地讀者的200多個提問,短短一個小時的訪談先后回答了30多個問題。“讀者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讓中華書局的員工在‘世界讀書日’用另外一種方式踏踏實實地為讀者服務是我們的心願。”顧青說,“大家的熱情也讓我們決心要把‘讀者開放日’一年一年堅持下去,辦成我們百年書局的百年品牌。”

  正如百年前,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逵所說:“我們希望國家社會進步,不能不希望教育進步﹔我們希望教育進步,不能不希望書業進步。我們書業雖然是較小的行業,但是與國家社會的關系,卻比任何行業為大。”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當由其典籍承載,典籍存,則文化存﹔典籍亡,則文化亡。在傳統文化復興的當下,承載眾多讀者期待的中華書局,雖已百年卻正青春!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24日 12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