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江蘇省戲劇學校將招40名昆曲學生

全國昆曲從業人員僅"800壯士":市場好 昆曲演員不夠了

2015年05月07日08: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市場好,昆曲演員不夠了(閱報)

  江蘇省戲劇學校日前發布2015年招生公告,招收昆曲表演專業學生40名,主要面向小學應屆畢業生。和上一次江蘇戲校昆曲招生的1998年,相隔17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省戲校為江蘇省昆劇院定向委培了三屆學生,每屆相隔約20年。有專家表示,因為戲曲市場回溫,人才斷檔,昆曲招生周期有望縮短至7年。

  “目前,全國昆曲從業人員僅有‘800壯士’”

  江蘇昆劇院院長李鴻良向記者介紹,本次招考的孩子,是省昆劇院定向委托培養的,所有被錄取的學生,培養經費將由江蘇省財政專項經費支持,學生須與江蘇演藝集團昆劇院簽訂培養就業協議書,要承諾畢業后服務一定年限。

  目前,全國昆曲從業人員僅800人左右,號稱“800壯士”,70歲左右的昆曲表演藝術家群體被稱為“國寶大熊貓”。

  在昆曲發源地江蘇,1960年,第一代藝術家石小梅和她的同學們入校﹔18年后的1978年,第二代藝術家李鴻良及同學們入校﹔20年后,1998年、1999年,第三代昆曲專業學生入校,他們便是如今在年輕人中極具號召力的施夏明、單雯等人。

  談到此次招生提前,江蘇省演藝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柯軍說,近年來,戲曲市場回溫,觀眾多了,演出量很大,演員不夠用,需要接班人。同時,國有文化集團需要人才儲備,再不招生,昆曲人才就要斷檔了。

  “這些年,看戲的觀眾年輕了”

  石小梅回憶她1960年的入學:“入學一切費用國家全包,大家都出自多子女家庭,選中就等於吃上國家飯了。”

  昆曲伉儷柯軍、龔隱雷回憶他們1978年的入學:“一旦考上,十一二歲就成了公家人,每月生活營養費27塊5毛,外加36斤口糧。”龔隱雷每學期攢下學校發的四五斤白糖,用黃紙袋子包著,學期結束帶回家,父母特別高興。

  江蘇昆曲的第三代大多是1998年入學,當年,還在讀小學六年級的施夏明,被前來招募的昆曲“星探”一眼相中,但是家裡不讓去,覺得唱戲沒前途。第二年,施夏明已經考入蘇州市一中,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胡錦芳又追到這裡,做盡工作,把施夏明補錄進江蘇戲校昆曲科。

  不一樣的入學機緣,不一樣的畢業環境。“1985年,我們61個懵懂小兒,來到江蘇省昆劇院報到,等待大家的卻是沒戲演。為了生計我‘出走’過幾年,有了點錢,但卻沒有價值感,我的價值還是在昆曲舞台。”李鴻良說。

  時光流轉到21世紀。施夏明和他的同學們還沒畢業,就有一台大戲《1699桃花扇》等待著他們,一班平均年齡才18歲的少男少女一舉成名,“我們的機遇確實比老師們好很多”。

  “縮短昆曲人才培養周期是大勢所趨!演出多,市場環境好,演員快不夠用了。”李鴻良說。

  李鴻良去年一年演出了693場,遠遠超出一些昆劇團的演出量。

  石小梅從江蘇昆劇院退休后依然演出不斷。她的粉絲為她做了工作室,打造了“春風上巳天”演出品牌,場場爆滿。“這些年的觀眾群發生變化,年輕化了”,這是石小梅的體會。

  “我經常光顧蘭苑、紫金、江南等劇場欣賞昆曲。”在山西出生、長大的楊雋在南京工作7年了。“2009、2010年,我工作前兩年,經常拿著學生証去買學生票,隻要30塊錢,當時票不緊張。后來,票就開始緊張了,不提前買就買不到票。”

  江蘇省戲劇學校原校長何華平,對戲曲是否真正回暖持謹慎態度。他說,昆曲作為一種“雅”藝術,受到了特定群體的關注和喜愛,但戲曲能否真正“回暖”,關鍵在民眾,當人們把欣賞戲曲作為一種生活常態時,才是真正回暖。

  《新華日報》5月6日11版

  記者  梅劍飛  王曉映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07日 12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