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丹麥國際兒童戲劇節引思考:愛是懂得 美是分享

徐 馨
2015年06月04日07: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愛是懂得 美是分享(藝文觀察)

  圖為獨角戲《快樂的杰裡》,現場互動感很強。

  圖為木偶黑光劇《紙月亮》,描述小男孩想象中的世界。

  圖為肢體劇《身體物語》,表現少男少女在面對青春期身體變化時的內心感受。

  初夏,2015年丹麥國際兒童戲劇節在丹麥小城腓特烈鬆舉行。這是國際三大兒童戲劇節之一,也是丹麥兒童戲劇界一年一度的相聚。戲劇節為期7天,集納了丹麥121個兒童戲劇專業劇團、3個澳大利亞和韓國劇團的192個劇目,吸引了來自世界20個多國家的兒童戲劇從業者。短短一周時間,我和近20位中國兒童戲劇人士沉浸其中,我們看到了什麼,有哪些對於行進中的我國兒童戲劇乃至兒童文化建設可資參照與借鑒?

  懂得與接納

  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一個人在他者的注視下走過一個空間,就足以構成一部戲劇。”英國戲劇家彼得·布魯克的這一觀點廣為流傳。那麼,如果我們將“走”替換成“爬行”呢?

  在本次戲劇節上,就有這樣一部旨在為1歲以內嬰兒創作的戲劇《寶貝空間》。這個外形不規則、純白色的空間本身設計感很強,有如一件當代裝置藝術品。當觀演雙方從矮矮的圓洞形的入口進入表演區之后,空間的純粹與封閉讓人們迅速與外界切斷了聯系,好像進入冥想的世界。在40分鐘的演出中,沒有台詞,隻有兩位男女演員之間以及演員與觀眾之間的眼神交流與肢體交流。與緩緩流淌在這個空間中的音樂相伴隨的,還有幾位嬰兒觀眾的“咿咿呀呀”,以及他們難以預料地與演員們的“互動”。當女演員以純淨、愉悅的眼神望向觀眾中最年長的白發老人時,我看到老人眼中閃爍著同樣的情感。那一瞬間,我的眼淚流了下來。這件不急不躁的劇場作品好像帶著我們每個人回到生命之初母親溫暖的子宮。后來才知該劇的空間設計者是丹麥著名設計師。

  當代最優秀的藝術家參與到兒童劇創作中,這在丹麥藝術界是共識,《寶貝空間》並非特例。所以,在藝術節上我們可以一次次看到各方面條件都頗為出色的青年演員,也一次次看到年屆耄耋的“老戲骨”。用國內兒童劇從業者的話來說:我們的優秀演員或者活躍在影視界,或者為了實現演成年人戲劇的目標,而以兒童劇表演作為臨時“跳板”。

  《小小步伐》也是一部針對嬰幼兒觀眾的精致作品。一位40多歲的女演員在圓柱形的立體演出空間中,利用小觀眾最喜愛的水和沙這兩個元素營造出兒童天地。在《蘋果3—2—1》中,當演員把3部梯子交相盤錯在一起時,始終安靜觀看演出的一個小女孩忽然高聲喊了一句:“看啊,蘋果樹!”正不明就裡的我被小觀眾的這句話“點醒”,佩服起這個小女孩和主創者:他們彼此懂得。

  兒童戲劇創作者對兒童的“懂得”還直觀地體現在對觀眾年齡的細分。以本次藝術節為例,其劇目四分之一適合3歲以下的嬰幼兒(這裡又細分為“6個月以上”“1—2歲”“0—3歲”等),二分之一適合6—12歲以下的兒童,四分之一適合10歲—99歲。如此精准的觀眾細分,也是當前我國兒童劇界所欠缺的:我們的作品受眾大多集中在學齡兒童,位其兩端的嬰幼兒觀眾與少年觀眾被冷落多時,更遑論其他。丹麥的兒童戲劇工作者深諳嬰幼兒與少年心理,從作品初創階段開始就不斷從小觀眾的反應中調整作品。這也從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何藝術節上的作品大多完成度較高,並能夠得到孩子們由衷地喜愛。

  丹麥兒童戲劇中的少年戲劇部分則以更為直接的力量強烈地撼動了我——如果說嬰幼兒戲劇創作者是俯下身體、放慢節奏,以嬰幼兒的視角看世界、看生活,少年戲劇創作者則是直接把自己的心浸入到青春期少年的身體裡:創作者理解並接納他們的表現對象。《當它切向心臟》是一部反映丹麥青年人自我傷害的社會問題劇。丹麥語讓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在談論些什麼,但全劇鮮明地、直接地讓我感受到了它的勇氣與誠意——它無時無刻不在對台下的年輕人說:“我知道你在承受這些,你並不孤單。來吧!來和我談一談,我不會評頭論足——我接納你。”對於這樣一部作品,青少年觀眾又是什麼反應呢?演出后台下與台上的交流時間超出了演出時長。為什麼要做這樣一部“殘酷戲劇”?“把問題呈現出來,讓公眾討論它——我想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這是藝術可以做到的事情。”主創者回答。

  與《當》相仿,《身體物語》《當我們迷失》《尋找蘇菲》等諸多作品表現的都是現實中青少年面臨的困境:身體發育帶來情感困惑,父母離異造成內心傷害,社會壓力無處逃遁……這些作品在質量上有高下之分,但其思想表達都很犀利而直接,都拒絕美化人類的童年與青春期。

  是的,藝術的使命不是遮蔽現實或美化現實,但也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在傾聽與理解的基礎上表現問題、提出問題——而后,藝術是分享、是依靠,是靈魂的釋放、交流、淨化與治愈,是在一點一滴之間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好。

  共識與合作

  傾情為少年兒童創作

  丹麥國際兒童戲劇節是一個窗口,它集中呈現了丹麥兒童劇的藝術手法、傳達了創作者對這一群體的理解與表現,還令人感悟政府與藝術家、學校與家庭在兒童文化藝術建設上的共識——與具體的藝術表現手段相比,這些達成共識的觀念或許更有啟發性:

  童年不是成人的准備期,童年就是當下、就是此時此刻。可以說,這是丹麥兒童戲劇工作者創作的出發點:尊重並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才讓作品得以打動觀眾的內心:藝術家“在乎”孩子們“此時此刻”究竟在想什麼、做什麼,所以他們會盡可能地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與心靈,然后以戲劇的形式表達、分享、交流﹔藝術家不會視孩子為“有待完成的人”,而將其視為與自己平等的人,所以,前者不會在創作中有意遮蔽生活的痛苦與酸澀,后者也不會期待前者隻提供蜜糖與花朵,這一點又與安徒生的寫作何其相似。

  兒童戲劇首先是有思想的藝術品,而不是以娛樂或教化為主要追求的商品。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在藝術形式上比成人戲劇還要多樣、在思想鋒芒上不遜色於成人戲劇的兒童“戲劇藝術”,而兒童觀眾則回饋給藝術家以愛與尊重。丹麥兒童戲劇能夠長期在國際上擁有良好口碑,和這一點緊密相關。在藝術節上,無論是從事兒童戲劇達半個世紀的老藝術家還是戲劇新人,都在這一點上有著共識:這是我作為藝術家的嚴肅創作,不是學校輔導課堂,更不是單純的娛樂。

  注重觀演雙向交流。看丹麥兒童劇,會驚訝於其規模之“小”,小到似乎演員拎上一隻皮箱就可以開始巡演,小到有時劇場隻能容納十幾位觀眾。這一點與丹麥兒童戲劇傳統上以巡演為主有關,更與創作者注重觀演交流有關。丹麥兒童戲劇也曾追求“大制作”,並且今天也不乏這類優秀代表作,但其主體是“小而美”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學校、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教育機構經過專業指導,就可以為其提供表演空間﹔這樣的作品可以讓創作者與每一位觀眾都彼此“看見”“聽見”。小觀眾們反饋得直接、誠實,正是許多人投身兒童劇的重要原因。

  藝術可以讓童年更美好,讓年輕人不再孤獨。這一理念最好的注腳,就是丹麥國際兒童戲劇節本身的運作方式。自1971年舉辦,由丹麥戲劇中心主辦的戲劇節每年“落戶”丹麥一座城市。藝術節舉辦前半年至1年,丹麥戲劇中心開始培訓當地老師籌備戲劇表演空間,討論如何把藝術的火種留在當地。藝術節期間所有劇目對公眾免費開放:周一到周四,劇目分散在當地各幼兒園、學校或文化中心,以確保當地每個孩子都能看上一部戲劇﹔周五至周日,劇目集中重演一次——為什麼?來自全丹麥的“戲劇買手”會在這時集中出現。有的城市派出六七個人組成的團隊看戲挑戲,還有許多城市派出“少年買手”,即各校學生代表。這樣一個藝術節的成本大約是400萬丹麥克朗(國家和主辦城市政府各承擔一半),學校等公共機構買戲的費用也由國家承擔一半。當我問本屆藝術節主辦城市腓特烈鬆市市長約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時,回答是:“高昂的經濟成本。”“那為什麼還要競爭主辦權?”“因為藝術對年輕人有益。”從藝術節最初10年中,丹麥戲劇中心極力游說各地主辦藝術節,到今天等待主辦的城市排隊至2020年,戲劇藝術之於少年兒童的意義,人們已達成共識。

  中國兒童戲劇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重視兒童藝術與教育也始終是我們的社會共識﹔如今,我們許多城市不僅擁有由政府支持的專業兒童劇團,而且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私人兒童戲劇制作機構﹔各地興建的專業劇場中,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劇場轉向兒童戲劇演出。剛剛開啟的第八屆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更是集結了近年佳作,展示出趨於多樣的藝術探索。同時,我們也看到逐漸升溫的市場需求背后的藝術生態問題:兒童劇創作主體不穩定,藝術風格與題材比較單一,制作水准良莠不齊。對此,許多兒童劇創作者有著清醒的認識並開始了點滴改善﹔教育部門與藝術機構的合作日漸緊密,應用戲劇教育正成為新興學科……

  “我們能從中國兒童戲劇中學到什麼?”在本屆丹麥國際兒童戲劇節上,來自主賓國的中國代表被多次問到這個問題。對此,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會有許多中國兒童戲劇藝術家以優秀的作品清晰作答。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04日 24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