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李菁苗阜王聲等曲藝界新生代輩出 傳統曲藝在復興

王  玨  鄧  睿
2015年06月11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傳統曲藝在復興(文化脈動)

  青年相聲演員苗阜(左)、王聲受到歡迎。
  資料圖片

  青年相聲演員李菁(左)、何雲偉演出劇照。
  資料圖片

  中國的曲藝藝術淵源千年,它以靈活多樣的表演、豐富多彩的內容、風趣幽默的風格受到人們的喜愛。歷史上,一代代曲藝家留下一大批膾炙人口的作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歡笑的同時又啟迪著思考。近年來,曲藝界更是人才輩出,新生代涌現。曲藝這門傳統藝術能夠在傳承中創新,秘訣何在?

 

  曲藝注入現代活力 

  曲藝藝術煥發勃勃生機

  每周六晚的北京新大都飯店內,由相聲演員李菁、何雲偉主辦的星夜相聲會館總是座無虛席。在這個能容納數百人的小劇場內,老中青三代相聲演員為觀眾帶來歡樂。李菁介紹,北京星夜相聲會館不僅在國內受喜愛,還在英國、奧地利、德國等多個國家和城市舉行了相聲專場演出,也受到了歡迎。

  近些年,如李菁、何雲偉、苗阜、王聲、高曉攀、王自健、田海龍、李寅飛、金岩……這些青年相聲演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傳統曲藝帶來了新鮮的血液。他們對新內容、新形式、新手段的不斷嘗試,給曲藝界注入了現代的活力。《滿腹經綸》《這不是我的》《宅男剩女》等這些結合當下熱點話題的作品,找准了藝術形式與新時代內容的結合點,有的甚至成為了文化時尚、生活時尚的代言。

  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指出,相聲隊伍的更新換代基本完成,不僅涌現了大量的新人,更出現了新的表達方式,他們融入網絡語、脫口秀等多種形式,拋棄了一些諸如“鋪平墊穩”“三翻四抖”等傳統表達。

  與此同時,成都哈哈曲藝社、西安青曲社、北京大逗相聲、上海品歡會館等曲藝小劇場也在蓬勃發展。有效對接市場和觀眾的曲藝小劇場,受到了觀眾的喜愛和歡迎。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董耀鵬指出,小劇場的火爆與青年新秀的成長成熟密不可分,小劇場培養了這些青年曲藝人,他們的進步同樣帶動了小劇場的發展。

  隨著新生代的涌現,曲藝隊伍也日益壯大起來,曲協組織日趨健全。據統計,目前全國有中國曲藝之鄉49個,國有專業曲藝院團約70家,民營曲藝院團近3000家,曲藝小劇場約500個,曲藝工作室約200個﹔中國曲協現有個人會員5590名,各級曲協共計約有7萬名會員﹔全國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廠礦等領域的曲藝從業者在5000人左右﹔全國曲協組織系統的專兼職工作人員近1000人﹔全國曲藝從業人員已經達到30萬人。“可以說,隨著歷代曲藝人的積極貢獻,隨著新一代曲藝人的茁壯成長,曲藝藝術正煥發出勃勃生機。”董耀鵬說。

  創新不丟傳統 

  回歸曲藝語言藝術本身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曲藝藝術傳統的表演方式、傳播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創新成了曲藝實現自身突破的關鍵。

  以說、唱為藝術表現手段的曲藝,為了彌補在電視、網絡時代畫面感、表現力的不足,進行了積極的創新嘗試。比如通過春晚的平台而火爆走紅的相聲《滿腹經綸》,來自陝西的青年相聲演員苗阜、王聲將當下的現象、故事和相聲藝術有機融合,吸引了眾多觀眾。而結合時尚元素、數字技術制作的曲藝微電影《中國style》講述了鼓曲演員楊菲致力繼承與創新結合的故事,目前的點擊量已經突破25萬。評書演員王玥波傾力打造的動漫評書《火影忍者》將評書藝術推廣到更為年輕的一代,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這些嘗試無論是表演形式還是內容創作,都抓准了觀眾的興趣點,同時借助電視、網絡等媒介的傳播而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力。

  創新,並不意味著對傳統的拋棄。近年來,“回歸傳統”是不少曲藝人的呼聲。苗阜將《滿腹經綸》走紅的原因歸結為對傳統的回歸和尊重。相聲演員李偉建則多次呼吁關注相聲的歌舞化現象,他認為,一旦人們分不清相聲與二人轉、小品、脫口秀的區別,相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相聲往歌曲、戲曲、舞蹈方向發展是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將使相聲走向滅亡。相聲演員要看到曲藝自身的價值,樹立文化自信,彰顯相聲的文化特色。”

  “回歸傳統”被相聲演員李寅飛理解為“回歸曲藝作為語言藝術的本身”。他還表達了對未來相聲發展的看法:“相聲的‘魂’是‘語言的藝術’,無論未來具體形式如何調整,扎根語言的表達永遠都不能丟。”

  “戲曲曲藝兩門抱”的發起人謝岩是不折不扣的曲藝迷,目前他在全力恢復“全堂八角鼓”這一傳統演出形式,“我們有義務讓現代人了解和感受最原汁原味的傳統曲藝。”謝岩說。

  此外,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演變而來的曲藝藝術,具有較強地域性特色的曲藝藝術,隻有緊貼群眾生活,才能找到創作的源泉、發展的根基。近年來,曲藝界不斷深入基層。中國曲協“送歡笑到基層”活動已經形成了重要品牌。活動開展10年來,演出達203場,足跡遍布全國27個省市區,120個縣、鄉鎮、村,演出場次達188場,直接觀眾人數超過215萬人次,間接觀眾人數達到上億人次。眾多曲藝人在送歡笑的征途上,把歡聲笑語送給了基層觀眾。

  正如姜昆所言,“曲藝要得到更大的發展、取得新的成就,傳承是基礎,創新是關鍵。隻有不忘本來,借鑒外來,才能創造未來。”

  創作精品力作 

  與市場對接、與其他藝術有機相融

  對於曲藝行業未來發展來說,如何更好實現傳承創新,創作精品力作,已經被提上了日程。

  行風是一個行業精神風貌與整體素質的體現,加快行風建設,出台相應行業規范措施是打造精品的重要保障。董耀鵬表示,中國曲協將進行多次專題調研和座談,適時出台《中國曲藝工作者行為守則》,進一步提升曲藝工作者道德水准和職業操守,樹立起“擔當使命、扎根人民、創新求精、健康批評、崇德尚藝”良好風氣。與此同時,如何更好地發揮中國曲藝牡丹獎的示范引領與價值導向作用,為牡丹獎獲得者提供更為深入持久與積極有效的服務,也迫在眉睫。

  與此同時,各地曲藝界也在積極行動。被稱作“曲藝之鄉”的天津,仍在不停創新發展。曲藝氛圍濃厚的陝西也於6月9日推出“2015年陝西曲藝作品創作提升行動”。活動分曲藝作品征集和評選、獲獎作品研討會、培訓輔導、成果出版等4個階段展開。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吳豐寬指出,希望通過活動讓陝西曲藝不僅有領軍人物,還涌現出一大批人才。

  要保持曲藝源源不斷的活力,人才培養、教育至關重要。董耀鵬指出,就曲藝教育而言,傳統師帶徒的作坊式教育,難以解決諸如研究、編輯等高級專業曲藝人才的培養。而目前國內類似“蘇州評彈學校”和“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等專業性的曲藝院校依然沒有形成規模,遠遠不能滿足數百個曲藝門類的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需要。遼寧科技大學與北京城市學院先后開設了曲藝方向的本科專業,但還是不能解決社會對於專業性曲藝人才的需求。“事實上,曲藝人才的匱乏,不隻體現在創作和表演人才方面, 相關研究人才、編輯人才、經紀人才以及舞台美術人才、音樂設計人才等等,均需通過專業的教育和培訓,才有可能產生出來。”董耀鵬說,提升曲藝人才表演、創作、評論能力,我們的曲藝界需要和教育部門聯合,要做的還有很多。

  互聯網時代,曲藝的發展同樣需要互聯網思維的介入。在一些網絡電台的收聽排行榜上,“相聲”“說書”類欄目總是位居前列,這些由曲藝愛好者或專業團體開辟的電台欄目,吸引了不少網絡上的粉絲。李菁表示,隻有與時代相融,才能永葆行業活力,“在如今市場化、網絡化的大背景下,曲藝界要學會在形式上與時俱進,在內容上吸收融合。”

  此外,精品的打造也離不開與市場的有效對接,與其他藝術的有機相融。日前,由李菁、何雲偉主演的《我不是保鏢》以舞台劇的建構融合了相聲、大鼓等曲藝手段,憑借精巧的戲劇結構、令人捧腹的角色和劇情,讓整場演出笑聲不斷,成為北京演藝集團五月演出季精心打造的又一力作。據悉,該演出季是北京演藝集團在去年推出的原創品牌項目,自2014年推出后便受到好評。與市場的有效對接不僅催生了一批精品劇目和曲藝新作,同時也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曲藝等傳統藝術在未來依然面臨著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情況。如何更好地傳承創新,激發藝術活力,曲藝人任重道遠。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1日 19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