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傳統藝術如何跨文化傳播 新落點:展示傳統文化的當代性

——訪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文化參贊陳平、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宇

本報記者 徐 馨
2015年06月25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傳統藝術如何跨文化傳播(談藝錄·傳統藝術與時代精神(五))

 

  創造性地傳承與傳播以戲曲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於我們賡續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覺意識,也發自我們守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決心。

  “談藝錄”欄目的“傳統藝術與時代精神”系列,已陸續推出四篇對戲曲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於魁智、張建國與理論批評家傅謹的訪談文章,探討了傳統與時代、繼承與創新等話題。作為該系列的收尾,本期特邀兩位從事對外文化交流的人士,暢談對傳統藝術跨文化傳播的思考。

  ——編 者

  

  今年5月,昆曲表演藝術家柯軍與香港戲劇家榮念曾合作的探索性劇目《夜奔》,參加了德國漢諾威藝術節,德國各地的專業人士紛紛趕來觀看並給予好評﹔6月,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荷蘭藝術節上,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與作曲家郭文景、荷蘭交響樂團合作的川劇《思凡》,打動了當地觀眾﹔9月,京劇表演藝術家張火丁將攜程派經典劇目《鎖麟囊》及新創劇目《白蛇傳》,訪問美國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大衛·寇克劇院——這些高密度的文化交流項目藝術水准高、風格多樣,且均與國際主流藝術節或高端藝術中心緊密合作。

  這一系列中國傳統戲曲交流活動,是否濃縮了當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走出去”的最新趨勢?伴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海外受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需求與審美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跨文化傳播?

  本期“談藝錄”特邀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文化參贊陳平與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宇,與大家分享他們多年來的觀察與思考。

  跨文化傳播的新落點——

  展示傳統文化的當代性

  記者:改革開放至今,國外受眾對中國傳統表演藝術的認知與需求發生了哪些改變?這些改變是否影響了中國在交流項目上的選擇?

  張宇:中國傳統表演藝術的海外傳播確實面臨著轉型,即:外國受眾已經告別“中國熱”“東方神秘感”階段,開始用衡量歐美藝術的同一把尺子來看待中國演出。

  這給我們的文化傳播帶來新的機遇,但更多的是嚴峻的挑戰——如果我們固步自封,不僅不能滿足外國受眾的藝術欣賞需求,而且與我們文化大國的地位也不相稱。平庸化甚至低質化的“走出去”,或將損害國家的文化形象。我們的對外文化傳播需要在連綿的“高原”上不斷創造新的“高峰”。

  陳平:很長時間以來,歐洲人對中國文化的基本印象是:民樂、京劇、昆曲、雜技演出或文物展覽。如今,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了解已深入很多,這是跨文化交流中一個可喜的變化。

  我們“走出去”的傳統戲曲劇目也發生了變化。最早到歐洲來的多是以“做”或“打”為主的折子戲,如《秋江》《鬧天宮》等,而后慢慢過渡到注重“唱”“念”的整台大戲,很受當地歡迎。這一趨勢在最近幾年尤其明顯。

  記者:今年5月,由范迪安擔任總策展人的規模空前的“中國8:中國當代藝術展”在德國成功舉行,集中展示了約120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在傳統文化交流項目中,海外觀眾是否也期待看到傳承者在“當代”的創造?

  陳平:改革開放不僅給中國經濟帶來活力,也給中國藝術帶來廣闊的空間。“中國8:中國當代藝術展”對歐洲觀眾了解當代中國有重要意義。在傳統文化藝術領域中,歐洲觀眾很高興能夠看到我們的傳統保留劇目,但同時,他們似乎更有興趣看到當代中國藝術家如何面對自己的傳統、如何處理傳統與當代的關系。比如,中國戲曲學院周龍導演的實驗戲曲《還魂三疊》在德國受到了好評﹔田曼莎、柯軍的獨角戲《情嘆》《藏與奔》為歐洲觀眾了解中國戲曲提供了新的視角﹔指揮家余隆同中國愛樂樂團曾把京劇同交響樂結合起來,並多次赴海外演出,等等。

  當然,對於這些探索,我們現在還難以給予准確評價,但有一點應該肯定,那就是中國的戲曲藝術不應該發展到今天就停滯了,而應該在我們手上繼續發展下去。中國戲曲藝術之所以擁有如此豐富的流派,就是因為一代代藝術家的傳承與創新不斷賦予其新的活力。

  所以,我們在與國外藝術節合作時,既推薦傳統的戲曲表現樣式,也推薦實驗性作品。這樣,海外觀眾不僅可以了解中國戲曲文化的傳統,還能看到當代藝術家們的探索和創造。

  張宇: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在文化傳播領域,即使我們推廣的是傳統藝術,也必須挖掘出它的當代性。

  事實上,所有能夠流傳到今天的古典藝術包括戲曲藝術都具有當代性,這是其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完全適用於傳統藝術在當代的傳播和跨文化交流。比如“互聯網+”這一創造模式不僅可以促進電子信息工業的創新性發展,還可以對我國傳統藝術的當代傳播和跨文化交流產生核聚變式的神奇功效。

  跨文化傳播成功的標准——

  激發觀眾持久的興趣

  記者:中國文化走出國門的交流活動日益增多,形式也多種多樣。評價這些交流活動成功與否的標准是什麼?

  陳平:如果只是為了慰問當地華人華僑,那麼隻要華人華僑看到這些節目,且節目質量比較高,那麼這個活動就是成功的﹔如果是以跨文化交流為目的,衡量的標准就要更高一些。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看所運作的傳播交流項目能否引起對方的興趣——如果你能夠通過一次文化活動促使對方對你的國家、你的文化產生興趣,今后對方就有可能通過其他渠道繼續來關注、了解我們的文化與藝術——這才是跨文化傳播真正的成功。

  張宇:這些年文化傳播和交流活動越來越活躍,確實需要有一個評估的標准。以表演藝術來說,我們主要有如下幾條標准:第一,觀眾構成是否以當地主流社會為主﹔第二,當地主流媒體有無報道及評論﹔第三,是否進入當地主流銷售網絡售票,票房業績如何。

  跨文化傳播的關鍵——

  與主流藝術節及文化機構有機合作 

  記者:政府文化部門之間合作,藝術院團與海外演出商直接對接,優秀的表演藝術家個人應邀出訪……諸多交流方式中,哪一種文化傳播效果更好、更容易接近成功的標准?

  張宇:主流機構合作、主流媒體傳播、主流受眾欣賞、國際化並專業化的組織運作,是傳統舞台藝術“走出去”並且“走進去”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証。我們曾把包括“非遺”藝術在內的中國傳統舞台藝術推上許多著名的國際舞台,比如,中國京劇走進羅馬歌劇院、佛羅倫薩歌劇院和維羅納歌劇院等。去年在以中國為主題的華盛頓史密森學會藝術節露天演出中,現場觀眾累計110萬人次,其中最受歡迎的節目是有著500年歷史的來自浙江金華的婺劇。

  陳平:是的,凡是同駐在國或者歐洲其他國家重要的藝術節、文化節、文化機構合作的交流項目,往往都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些藝術節和文化機構已經形成了一套相當成熟的運作方式,與各媒體合作關系很好,已具有相當程度的知名度和廣大的觀眾群。

  比如,2012年中國在德國舉辦文化年期間,德國石荷州音樂節邀請中國京劇院的《野豬林》去漢堡塔利亞劇院演出,兩場門票在演出前兩周均已售罄。這既說明中國京劇藝術充滿魅力,也說明德方組織者的推廣工作做得好。

  可以說,雙方需求的有機融合是跨文化交流效果最大化的基礎:我們更熟悉作品,而合作伙伴更了解他們的觀眾,不要低估合作伙伴在選擇我們文化項目時的口味和專業性。

  跨文化傳播的品牌化——

  發揮名家效應,借力名人推廣

  記者:上世紀30年代梅蘭芳出訪美國、90年代初裴艷玲出訪歐洲多國、今年張火丁出訪美國,時代背景各不相同,但都是以某一位藝術家為核心的文化交流。怎麼看藝術家個人對提升傳播效果的作用?

  張宇:跨文化傳播應該高度重視表演藝術的獨特作用。文化交流的核心是人的交流,藝術是人與人交流溝通最便捷的途徑,表演藝術尤其是點對點、面對面、有溫度的文化交流。人與人之間真正的交流不是強辯服人,而是潤物無聲,甚至就是一曲會心、一舞怡心、一劇動心。因此,表演藝術在文化交流方面有廣闊的空間和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同時,表演藝術又是一種高度人格化的藝術。名人、明星的傳播效應是迄今為止歐美舞台演出風靡全球的制勝法寶。中華文化走出去要注重品牌的作用,精心培育自己的國際名人、世界明星,如此則可以事半功倍,發揮好我們的后發優勢。以張火丁赴美演出為例,這是一次中國戲曲藝術品牌化地走出去的嘗試。每一位馳譽全球的藝術家身后都需要一支復合型的、國際化的創意執行團隊。未來,我們會繼續做好藝術家身后的隱形團隊,把更多的中國傳統藝術代表人物光彩奪目地、成梯隊地推出去。

  陳平:我們要用平常心來看待以某位藝術家為核心的交流活動,更多地關注交流的本質和質量。當然,藝術家個人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未來我們也應該更加突出藝術家的作用,多做一些以藝術家為主的國際文化交流項目。

  記者:在海外傳播中,我們一方面發揮本土藝術家的名家效應,另一方面是否也可以借力海外的名人進行推廣?

  陳平:我們可以團結對中國文化、中國戲曲文化有深厚感情的外國人來共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比如,德國有一位作曲家叫龔德曼,他曾在中國戲曲學院學習京劇作曲,后來他根據安徒生的童話《夜鶯》改編創作了一部京劇,這部劇在歐洲的演出反響很好。三年前,他又和中國戲曲學院奎生教授合作,創作了《界碑亭》,該劇取材於德國的巴洛克歌劇《中國女人》和昆曲《林沖夜奔》、京劇《天女散花》,融入了許多戲曲元素,這部劇曾在德國波茨坦藝術節演出。

  再如,有一位法國導演,他和中國戲曲學院合作的演出在歐洲也很受歡迎。上半場,他把中國戲曲不同的練功方式以及不同行當“唱念做打”的程式展現在舞台上﹔下半場通過兩三個京劇片段來展示訓練課程的成果。

  總之,傳統藝術的對外傳播不是隻有一條路。我們應該開辟不同的路,並且同時都走起來,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藝術被更多人了解,在國際上擁有更廣的知名度。

  張宇: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去需要堅韌不拔的長年努力,需要多方面的合力與智慧。我們集團有一位古稀之年的老朋友,日本京劇推廣人津田忠彥先生。津田先生與我們合作京劇藝術項目始於1986年。他三十年如一日,致力於日本的京劇市場培育,從大學生等年輕人中培養出了一大批中國京劇觀眾。津田先生堅持時間之長、獲得的業績之豐、經受的挫折之痛,可以說是國際舞台上推廣京劇藝術的世界單人冠軍。

  “讓世界成為中國的舞台,讓中國成為世界的舞台。”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血脈裡的基因,是我們民族精神深處的驕傲與尊嚴。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保持自身蓬勃生命力的內在需求,更是我們守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自覺擔當。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25日 24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