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人民日報刊文談福建的地域文化:包容與守望

王巨才
2015年07月06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包容與守望(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在福建,被問起對福建的地域文化,有何感想和認識。面對唐突而來的提問,我惶然不知所措。對這個足可做博士論文的題目,真覺得老虎吃天,無處下口。

  好在,一則剛剛聽來的故事幫我解脫了困局。

  話說唐代垂拱年間,有高僧匡一到泉州,相中一片桑園,想建寺弘法,桑園主人黃守恭問:佔地多大?法師答:朗朗乾坤,隻一袈裟。見主人已然允諾,法師脫下法袍凌空一拋,那袈裟的陰影正好籠罩了整個桑園。這讓主人大感意外,正猶豫間,記起夜間的一個奇異夢境,便試探說:待桑樹開花,願悉數相讓。想不到第二天到桑園一看,那大大小小的桑樹上,果然開滿瑩潤潔白的蓮花,方知乃是神諭,遂捐出桑園,資助建寺。

  這寺便是泉州的開元寺。一棵千年古桑枝葉分披,濃蔭匝地。

  不遠處,有宋代理學泰斗朱熹的題詞碑刻: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這真是一個不錯的隱喻。桑樹,中國古老樹種,軒轅時期就有種植﹔蓮花,佛教吉祥、光明、聖潔的象征,印度國花。或是靈光一現,我猛然覺得,福建文化正如這傳說中的桑蓮,它扎根八閩大地,吸收傳統文化的豐沛營養,根深蒂固﹔又嫁接異域文化的精華,花繁葉茂。因而它是博大的,豐贍的,是本土的,又是多元的,具有獨特魅力,煥發著沉雄葳蕤的生命氣象。

  福建自古“舟行四海,貨通天下”。宋元時期,泉州、福州已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大批商人雲集這裡,貨物堆積如山”“印度商人帶著各色品種的珍珠寶石,運來這裡出售”。其商貿文化之繁榮,讓這位游歷世界、見多識廣的馬可波羅都覺得“的確難以想象”。而真正讓福建彪炳中外交通史冊的,當屬明代永樂年間三保太監統帥官校旗軍數萬人,乘巨舶百余艘,所歷大小凡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余裡的壯舉。在鄭和七下西洋始發地長樂南山的紀念館,我們見到由鄭和親自撰寫的碑記,當誦讀那些“洪濤接天,巨浪如山”“雲帆高張,晝夜星馳”以及“夙夜拳拳,唯恐非逮,敢不竭忠以事國,盡誠於神明乎”的文字時,能不為前人不避艱險、勇闖天下的豪邁氣概所激動,為我們民族素來具有的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精神而自豪?!

  海上絲綢之路開通,數以千萬計的閩籍華僑華人陸續走向世界各地,他們為當地帶去中國黃金、鐵器、茶葉、瓷器、絲綢、棉麻及先進工藝與農耕技術,展示了勤勞智慧和睦鄰修好的良好形象,喚起沿線各國對中華文明的向往。大量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外國客商、學者、宗教人士紛紛來到福建,在從事互惠互利的商貿活動的同時,也帶來新鮮的異質文化信息,為當地文化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新的參照,注入新的活力。近代以來福建涌現那麼多“放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覺和仁人志士,原因不止一端,但想來與這種多元文化的熏陶啟迪不無關系。

  福建人是開放的,目光遠大,襟懷寬廣,善於取精用宏,博採眾長。福建人又是篤定的,庄敬守正,和而不流,對民族優秀文化的價值觀念和精神取向充滿自信,執著堅守。這種自信與堅守,體現在古往今來眾多賢達之士的卓越見識和治學實踐中,更滲透在廣大民眾日常生活和社會風俗中。

  福建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由於地緣和歷史的原因,這些活動既有海洋文化的印記,更多的則是賡續著中原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血緣基因。無論久演不衰、大受擁躉青睞的南音及閩劇、高甲戲、布袋戲,還是逢年過節群眾性的燈會、巡游等慶祝、祭祀風俗,內容多為規勸尊祖孝親,積德向善,期盼子嗣發達,瓜瓞綿延,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至於關公、馬祖和其他神祇信仰,似乎比之內地有更廣泛的社會基礎,這在當地干部群眾看來並沒什麼不好,隻要引導得法,反而利於增進社會和諧安定,溝通海內外華人的情感認同。福建人的家族鄉土觀念較之別處也更顯濃厚些,哪怕走到再偏遠的鄉村,那些保護完好的宗祠建筑,那些供奉在各家廳堂的祖先牌位,那些“颍川衍派”“隴西人家”的門楣以及鐫刻於木石廊柱上的楹聯,都在顯示著福建人慎終追遠的倫理意識和道德情懷,令人感觸良多,油然起敬。

  十多年前,到泉州考察群眾業余文化生活。黃昏時分上街頭漫步,不經意走到一處社區文化廣場,有幸身臨其境地分享了神往已久的“南音”演唱。廣場不大,游人也不算多,和煦的晚風中,燈光爍爍,弦歌低徊,居民或相聚弈棋,或品茗聊天,或操拳健身,或搖扇養神,那份悠閑自在,直讓人聯想起話本小說中關於太平盛世市井風氣的描寫。沒想到的是,就在這不大的廣場周邊,竟有四家南音社在同時演出,台下的茶座和條凳上,分別圍坐人數不等的觀眾。福建人素來熱情好客,見我們從外地而來,馬上騰出位置,招呼入座。盡管不懂閩南方言,但近兩個鐘頭的觀賞中,演唱者優雅端庄的身姿和清純委婉的聲調,伴奏者神情專注、絲竹相和的配合,始終讓大家沉浸在“如聞韶樂”的陶醉中。其間有人介紹,這樣的演出天天都有,演唱者大都是教師、職員和普通居民,而那些典雅的曲牌和唱詞,大多源自唐宋的宮廷音樂,已傳唱千年。這次重來,知道這種被譽為東方古典音樂珍品的南音,已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躍在全球各地的表演社團多達千余個。福建人對鄉土文化的摯愛守護,於茲可見。

  記不清什麼時間,好像是前年的電視春節晚會上,看到一組少兒節目,一群穿著中式對襟童裝的孩子,手提小桔燈,踏行在舞台的拱橋和池塘邊,一板一眼、嫩聲嫩氣地朗誦著一則兒歌,稚態可掬,模樣十分可愛。歌詞也記不清了,隻記得好像有“騎竹馬”“過池塘”這麼兩句。從著裝和語音看,猜想可能來自福建或廣東一帶。這次在福州閑聊,文聯的朋友說那兒歌就出自福建,並隨手寫出整段歌詞:月光光,照池塘。騎竹馬,過洪塘。洪塘水深不得渡,娘子撐船來接郎。問郎長,問郎短,問郎此去何時返……朋友介紹,這其實是一首很古老的歌謠,唐代的《竹枝詞》選本、辜鴻銘先生編輯的《幼學弦歌》都有收錄,不隻福建,在港澳台和東南亞華人中也廣泛流傳,是教孩子們識字懷鄉的啟蒙歌。他還講,福建本土和海外華僑華人普遍重視國學知識的教育,像《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這樣的讀物,許多中小學生都會背誦,泉州、福州和港澳台等地,多數中小學還開設了“南音”課,組織古詩詞興趣小組和課外讀經班。正是在這樣潛移默化的熏陶中,中華文化的種子在一代代八閩兒女心中生根發芽,披枝散葉。

  這些年多次去福建,福建人眼界之開闊,待人之誠實,舉止之穩重儒雅,做事之刻苦認真,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福建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省上下正在為打造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厲兵秣馬,奮力拼搏,到處熱流滾滾,生氣蓬勃。我想,既有這樣素質優良的干部群眾,又有千百年來自尊自信而又開放包容的人文底蘊,福建在新的時代機遇面前,自會創造無愧前人的業績,會為世界的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做出新的貢獻。這是確定無疑的。

  而開元寺那棵法界古桑,也一定會迎著新世紀的陽光,在海風天雨的沐浴中煥發更強勁的生機和活力。

  《 人民日報 》( 2015年07月06日 24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