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國家圖書館舉辦甲骨文記憶展 探尋古文字的秘密

本報記者  王  玨
2015年12月05日09: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進入北京國家圖書館甲骨文記憶展廳,古朴的布置和光影就讓我們瞬間步入了那個遙遠的時代,仿佛可以通過展廳還原的甲骨佔卜場景與古人進行思想的對話。近日,國家典籍博物館年度大展——甲骨文記憶展覽舉辦,帶你一探甲骨文的秘密。

  甲骨上刻寫的文字即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它不僅為史書記載的殷商王朝提供了真實可考的証據,更將那個時期的社會百態一一呈現。國家圖書館創建之初的京師圖書館時期就重視甲骨的收藏,現藏甲骨35651片,收藏量約佔存世總量的1/4,是目前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單位。此次展覽特從國家圖書館3萬多件甲骨館藏挑選出65件代表性珍品,展出甲骨數量之多,極為罕見,具備深厚的歷史內涵和時代特征。其內容除常見的祭祀主題之外,還包括農業、田獵、氣象、疾病、生育等各種主題。另外,本次展覽展出的甲骨類型多樣,覆蓋范圍廣,除了龜甲之外,還有牛肩胛骨、人頭骨等多種類型。

  展覽採取講故事的方式,介紹甲骨的發現歷史,用廉價龍骨、一字千金、殷人刀筆、考釋甲骨、尋找出處、証明商王、考古探秘、震驚世界等8個故事,配合模擬場景,將甲骨從中藥藥材到信史資料、從私挖盜掘到科學發掘的命運變遷娓娓道來。

  展覽還顧及了對甲骨有進一步深入研究需求的參觀者,特甄選了50余種甲骨文研究歷史中頗具裡程碑意義的代表著作。這裡面既有董作賓、胡厚宣、郭沫若等甲骨金石大家的著作,也有海外漢學家、考古學家對甲骨的研究著述,既有殷墟考古的挖掘報告,也有甲骨文研究資料的匯編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特別注重互動性和體驗性。在展廳內,有一片郁郁蔥蔥的綠色區域,這是專門為參觀甲骨文記憶展的人准備的互動區域——甲骨姓屬林。在這片甲骨姓屬林中,每一片懸挂的綠葉上都有一個甲骨文的姓氏或者十二生肖屬相,旁邊的展板上設有甲骨文姓氏、屬相和現代漢字的對照表。通過一片片姓氏、屬相之葉讓觀眾參與到找姓氏和屬相的互動游戲中來,從而認識和自己信息相關的甲骨文。(如圖:觀眾辨識甲骨文。張 鵬攝)

  二層展廳還設置了“學童識字”區域。區域內設置了一台甲骨文臨摹打印的觸屏,孩子們可以在觸屏上臨摹學習甲骨文,並將自己的作品打印出來帶回家。

  小貼士

  甲骨文記憶展

  地點: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五、六號展廳

  簡介:展覽分為重現的文明、神奇的文字、傳奇的王國、探索的旅程四個單元。以甲骨的發現為起點,通過多層次、多種方式的詮釋,深入淺出地探尋甲骨背后的秘密,揭開甲骨文的神秘面紗。

  門票:展覽免費開放,觀眾可持有效身份証件或國家圖書館讀者卡參觀。

  今年年底結束。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05日 08 版)

(責編:王藝錠、黃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