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以創造精神振興傳統工藝

王福州
2016年01月19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以創造精神振興傳統工藝(文藝新視界)

  ●文化遺產凝結著創造者的認識和實踐能力,是創造精神的延續,因而繼承傳統不單單要沿襲,更重要的是超越,在這個意義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

  ●將機器生產的精細准確滲透於手工再生產的環節,將機器生產的科學性、精確度和手工藝品的差異性、個性化進行有機整合,讓機器和手工的特質在互補中實現創造性轉化

  ●傳統工藝具有催生新的社會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可能,其振興最終要靠市場和生活來推動,但技藝的傳承是根本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並明確了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振興傳統工藝。傳統工藝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如何振興涉及理念、思路,也涉及具體的抓手性工作。作為存續了幾千年的文化遺產,如何讓傳統工藝適應時代,找到恰當的再生產模式,避免走彎路,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與思考。

  展開傳承與創新之間的深刻辨析

  中華文明向來高度重視傳統的價值、重視傳統形式的延續,但創新與傳承之間的深刻辨析卻常常被忽視。強調創新,並非貶低傳承的延續、脫離文化本體肆意而為,而是主張傳承者應該立足當下,在胸懷、境界、學識和技藝上樹立起更高的標准。遺產保護應該與創新相伴而行,確保以遺產的生命力為核心,明確創新的目的,廓清傳統延續的線條,讓創新的力量在遺產保護的基礎上得以凝聚。

  遺產的價值隻有放到民族精神長河中去認識觀察、綜合考量,才能區分出良莠。作為精神層面的工藝傳統,與藝術緊密相聯,是具有鮮明個性特色的精神的凝結,拒絕重復和平庸,即“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文化遺產的生命力便集中體現在這一創造性上——它凝結著創造者的認識和實踐能力,其精神體現、技藝水平絕非對前人的物質性的復制,而是創造精神的延續。因此,繼承傳統不單單要沿襲,更重要的是超越。在這個意義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

  振興傳統工藝,思維方法的轉變最為緊迫和重要。人是手工技藝和機器生產的主宰,人類的智慧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今天,我們面臨的創新能力的不足,是可持續發展的巨大障礙,必須創造性地加以解決。傳統手工藝作為農耕文明的代表性產物,寄托著民族情感,是提升遺產保護社會效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復蘇和振興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推動這一良性循環進程的發力點。轉變思維、創新方法,才可以更好地回應傳統的活化這一時代命題。

  推動手工技藝與機器生產的優勢互補

  傳統工藝作為中華文明演進過程中累積的造物經驗,類別豐富且自成體系,它凝聚著人類文明特別是農耕文明的智慧,是社會生產發展的助力。工業文明的興起,讓傳統手工技藝逐步走向衰落。今天,應該站在更高的層面,重新看待手工技藝與機器生產,強調兩者的優勢互補而非相互排斥。

  以往,人們通常認為如果制作過程部分採用先進儀器和手段,就背離了手工技藝的根本、丟失了原汁原味。這種認為手工制作一定要排斥機器,人為地將二者對立起來的想法,在今天看來有失偏頗。如何汲取機器化生產模式的營養,應該成為今天振興傳統工藝過程中認真思考的問題。過去,學界對於手工技藝的認識多糾纏於美學和技藝本身,雖然厘清了技藝在文化傳承中的脈絡,局部提升了作品的品質,但局限性十分明顯,即未能從社會學角度剖析生產和社會的關系及其症結所在,未能用宏大的歷史觀俯瞰社會生產力和文化發展的關系,更難以反觀手工技藝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

  機器化生產的優勢是明顯的:生產工序的分解提高了生產率,同時機器化生產還具有精確性、計劃性和有序性﹔其劣勢亦顯而易見:批量生產的形式過於單一,難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手工技藝的廢棄改變了人和社會的結構,以及人與造物之間的關系。從深層意義而言,生產方式決定著人們對生產的態度和反應,以及人與物的情感關聯,甚至人對世界的認知——從這一角度來看,機器生產和手工技藝的特質應該得到互補,將機器生產的精細准確滲透於手工再生產的環節,將機器生產的科學性、精確度和手工藝品的差異性、個性化進行有機整合,讓機器和手工的特質在互補中實現創造性轉化。

  從目前非遺傳承的鏈條來看,傳承人群自身的審美修養、知識結構和技能短板仍然十分明顯﹔面對營銷手段的多樣化,手工的多款式小批量生產難以應對機器化的大批量翻單。從市場需求的多樣化來看,如何讓手工供應鏈條具備足夠的彈性,實現柔性化生產加速,讓部分生存困難的遺產項目擺脫困境,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現實問題。

  我們需要以傳統工藝類非遺為源頭索引,積極探索文化遺產活在當下的具體路徑,讓非遺煥發活力並融入現實生活。比如,依托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和研究基地,對適宜生產性保護的項目實現延展性保護,擴大傳承人群研習培訓,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將先進的設計和審美要素注入傳統手工技藝,防止生產與生活、價值和藝術的割裂,賦予傳統手工技藝以新內涵,逐步將生產性保護引向深入,實現工藝傳統的復活與振興。

  重視實用性與藝術性之間的互相促進

  進入新世紀之后,文化遺產的價值日益凸顯,手工技藝不但沒有銷聲匿跡,相反以多種姿態在現實生活、高端市場和創意產業裡呈現勃勃生機。傳統工藝的振興是傳統文化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亦將代表21世紀的創意生產力,在產業模式的轉型升級中發揮重要作用——實用基礎上的創造,應該在傳統工藝的振興中書寫新的篇章。

  傳統工藝包孕著農耕文明的豐厚積澱,在經歷了多重起落之后,於手工藝、工藝美術、裝飾藝術、設計藝術、非遺、文創等概念中呈現出復雜凌亂的形態,或因設計的介入更具現代感,或因非遺的保護更強調手工特性,或因創意的加盟向產業轉化……總之,傳統工藝在諸多領域的碰撞中,其藝術、創意的因素被凸顯,而實用的、功能性的因素被忽略。傳統工藝的振興,應當腳踏實地,在產業鏈上的設計、生產、銷售、展示、收藏和消費等各個鏈條上,實現以實用為本的創造性轉化,並形成壓力傳導,促使包括管理者在內的相關人群都要完成從審美主體到價值判斷主體等角色的變化,推動傳統工藝適應時代的多樣化需求。

  傳統工藝具有催生新的社會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可能,其振興最終要靠市場和生活來推動,但技藝的傳承是根本。長期以來,工藝制造、工藝美術的教育、學術研究等各行其道,致使生產和教育嚴重割裂——真正的技藝高手在民間不在學院,消費需求和市場支持也不完全取決於學院,但審美和設計作為抽象性的生產創造,又離不開學院教育的支撐。因此,傳統的師徒傳承和民間傳承雖然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但學院教育也不可忽視。30多年來,我國開展設計專業教育的高校已發展到近2000所。以學校為基地對傳承人群進行研習培訓,可以發揮學院教育的優勢,從文化和審美的角度提升受學者的素質,以貫通教育、學術研究和行業之間的聯系與交流,培養既有手藝又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傳統工藝是造物的文明,手工技藝與社會生活已交織數千年。機器雖然可以部分替代手工的職能,但人類永遠無法割舍對手工的情感依賴。我們應以更加寬闊的心胸對待古今中西的文化交融,以實用為基點思考傳統工藝在當代的傳承、保護與再生產,進而思考現代工業文明帶來的生活方式與造物文明變遷。我相信,將傳統與現代融通,把機器生產的科學性、精確性同手工生產的差異性、創造性進行整合,讓實用與創造互相激發,是保護文化遺產、振興傳統工藝必不可少的力量與源泉。

  (作者為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19日 23 版)

(責編:王鶴瑾、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