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常書欣:人性就是在黑暗與光明、罪與非罪間掙扎

2016年02月23日21:05 | 來源:山西晚報
小字號

  2015年11月,《余罪:我的刑偵筆記》實體書正式上市。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第一冊就三次加印,銷量達到了20萬冊。

  馬伯庸、小橋老樹、蔡駿、孔二狗等人對《余罪》大加好評,《余罪》還和《三體》《盜墓筆記》等作品一起入選“首屆中文小說閱讀快感排行榜前20”。

  2016年伊始,《余罪:我的刑偵筆記2》順勢而上,征訂數超過10萬冊,常書欣也一躍躋身一線暢銷書作家之列。

  據出版方讀客公司的有關負責人介紹,由愛奇藝和新麗傳媒共同打造的《余罪:我的刑偵筆記》同名網絡電視劇即將上映,大電影也已經啟動。

  A 再怎麼出名也沒功成名就的感覺

  2009年1月,常書欣收到了自己的第一份稿費。雖然隻有一千多塊錢,卻讓34歲的他流下了眼淚。經歷了這麼多,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靠文字去賺錢。

  從《紅男綠女》到《黑鍋》再到《余罪:我的刑偵筆記》,常書欣在網上書寫著一部又一部飽含人間百態的小說。2013年,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間》節目採訪了常書欣。一個曾經的失足少年,能走進中央電視台的演播室,感慨之后他提醒自己:不能再犯錯。

  山西晚報:《余罪》是你的第幾本書?

  常書欣:第五本。《紅男綠女》《黑鍋》《超級大忽悠》《香色傾城》,《余罪》之后還有《商海諜影》《危險拍檔》。

  山西晚報:《余罪》什麼時候寫完的?

  常書欣:2014年完本的,讀客是2013年簽的《余罪》,但是到2015年10月份才出版。全文300萬字,他們修改后出實體書,所以就有了一、二、三……成了系列,現在剛出到二哦。第三部下個月出,是網文裡的第三卷《毛賊的江湖》。

  山西晚報:一本實體書是你多久的工作量?

  常書欣:一個月。網文作者每月交稿是15萬字起的。

  山西晚報:每天除了寫書還做別的事嗎?

  常書欣:看看書、看看電影,專職寫作以后就不做別的了。

  山西晚報:看來寫小說還是很賺錢的嘛,怪不得連作家富豪榜的吳懷堯都關注你了,他說 《余罪》按現在的暢銷態勢,常書欣有望登上第十屆作家富豪榜。是不是該提前恭喜你啊?

  常書欣:平常心……太注重文字以外的東西,不是好事。

  山西晚報:真能平常心嗎?從一文不名、苦苦掙扎到現在的功成名就,你心裡就沒有什麼波瀾麼?

  常書欣:所以得認真一點,別再犯錯。再說我們這地方太小了,就一個小縣城,我又經常在村裡,村裡人都以為我是個閑漢……唯一的改變可能就是活得隨性一點了,我挺喜歡這種安逸的生活狀態。

  山西晚報:你上央視的《新聞直播間》了,周圍人都不知道?

  常書欣:在小地方的受眾並不多,過了很久才有個人問我,我說你認錯人了吧……

  山西晚報:為什麼要否認呢?

  常書欣:嫌麻煩,得給他解釋網絡、文學是什麼,而且他最關心的是,你能掙多少錢?說實話,作家、富豪,這兩個詞連起來,你就不覺得有違和感?這是讓人欣賞他的作品呢,還是讓人羨慕他有多少錢呢?

  山西晚報:你一開始在網上寫小說,就沒想過靠這個掙點錢麼?

  常書欣:有……不過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掙的都是辛苦錢,每月就是幾千塊,比普通工資稍高點罷了。平均下來,也就千字20塊錢,而且還要有幾十萬字的免費字數。

  山西晚報:現在你的身價暴漲了吧?

  常書欣:沒有暴漲……真沒有。版稅還沒給過我呢,影視版權賣了幾個,網站還要分成最少一半。去年的稿費是千字一百,年底才漲到二百的。這都已經很高啦。現在IP很熱,版權價格高,但是泡沫也很大。

  B 人性 就是在黑暗與光明、罪與非罪間掙扎

  余罪,看著是個地痞,可天生就是好警察的料,是犯人的克星。在創造這個人物時,常書欣說他一直在找感覺,后來發現,用真實的筆觸寫,把他見過的那個渾身毛病、滿口臟話的刑警寫出來,就是最好的。

  山西晚報:看小說的時候,我嚇了一跳,這滿篇的臟話是怎麼過的出版審查啊?

  常書欣:你看的是網絡版本,實體書出版時把臟話去了……不過也沒神韻了。其實,國學大師都寫過國罵的。

  山西晚報:余罪是一位閃光的草根英雄,在這個人物的設定上,讓人特別意外,又覺得一切都水到渠成。他本是一個地痞流氓小混混,最后竟成了警察隊伍裡的杰出人物、英雄,你為什麼要塑造這樣一個角色?

  常書欣:一方面是戲劇沖突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對警察這個職業的了解,他們中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像分裂型人格,一面要扮演丈夫、兒子、父親等角色﹔另一面,又要面對犯罪嫌疑人。

  山西晚報:我很好奇,你怎麼會對警察這個職業這麼熟悉、了解?

  常書欣:我從小也有個英雄夢,想當警察抓壞蛋,同學裡有不少也是警察。在我們縣,刑偵大隊長、指導員都是我的初中同學,和他們接觸比較多,描繪這樣的人物也就比較得心應手。再加上個人又喜歡這方面的東西,積累得多了,就成故事了。

  山西晚報:寫警察故事,讓你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什麼?

  常書欣:本來覺得警匪故事沖突是天然的,一見面就出戲。不過接觸、了解多了才發現,不管警、匪哪一方,他們本身的人性扭曲和掙扎才是最精彩的。

  山西晚報:通過這種沖突,你想表達的是什麼?

  常書欣:表達一種人性的東西。我覺得人性本善,不管是警察還是嫌疑人,他們的性格裡都有閃光的成分。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就是這種感覺。在黑暗中,大多數人不是沉淪,而是仰望頭頂的星空。即便犯罪團伙發展到一定程度,他們也要想辦法洗白,不想一直黑下去。警察和壞人,其實都在罪與非罪之間掙扎。

  山西晚報:這就是人性,哪怕再黑暗,也向往著堂堂正正、正大光明。

  常書欣:對。這種向善、向美的人性,才是生活的本真。

  C 細節真實 是《余罪》成功的原因

  寫警察故事,看故事的多是警察。這可苦壞了常書欣。這些粉絲們像審嫌疑人一樣審視他的文字,警銜設置錯了,他們會馬上指出來;偵破方案不對了,他們會跟常書欣討論很久。“他們專業的欺負我一個業余的,”常書欣開玩笑道,但正是這些警察粉絲們逼著他絞盡腦汁,才在小說裡不斷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峰回路轉。

  山西晚報:你覺得《余罪》這部小說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常書欣:成功是因為它的真實……黑暗是存在的,但光明是主流。簡單講,誰又能接受一個沒有警察來維護治安的環境?我當過壞人,我更了解警察的難處,要是個善良的人,肯定對付不了我。去年犧牲的警察459名………沒有一個職業像他們這樣讓人感動。現實狀態下,警察是相當苦的。

  山西晚報:小說中有很多山西的地名,朔州、大同、平陸、汾西,甚至山西省這三個字直接出現在書中。為什麼要寫山西?故事是取材於山西麼?

  常書欣:對。

  山西晚報:你的其他書也是與警察有關?

  常書欣:多少都有關。《黑鍋》裡的銀鼠案、《余罪》裡制藥廠制毒案、偷牛案,還有余罪偵破的滅門案。取材很多都是太原、長治以及我們這兒的真實案例。

  山西晚報:好多案例應該都是保密文件吧,你怎麼知道的?

  常書欣:形似而已。真正的細節和作案手法,沒機會知道的。故事的重心在人物和抓捕上,詳細的案情可以略過。

  山西晚報:可是看你寫的細節和作案手法,一般人想不出來。

  常書欣:那是獄中老犯人教的。他們一塊兒吹牛的時候,比給警察交待的還要真實。前幾年有個報道說,嫌疑人用一紙幣打開手銬跑了……然后網上都是質疑的聲音,說警察無能,說報道失實。其實真是這樣,紙幣真能用來開銬子,在監獄裡,消毒的高錳酸鉀,鞋底一搓都能點煙起火。

  山西晚報:生活遠比小說更精彩啊!

  常書欣:肯定的。警察裡天才也不少,比如開防盜門,警中高手和盜竊分子,差不多同一個水平。

  山西晚報:要想抓到罪犯,必須先了解罪犯、甚至具備罪犯的本領麼?

  常書欣:這個是當個好刑警的必由之路。你接觸一下那些刑警就知道。也隻有這種人,才能對付得了那些壞人。

  山西晚報:有人把《余罪》和《盜墓筆記》相提並論,說《余罪》是《盜墓筆記》之后最會講故事的小說了。你覺得呢?

  常書欣:要說IP價值,沒法相提並論,三叔的粉絲上千萬,《余罪》只是個小眾小說。但從講故事來說,我和南派三叔是畫人和畫鬼的差別。《盜墓筆記》是純虛構,而《余罪》是可以找到所有細節的現實藍本。

  山西晚報:你說《余罪》小眾,可它已經成為暢銷書了。為什麼會成為暢銷書呢?

  常書欣:哎呀,你把我問住了。真實的情況是,我早把這回事給忘了。某一天讀客的編輯突然告訴我,要出書了,我都沒感覺《余罪》是暢銷書。

  山西晚報:能否透露一下你的動向呢,最近在寫什麼?

  常書欣:沒寫,休息呢。

  山西晚報:怎麼歇下了?

  常書欣:休息一兩個月了。這麼多年都沒歇過,想徹底放鬆一下,然后從頭再來。

  山西晚報:怎麼個從頭再來?

  常書欣:每個故事都像從頭再來一次,得放下已經過去的東西。

  后記

  常書欣造就了《余罪》,《余罪》也成就了他。因這本書走近這個人,我了解到,是那段難以啟齒的過去成就了常書欣的現在與《余罪》。

  但是,究竟到什麼時候,常書欣才能真的放下過去呢?寫了這麼多部“警察故事”,在常書欣的心裡,是不是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彷徨在廣州陌生的街頭?寫了這麼多部“警察抓壞蛋的故事”,常書欣什麼時候才能原諒那個少不更事的少年常書欣?最后,想將林清玄的這段話送給他,也送給喜歡《余罪》的讀者們:“因為有願望,生命的進程既不是偶然,也非必然。每一步都牽引著下一步,每一個轉彎都面向了不同的方向。人生的許多事都是可以預期,卻也是不可思議。”共勉的同時,提醒廣大讀者,本報正在連載《余罪:我的刑偵筆記》一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連載版閱讀。

(責編:蔣波、李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