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歷史劇《戚繼光》首演國家大劇院

人民網北京2月24日電 距今已經有四百年歷史的台州亂彈,是現存中國戲曲中歷史最悠久、演出形態最古老、表演藝術最具特色的劇種之一,2月23日晚,浙江台州亂彈劇團帶來的《戚繼光》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成功演出,現場觀眾反響極為熱烈。據了解,早在2006年,台州亂彈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堪稱一部地方珍稀劇種。
台州亂彈的劇種特色是“文戲武做、武戲文唱”。唱腔以唱亂彈為主,兼唱昆腔、高腔、徽戲、詞調、灘簧等,舞台語言為中原語音結合台州官語。台州亂彈原有劇目三百多曲,其中本家戲“七閣、八帶、九記、十三圖”尤為著名,更有“打插樁”、“耍牙”、“雙騎馬”、“鋼叉穿肚”、“風火球”等獨門絕技。
據劇團團長尚文波介紹,劇團2014年啟動了大型新編歷史劇《戚繼光》創作和排演。邀請了著名編劇姜朝皋、著名戲劇導演韓劍英、當代著名舞美燈光設計家周正平等一批國內一流藝術家,組成了主創團隊。台州亂彈資深作曲家朱冬康負責唱腔設計,曾參演央視羊年春晚的朱鋒飾演戚繼光。
《戚繼光》是台州亂彈劇團有史以來投入最大的原創劇目。該劇以史詩般的宏大敘事,截取了戚繼光剿滅倭寇“台州大捷”這一橫斷面,通過“三箭殺三酋”、上《練兵議》、招練義烏兵等情節,集中表現了戚繼光卓爾不凡的輝煌戰績和大忠、大智、大勇的家國情懷。
此次展現在北京觀眾面前的台州亂彈《戚繼光》,在各方面都代表了國內戲劇演出的一流水平。以服裝為例,傳統台州亂彈劇目的服裝一般在八九十套,而《戚繼光》一劇多達172套。此次舞美道具從台州運至北京,共使用了3輛12米長的大卡車,可以稱得上是地方戲曲的“大制作”。
據劇團團長尚文波介紹,台州亂彈劇團曾停息了30年。直至2005年,新劇團才應運而生,劇團在堅持繼承傳統基礎上大膽創新,逐步形成了兼具現代審美和古調本色的自有風格。劇團現已復排了15本大戲和20多出折子戲,年平均演出200多場次,累計受眾已達百萬余人次,先后獲得了各級獎項20多個。2015年春節台州亂彈登上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這是台州首個文藝作品上央視春晚演出,也是浙江省繼越劇后首個劇種上央視春晚的劇種。
據悉,此次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后,《戚繼光》將開啟多地巡演模式,參演浙江省第十三屆戲劇節等。(王煦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