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下揚州 春季踏青這些好去處在等你

編者按: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三月將至,我們跟隨著朱自清的腳步,想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有一次短暫的轉身,從鋼筋水泥的城市裡抽離,感受“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溫柔。電影《天堂電影院》中有一句經典台詞,“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白居易言,“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痴人。”小編為你貼心盤點了十個春游踏青好去處,讓我們背起行囊,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京郊踏青入仙境
蟄伏一冬,北京的春天伴隨著淺草泛綠已悄悄來臨,給這座凜冽傲然的歷史古都平添了幾分溫婉的神韻。不論是山水如畫的十渡風景區,禪意悠遠的紅螺寺慧緣谷,桃花如海的平谷小金山,還是“天然氧吧”的白龍潭皇家森林公園,“疊水花台”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都是春游踏青的不錯選擇。讓我們紅塵作伴,走遍京郊的山山水水﹔驀然回首,原來我在仙境中……
“最美農村”看婺源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贊美家鄉婺源的詩句。婺源的油菜花久負盛名,有著別樣的韻味,漫步於鄉村的石板路,穿過溪河的石拱橋,油菜花盛開於徽式農舍間,返璞歸真的神韻盡在其中。那些鋪著碩大的青石板的巷道,那些重重疊疊的馬頭牆,那些山間梯田抽象的線條,那些暮色中騎在牛背上的村童……都讓人陡然間心靜如水。
煙花三月下揚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三月的揚城更是美艷動人,百花爭艷,桃紅柳白,柳絮如煙,煙霧迷朦。正如歌中所唱,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裡江南是喝不完的酒。比西湖瘦的是人,比景美的是三月爛漫的揚州城。二十四橋仍在,你還在猶豫什麼?
潑墨山水看宏村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留下的千古絕唱。宏村,安徽黟縣的一個古村落,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原名弘村,取弘廣發達之意,清乾隆年間改名為宏村。村落背山面水,村人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古水系牛形村落。村中鱗次櫛比的古民居,沒有多余的色彩,就是黑與白。白的牆,黑的瓦,一幅天然的水墨畫,被喻為“中國畫裡的鄉村”。
彩雲之南看茶花
彩雲之南,有一處景,特產茶花。“雲南茶花甲天下,大理茶花甲雲南”,此言不假。茶花的美,隻有親眼看到才能懂。蒼山夕照忘歸去,大理茶花正嬌艷,定會讓你感覺不虛此行。2月21日,2016中國大理國際茶花大會在大理古城開幕,來自國內外的近千個品種共計四千余盆茶花齊聚古城,不可錯過喔!
淡妝濃抹俏西湖
三月江南花滿枝,三月的杭州,更是草長鶯飛,落英繽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此時的杭州,更是一番人間天堂的美景了。杭州美,最美是西湖。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說過:“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風拂面,碧水微波,柳絲如煙,鶯啼燕語,天光水色,把整個西湖浸染得嫵媚而溫情。
亦真亦幻朱家角
朱家角鎮,隸屬於上海市青浦區,有“上海第一水鄉古鎮”之稱。朱家角之地,大約成陸於七千年前,因水運方便,商業日盛,逐漸形成集鎮,至明萬歷年間遂成繁榮大鎮。漫步於古鎮朱家角,扑面而來的是濃郁的水鄉風情,是清新溫馨、沁人心脾的明清氣息,她寧靜而不消沉,厚重而不張揚。朱家角迷人之處還有世人皆知的“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纜石、茶館多。古樂悠悠,流水潺潺,枕河人家,亦真亦幻。
桃花源處賞桃花
桃花源,在今湖南桃花源縣西南,即晉代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描繪之處,前面有滔滔不絕的沅江,后面是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台碑坊裝點,宛若仙境。蘇東坡曾贊譽“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豈必皆神仙。”每逢三月桃花開時,山下水邊,紅霞萬點,一派盎然春意,美不勝收,過往游人絡繹不絕,畢竟沒有誰抗拒得了烏托邦的誘惑。
秀水奇峰登武夷
春來到,脫去厚重的冬衣,來一次登山,可是不錯的選擇!春日爬山最推薦的是位於江西的武夷山。武夷山以秀水、奇峰、幽谷、險壑等名秀天下,且有眾多的古跡。在武夷山臨水可觀山景,登山可望水秀。山與水的交織是美感與靈性的完美結合。“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織就了武夷山一游的流連忘返﹔“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繪就了奇峰異石的動人畫卷。春光爛漫的五月天,乘竹筏漂流於九曲溪,感受船在水中走,人在畫中游的絕美意境,惹人平添一絲難舍的情懷。
元陽梯田若彩虹
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這裡往往是被我們忽視的一處美景,事實上元陽梯田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梯田,農民勞作的結果,在初春,特別是南方的初春,辛勤的農民們已經在田間地頭播撒下綠色的禾苗,整片梯田開始煥發生機。元陽梯田有四絕:一絕面積大,二絕地勢陡,三絕級數多,四絕海拔高。在晨霧朦朧之際,那種美,綠色、黃色、紅色、藍色,大片大片的色塊,被霧氣折射,像一道人間的彩虹,既朦朧又奪目。(文/陳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