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故宮修復文物的女孩氣質最好

2016年02月29日08:12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29日電(唐平)2016年伊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先后登錄央視九套和某視頻網站。雖然僅有三集的體量,該片卻將一場“以小博大”的收視戰打得利落漂亮:網絡點擊率超70萬﹔豆瓣評分高達9.5,超過熱播劇《琅琊榜》。《我在故宮修文物》究竟是怎樣一部作品?高收視率和高口碑之下做托舉的是何質地成色的基石?近日,該記錄片的兩位導演葉君、蕭寒做客人民網視頻訪談,他們將作品層層解構,將時間慢慢倒推,將人物譜系作最接地氣的白描。當被問及是否會推出續作,導演蕭寒表示,團隊更有可能會做一些更短、更新的版本,“比如三五分鐘的,帶花絮的,或者觀眾看得不過癮的,像男神王津的故事我們會做一些適合網絡傳播的短章節”。視頻訪談】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蕭寒(左)、葉君作客人民網文化頻道。(記者吳亞雄 攝)

讓技藝背后的人“活起來”

2015年10月,時值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故宮方面破例讓攝制組將鏡頭對准最為保密、最為神秘的文物修復單位——故宮博物院科技部。據導演蕭寒介紹,其實早在五年前他們就醞釀了做一部關於故宮文物修復紀錄片的選題,讓那些修復大師走到公眾面前,“因為他們所做的事情被大家稱為全世界最昂貴的工作,他們經手的每一樣東西都是無價之寶”。回憶去年馬不停蹄、星夜兼程的拍攝經歷,導演蕭寒的腦海裡至今依然盤桓著一個“趕”字。蕭寒笑稱,“當時是因為故宮院慶,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希望跟我們合作拍這部片子。最頭疼的是工期太緊,包括后期都在趕。”

由於採用了長時間跟拍的方式,在人員配置方面,團隊主創規模很小。用導演葉君的話來說就是,最多7個人,常態是5個人,“一個人在現場,兩個攝影師各帶兩個助理。每個人要身兼數職,就像足球場上一個人要踢好多個位置一樣”。主創團隊又以80后、90后居多,正因為都是年輕人聚在一起,《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在敘事方法和剪輯節奏上頗具新意,它融合交叉了多門學科知識、技術和極富時代感的流行元素。導演蕭寒表示:“在一件件冷冰冰的,幾百上千歲的文物背后,其實是有鮮活的人,而這些人身上又有很鮮活的故事。我們拍文物,拍修復技藝,但我覺得更多的是希望這個技藝背后的人能夠‘活起來’。”

導演葉君更愛用寫作文來設喻,闡述他的創作理念。“小學語文課就就教我們怎麼寫好人文速寫,怎樣用寥寥幾筆把一個人寫得特別可愛。創作中,我們先描述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然后慢慢引導觀眾去意識到文物背后的人更有意思,再逐級給予這個人物以‘戲份’,觀眾投入的感情就會逐級遞增,最后變得愛上它。”

導演蕭寒(左)、葉君在人民網視頻演播室。(記者吳亞雄 攝)

5年做田野調查寫10萬字資料

實際上,早在開機之前,兩位導演就用了5年時間去做田野調查,一趟趟地游故宮,光是調查資料便寫足10萬字。尤其是葉君在拍攝時總是秒變“十萬個為什麼”,故宮工作人員送他一個“葉問”的雅號。再次聽到“葉問”的稱號,葉君面呈赧顏,“拍攝涉及到十個工藝組,每個工藝組都要構思一個文本,很多問題要問。我就老是在各個工藝組串來串去,問來問去,我又姓葉,所以得名‘葉問’。”

即使提前五年功課做足,即便頭頂“葉問”的大名,創作團隊還是遇到了很多棘手難題,最頭疼的就是“突發事件”。導演蕭寒舉例稱,也許團隊在拍書畫修復組的時候,瓷器修復組發生了一個特別棒的事,可錯過了就隻能是一個遺憾。再比如擬定拍攝星空的晚上,突然下起雨來,結果並不是推遲幾天拍攝就可以解決的,“錯過了這個時間,又要再去申請,因為故宮的安保非常的嚴格。你申報的拍攝周期錯過了,又得重新再去申請。”這些都是蕭寒在實拍過程中的真實境遇。

顧名思義,《我在故宮修文物》展現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個“我”,工作在故宮一線的文物修復者。導演蕭寒表示,團隊在人物跟拍上的手法就是融入到拍攝對象的尋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差不多小半年的時間,我們和故宮工作人員工作、吃飯在一塊兒。一開始他們也會覺得我們是一個闖入者,到我們拍完走了,他們甚至覺得少了點什麼,因為每天相見就像同事打招呼似的。”蕭寒說。

除了記錄文物修復者在宮牆內施展精湛手藝,他們在宮牆外的日常生活也納入拍攝的視野。導演葉君認為這是一種接地氣的表達:“他們上班也會換乘五種交通工具,他們也會遭遇堵車,他們與我們是一樣的現代人,只是他們在故宮這樣的場所,從事著外人看起來非常穿越的工作”。

故宮修復文物的女孩氣質最好

在與這些文物修復者長達半年的朝夕相處中,葉君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雖然這個直爽的漢子在表達起來有點欲說還休。“我覺得在故宮工作的女孩子氣質很好。”追問其個中緣由,蕭寒替葉君做了補充,“這個工作性質決定了她們對任何東西都是輕拿輕放的。她們的動作、儀態、氣質,就像流水一樣柔和的狀態,而且認真細致工作中的人是美麗的,在文物修復的工作環境與氛圍當中,你會覺得她特別的棒。”

在人物的選擇上,紀錄片第一集就把鏡頭對准了青銅組的王有亮師徒、陶瓷組的王五勝和兩個80后年輕人、鐘表組的王津師徒。紀錄片播出后,像鐘表組的王津,精湛的技藝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征服了很多網友,觀眾再次領略到了久違的“匠人精神”。談起拍攝對象的遴選,葉君指出,三集紀錄片主要是按照文物修復工藝的門類來劃分,“某個主人公可能在這一集是主角,下一集就成為了配角。這是一個多線索並進的敘事結構。好比擰麻花,兩三個擰成一團,然后再下一個。”

有豆瓣網友在觀后感中感慨,“用來丈量他們一生的,不過是數量不超百的書畫,或者器皿,這樣的一生,走得好謹慎,好珍重,好講究,又好舒服。”至於網友對紀錄片主人公的熱捧,蕭寒認為這是當下凡事求快求高效的互聯網時代,人們從“慢節奏”中收獲到的感悟。“可能這個社會,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急功近利,浮躁。所以,看到這一刻的時候,大家才覺得顯得珍貴,才會被打動”。

(責編:王鶴瑾、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