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專家解析海昏侯墓主劉賀:與《漢書》記載有差距

2016年03月02日16:28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陳燦) 3月2日,南昌西漢大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國內知名秦漢考古專家信立祥正式對外確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墓主人的身份,即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

據史料記載,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5歲即繼承王位,后被扶上帝位,在位27天即被廢黜,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史稱漢廢帝。劉賀被廢回到封地后,又被降為海昏侯,移居豫章園,即今江西南昌。

哪些証據証明了墓主系“漢廢帝”劉賀?

信立祥表示,有三個直接証據三個間接証據可以証明墓主是劉賀。

直接証據有三個。第一,木牘上有劉賀和他的夫人分別寫給漢宣帝和皇太后的奏折,劉賀的奏折直接寫著“臣賀”。第二,在內外棺之間,發現了九十多塊金餅,其中有四塊上用非常標准的隸書寫有墨書題記,這四塊墨書題記綜合起來得到的完整墨書題記文字為“南海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酎金一斤”,也說明了墓主是劉賀。第三,在內棺內發現了劉賀私印,這是最直接的証據。

間接証據有三個。第一,木牘上的文字比較舒張,和五鳳二年中山懷王的文字風格相同。第二,出土的二百萬枚五銖錢,沒有晚於宣帝時期的。第三,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和陶器,這些瓷器陶器和前幾年死於宣帝時期的張安世墓,風格一致。

隨葬品“說”:劉賀是“土豪” 興趣廣泛飽讀詩書

隨著墓主身份的曝光,我們可從劉賀隨葬的文物裡窺見他的一生。

通過迄今出土的1萬余件(套)文物,包括青銅器、金銀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簡、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青銅器、金銀器和鐵器等約3000余件,玉器包括寶石、瑪瑙、綠鬆石等約500余件,漆木器約3000余件,陶瓷器500件,竹簡、木牘約數千枚,形象再現了西漢時期高等級貴族的奢華生活。海昏侯墓出土的編鐘、棋盤等等表現了墓主愛好音樂、興趣廣泛。

海昏侯墓出土金餅 (人民網陳燦 攝)

  

海昏侯墓出土青銅鈕鐘 (人民網陳燦 攝)

出土文物中還有數千枚竹簡和近百版木牘,是江西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也是我國簡牘發現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現,其中不乏《易經》、《禮記》,還有《方術》。這些書籍多為劉賀生前愛讀的書。

專家:劉賀真實形象與《漢書》記載有出入 

劉賀(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西漢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劉髆去世,年僅五歲的劉賀嗣位,成為西漢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劉賀被擁立為帝,在位僅27天被廢,依舊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前63年),被廢為海昏侯,移居豫章國(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劉賀去世,史稱漢廢帝。

歷史上,劉賀被冠以“荒淫無道”的名號。《漢書·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中,劉賀“既至,即位,行淫亂”﹔“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征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這就是說,劉賀登上帝位后,不久就行為淫亂﹔在皇位上僅僅呆了二十七天,卻干了1127件壞事,平均每天40多件。

對此,南昌西漢大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國內知名秦漢考古專家信立祥表示,“作為考古學家來說,目前出土文物表明,劉賀的真實形象與漢書記載的“荒淫無道”的形象有差距。劉賀做昌邑王時駐守山東,在孔孟之鄉受過熏陶,從小就接受過儒學教育﹔此外,他興趣廣泛。劉賀的真實面貌還有待研究,但我認為,從目前資料來看,他絕對不是漢書中描述的那樣。”隨著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的深入,我們熟知的“漢廢帝”劉賀的形象也許會有改變。

(責編:陳燦、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