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王洛賓逝世20周年: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位"西部歌王"

2016年03月15日13:31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1996年3月14日,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稱的中國民族音樂家王洛賓先生離開了我們,但他的一首首經典作品從創作之時起直至今日依然被不斷翻唱,打動著每一位聽眾。20年后的今天,當我們談論起西北民歌,總道是勞動人民口耳相傳的悠揚小調﹔是獨立音樂人走出國門技驚四座的家傳絕學﹔也是殿堂之中華夏文化的璀璨瑰寶。

“西部歌王”如何走上音樂之路

王洛賓,原名榮庭,字洛賓。他自幼就喜愛音樂,並且對音樂有著很好的感受力和記憶力。“九·一八”事變后,王洛賓為蕭軍的小說《八月的鄉村》創作了一首插曲《奴隸之愛》,這首曲子也是王洛賓的處女作。1937年,王洛賓參加了由著名作家丁玲領導的西北戰地服務團。在這個時期的戰斗生活中,王洛賓還創作了《洗衣歌》、《老鄉上戰場》、《風陵渡的歌聲》等歌曲。1938年春,西北戰地服務團奉上級指示,派出作家蕭軍、詩人塞克、音樂家王洛賓和朱南星等人赴新疆開展工作,王洛賓一下子就愛上那抒情動聽的西部民歌並沉醉在那優美的歌聲中了。在這一年中王洛賓創作了30多首歌曲。1939年-1941年,王洛賓到青海回教中學任教,其間他經常深入民間採風、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馬車夫》、《達板城的姑娘》等優美動聽、流傳極廣的民歌。今天,西北民歌因其豪放自由的唱腔、真摯的歌詞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越來越多的音樂人發現、傳承與創新。20年后的今天,加入了流行、搖滾等元素的西北民歌煥發了前所未有的光芒,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

經典作品是這樣“煉成的”

《在那遙遠的地方》 

經典歌詞: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1939年,王洛賓接受著名導演鄭君裡邀請,到青海湖畔的金銀灘大草原參與拍攝紀錄片《民族萬歲》時,認識了在片中扮演牧羊女的藏族姑娘卓瑪。在拍攝過程中,活潑美麗的卓瑪給王洛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拍攝結束后,卓瑪馳馬返回家鄉,離開時,她用鞭子輕輕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馬遠去。這倩影繞心三日,揮之不去,終於幻化為一首美麗的歌——《在那遙遠的地方》。

《達坂城的姑娘》

經典歌詞:達坂城的姑娘辮子長啊,兩個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

1938年,王洛賓所在的抗戰劇團組織聯歡會,當時一個頭戴小花帽、留著小胡子的維吾爾族司機,唱了一首簡短的維吾爾語歌曲。王洛賓敏銳的音樂神經被觸動了,他用在學校學習的速記方法很快記下了這支歌的旋律,並請在蘭州的維吾爾族商販對歌詞作了簡單的翻譯,很快就編配成一首簡短流暢的《達坂城的姑娘》。這首歌是王洛賓整理編曲的第一首維吾爾族民歌,也是現代中國第一首漢語譯配的維吾爾民歌,而且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就唱響至世界各地,成為各國人民都喜愛的歌曲。

《半個月亮爬上來》

經典歌詞:半個月亮爬上來,咿啦啦,爬上來,照著我的姑娘梳妝台,咿啦啦,梳妝台﹔半個月亮爬上來,咿啦啦,爬上來,請你把那紗窗快打開,咿啦啦,快打開。

《半個月亮爬上來》是王洛賓結合西北地區民間音調與歐洲抒情曲的風格,改編的一首歌曲,在平靜的述說中,將潛存於主題的抒情成分委婉柔和地表達出來,從而讓新旋律浸透了西班牙式的浪漫風情。這首歌曲因曲調優美、意境深遠、易於學唱而流傳全國。1939年春天,王洛賓跟隨西寧“青海抗戰劇團”赴河西走廊,當時除編排抗日內容的小劇外,還排練一些農民喜聞樂見的鄉土民歌,其中《半個月亮爬上來》作為特別保留節目表演。

《掀起你的蓋頭來》

經典歌詞:掀起了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的眉。你的眉毛細又長呀,好像那樹梢彎月亮。你的眉毛細又長呀,好像那樹上的彎月亮。

這首歌曲是王洛賓根據烏孜別克族的婚嫁禮儀民歌《討新娘》改編而來的,曲調節奏明快、歌詞含蓄、層次分明。他曾在自己的“音樂札記”中,曾經記錄了這支民歌的起源:"這個舞是南疆的一種鄉土游戲。秋收時節,在麥場上休息的時候,由一位上年紀的老漢穿上婦女的服裝、戴上蓋頭,然后作出扭捏的動作。一個青年在他身旁邊唱邊跳,最后掀開蓋頭,卻看見蓋頭裡原來是一位白發老漢,大家哄堂大笑,然后繼續勞動。這種鄉土游戲,起源於南疆農村,是人們在勞動時為了逗樂解乏而發明的娛樂形式,本身並無多少藝術價值。關於這首作品,還有一段美好的往事是,王洛賓曾套用這首作品的曲調來重新填詞,形容女作家三毛留給他最美好的第一印象,“掀起你的蓋頭來,美麗的頭發披肩上。像是天邊的雲姑娘,抖散了綿密的憂傷。”

《阿拉木汗》

經典歌詞:阿拉木汗什麼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她的眉毛像彎月,她的腰身像綿柳,她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發抖。

原本是一首流傳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的維吾爾族雙人歌舞曲,是王洛賓於上世紀1944年初,收集資料並改編而來的作品。故事是這樣的:19世紀中葉,霍加·尼牙孜參加絕色美女阿拉木汗在烏魯木齊二道橋設立的招親擂台,憑借機智的回答、精彩的表演以及出色的歌唱,贏得了阿拉木汗芳心。阿拉木汗因姿色出眾,哈密一些王公大臣、紈绔子弟時常邀請她參加宴會,令她十分厭倦,居住十年之久忍痛離開了哈密,獨自到了吐魯番,住了一段時間后又回到烏魯木齊。后來霍加·尼牙孜和同伴們吟唱著哈密木卡姆調子,配上自編的歌詞,到處尋找離去的阿拉木汗。作品的旋律具有歌唱性、節奏富於舞蹈性,頻繁地運用切分節奏使樂曲輕快活潑的效果更加突出,再結合手鼓的伴奏,使人聽之欲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鐘愛,不僅在中國流傳著,還傳到了外國。

《青春舞曲》

經典歌詞: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天還是一樣的開,美麗小鳥飛去無蹤影,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這首向上、積極的作品,原本是一首短小精悍的維吾爾族民歌,是王洛賓在1939年根據資料整理、改編而來的。直到現在,無論男女老少,從民歌手、到港台歌星、再到眾多選秀歌手,幾乎每個都喜歡哼唱這首動感十足的《青春舞曲》。后來,也因為這首歌的巨大影響力,連作家吳淡如為王洛賓寫的傳記,也借用了這首作品歌詞提及的一個詞“青春小鳥”來命名。

《歌唱萬年青》

《歌唱萬年青》是王洛賓生前創作的最后一首作品,是他為美加利福尼亞州萬年青合唱團105名老人所寫的歌曲。有人說這是王洛賓藝術創作的最后一筆,是他在病床上完成的創作,距離他去世不到兩個月。其實,王洛賓與病魔漫長的抗爭,為傳播中國西部民族藝術經典而終日廢寢忘餐、四處奔波,才是一曲最為壯麗的人生絕唱。

【個人主要作品】

早期有《老鄉,上戰場》《洗衣歌》《風凌渡的歌聲》《奴隸之愛》等大量抗日歌曲﹔建國后有《社會主義光芒照在我老漢的心坎上》《達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半個月亮爬上來》《依拉拉》《我等你到明天》《黃昏裡的炊煙》《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亞可西》等﹔歌曲集《西北歌聲》《青海歌聲》《哈薩克抒情歌曲集》《洛賓歌曲集》等﹔歌劇《沙漠之歌》《無人村》《兩代人》《戰斗的歷程》《托太爾的百靈》《帶血的項鏈》等。

(責編:陳燦、黃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