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名家清明詩會 方明朗誦范仲淹名篇《岳陽樓記》
2016年03月29日15:17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名作,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廣為傳頌。方明通過對原作精准的演繹表達了自己的理解,其中“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一段更是林籟泉韻一般婉轉動人。
朗誦者:方明
朗讀詞作:《岳陽樓記》 作者:范仲淹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裡,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詞作背景:
本文寫於慶歷六年(1046年)。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慶歷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作記。並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寫此文時作者並未登臨岳陽樓,隻憑借此圖寫出了《岳陽樓記》。
(責編:陳燦、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