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樺個展開幕:我還沒有看到影像藝術的邊際(圖)

中新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 宋宇晟)“最好的早已到來”卜樺個展今日在北京Hi藝術中心開幕。藝術家卜樺當年以影像藝術家的身份融入當代藝術圈。經過十余年的創作,動畫影像仍然吸引著她。“我還沒有看到影像藝術的邊際。”她說。
觀者在卜樺作品前。宋宇晟 攝
作品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
卜樺,“70后”中國女性藝術家。1995年,卜樺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后赴荷蘭藝術學院進修。
據介紹,本次展覽展出了卜樺創作的8件架上繪畫作品、6件數碼繪畫作品和9部動畫影像作品。
事實上,不論是架上繪畫作品,還是數碼繪畫作品,抑或是動畫影像,卜樺的作品都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
卜樺作品。宋宇晟 攝
記者注意到,卜樺的作品通常用動漫形象鋪滿整個畫面。其中,用以造型的、明顯的黑色輪廓線是頗為引人注目的一點。卜樺說,用線條造型是從小形成的,在線條的使用上,最主要是受父親卜維勤影響。“這是我的版畫家父親卜維勤所給定的,我生於繪畫之家,爸爸是那一代人之中的抒情派木刻版畫家。木刻版畫正是用線造型的典范。”
而卜樺將這種版畫的創作特點帶入到了其動畫作品當中。卜樺認為,這種“線條本身就很有東方神韻”。她也說:“同時我也喜歡(線條)這種硬朗的感覺。”
此外,作品中反復出現著一個戴紅領巾、身穿白衣藍裙學校制服的小女孩的形象。卜樺說,這是自己“很熟悉的一個形象”。同時,她也表示,自己“並不喜歡做成年人的(形象)”。“從這個角度講,這也展示出一種赤子之心吧,我更多的是想以此代表人類的孩童時代。”
觀者在卜樺作品前。宋宇晟 攝
談影像藝術:“我還沒有看到影像的邊際”
本次展出的動畫影像作品包含了卜樺入選福岡三年展的的新作《公元3012》,而作品《貓》則在圈內頗為有名。
卜樺當年是以影像藝術家的身份融入當代藝術圈的。而直到今天,她最喜歡的仍然是影像藝術,具體到卜樺本人,就是動畫影像。開幕導覽后,她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坦言,自己非常喜歡動畫影像,覺得這種藝術手法有意思。“其他形式的藝術手法在我想象中就都沒有動畫有意思。”
起初,卜樺憑借動畫影像作品《貓》脫穎而出。此后,她就一直專注於動畫影像藝術的創作。十余年的創作,在卜樺眼中,影像仍然吸引著她。“我還沒有看到影像藝術的邊際,(影像藝術)還一直特別吸引我,這是至今不變的。”
對於國內動畫影像藝術的現狀,卜樺認為,這種藝術形式目前還處於小眾的范圍內。她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做動畫影像藝術的人就特別少,“所以能做就很珍貴了。現在都談不上什麼潮流,就那麼幾個創作者,這幾個人能一直做下去就很好了。”
而對於近來頗有關注度的動畫電影,卜樺說:“目前(國內此類動畫電影)還是數量少,當然現在跟國外學的有些像模像樣了。但拿絕對水平來看,還有待提高的。不過(國內動畫電影)現在學得已經不錯了,這就不容易。”(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